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路径

尹平

四川省资中县重龙镇西街小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课改”和“双减”政策的陆续推出,小学语文班主任不仅要面对教学压力,还要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班主任在授课和班级管理中,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投入很大的精力。在教学和管理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掌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一、开展渗透式心理教育的作用

(一)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中,教育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以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思维、行为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我,提高抗压能力,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小学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的发展,并培养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在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可以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4)帮助学生理解和应对心理问题。在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可以向学生传递有关心理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所面对的问题。

通过小学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小学语文班主任在渗透式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设计针对性教育方案。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班主任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将渗透式教育贯穿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去。

  (1)丰富教育资源。班主任需要积极收集和利用各种相关的教育资源,例如:心理测试、心理绘画、心理分析等,让学生能够在渗透式教育中增长知识,增强自我意识和社交心理能力。

(2)监测学生心理状况。班主任需要密切跟踪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3)引导正面情感体验。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通过鼓励、支持、赞扬学生来引导学生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增强家长的参与度,让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生的家庭生活中去。

二、实施渗透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重要场所,德育渗透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方法。

    (1)教师言传身教。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例如:从品德教育、尊重学生等方面,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2)故事启示。在课堂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启示学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什么是正义、公正、诚信等等德育价值观。

    (3)课内讨论。将一些现实中的社会问题、生活事件引入课堂,让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使他们能够意识到道德的价值及其重要性。

    (4)莫高窟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古代文化名人的故事、诗歌、文章等,让学生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和道德品质。

    (5)语文阅读。通过在课堂中讲解和分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良好德育品质,并将这些理念贯穿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教师需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行为教育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教育是两个紧密相关的领域,融合它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调整情绪、提高学习效率、改善行为等。

    (1)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如发现学生行为异常或学习成绩下降时,要及时与学生交流、开导,帮助其缓解情绪。

(2)营造积极的行为氛围。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赞扬、奖励等方式,创造积极、向上的行为氛围,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需要注意的是,褒扬需要有针对性,切勿盲目表扬而失去了相应的作用。

    (3)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群体行为训练。班级是学生社会性最强的一个群体,教师可以通过班级活动、班级组织、班级管理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集体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学生需要具备适应环境、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反思技巧、放松训练等,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

    (5)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很好的教育平台,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班主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性格,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创造积极的行为氛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群体行为训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陪伴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