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与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有机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中国民间美术与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有机融合

李娟

武汉市实验幼儿园  湖北武汉 430023

【摘要】

“一个没有传统文明的民族,是一个不完善的民族;而有了传统民族文明不知道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中华传统文化的被漠视状态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脉相成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内核之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应该保护和发扬的文化。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地域宽广人杰地灵,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民俗,不同的艺术文化,感受民族的、民间的、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基本指向!如何将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走进幼儿的世界,让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间艺术在少年中进行传承、延续是我们当代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我园长期坚持让传统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全力让幼儿了解更多中国民间艺术和中国的传统的文化。

【关键词】民间美术、美育课程

【正文】

民间艺术从课程角度分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及民间音乐。民间文学:如童谣与童话、传说、神话、寓言故事、谚语与谜语、民间游戏等; 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民歌、儿童童谣)、民族舞蹈、乐曲(摇篮曲、舞曲、中国古典曲)、戏曲(京剧、地方戏、皮影戏、木偶戏)、乐器(打击乐、管乐、弦乐、弹拨乐器)等; 民间美术:如民间绘画(年画、版画、印染画、工艺画、水墨画)、民间手工(刺绣、剪纸、泥塑、扎染、中国结、竹艺)、民间雕塑、建筑与民间玩具等。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最富色彩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和极高的实用价值,同时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承载着传承历史、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充分体现了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民间美术不仅是一种艺术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应该传承它、发展它。我园以民间美术为切入点,将民间美术纳入幼儿园美育课程之中,让幼儿在感受美、创造美的学习过程中触碰到更多的民间艺术。

一.关注幼儿特点制定适宜的课程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幼儿园课程应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和根据,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儿童在主动和真实的活动中,在与环境和生活的接触中通过感知、操作、体验、交流,鼓励儿童去发现自己的世界,来获得认知的发展。民间美术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和物质的存在,具有造型性、物态性、视觉性,它客观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更加靠近人们生活的艺术形式,因此它所带来的也将会是更加生活化的课程。幼儿可以通过多种感官认识它并使自己的经验获得发展,因此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幼儿园课程的不足。

将民间美术纳入幼儿园美育课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通过民族美术欣赏活动和民族美术创造活动,引入幼儿园的教育中。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不应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目的而应以欣赏、感受、体验民间美术的魅力为目标为乐趣,通过民间美术的教育形式融入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达到激发幼儿的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目的。所以在课程总目标中我们把握一下几点:

(一)接触优秀的中国民间艺术作品,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丰富和优美,形成初步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

(二)喜欢不同表现形式与风格的民间艺术作品,增强对周围环境的生活中民间艺术的敏感性,萌发初步的审美情趣;

(三)掌握简单的民间艺术表现技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经验和想象。

(四)喜欢参加民间艺术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创造、交流的快乐,能理解、接纳、欣赏、尊重他人的创作与表现,充分体验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愉悦。

二.选择适宜的表现方式让民间美术贴近满足幼儿生活。

民间美术与幼儿园美育课程相融合,我们要淡化民族美术学科本位的意识,加强民族美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教学活动的联系,让幼儿在多领域知识的碰撞下,加深对民族美术的感知。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在资源的选择与利用上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需求,从幼儿生活出发由易到难,筛选适宜的教育资源,选择恰当的表现方式,让幼儿充分去感受美、创造美。

    如国画大师陈秋草创作的绘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作者借助水墨色调的

变化晕染环境,表现明暗,塑造书中各种动物的形象。教师在国画教学时,可以

借助绘本故事,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的艺术风格,熟悉故事内容,在幼儿对绘本

故事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落实到对绘本整体画面的感知,对绘本中的构图、造型、空间、用色的浓淡虚实作重点分析,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感知作者画风的淳朴、自然,随后可以根据绘本故事尝试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进一

步加深对作品内涵的把握。在幼儿建立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把它拿到艺

术课堂中,结合绘本故事教给幼儿国画执笔的方法、用色的方法并尝试进行国画

创作。

又如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在皮影戏的活动中,教师就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展了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幼儿的各个感官,通过对透光材料的选择、皮影人物关节活动的探究,最终制作出栩栩如生的人偶,教师以艺术的手段进行升华,使幼儿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成功的喜悦。孩子们不仅走进了传统艺术文化,同时也激发了创作的心灵。在皮影的认识上我们也可以借鉴绘本故事《元宵节》描绘了元宵节人们挂花灯放烟花、舞龙舞狮、赏灯猜谜热热闹闹游玩的场景,绘本中有民族传统节日的呈现;从媒介材料上来说绘本包含剪纸和皮影元素;从用色上来说,大胆运用纯度很高的红、黄、绿三原色,突破了单色剪纸、皮影的局限,使画面呈现热闹生动的节日气氛。绘本中对民族题材、民族色彩、民族元素的运用都达到了极致,教师在绘本教学时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对其中所展现中的民族美术元素作深层次的分析,在绘本学习中潜移默化的了解民族美术的艺术特征和特殊表现力。

三. 选择适宜的材料,让幼儿自由创造。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材料的选择是体现教育价值的重要核心之一,低结构的材料和思路,远不足以满足幼儿的现实发展需求。在选择更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材料提供给孩子进行创作。在对青花瓷的认识上,幼儿感知了青花的图案后我们选择盘子、碗、杯子、衣服、伞、扇子等等一些常见的生活物品,通过我们的研讨和不断尝试,让它们与“青花”发生完美的碰撞。蓝、白色的线条,简单的色彩,描绘出高贵、典雅的风景,书写着传统艺术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刘晓玲.耀州优秀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微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3,(11):23-25.DOI:10.13617/j.cnki.sxnedu.2023.11.035     

[2]谌明霞.中国传统元素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探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3,45(0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