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社会规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遵守社会规则

姓名:任福勤

单位:项城市第七初级中学单位邮编:4662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三观、养成遵守规则意识以及健全人格的黄金阶段,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重要元素,利用良好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接收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让其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本文将从初中道德与法治遵守社会规则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借助恰当有效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遵守社会规则;教学方法

前言: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且这门课程知识内容以学生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期间有着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为此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调整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学习积极性及探究欲望,进行促使其形成获得良好学习体验,进一步构建高效课堂。

一、打造良好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有意识提高学生融入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以此强化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以往教师通常采用一言堂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时刻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下,很难形成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为有效解决该问题,教师可通过构建生动形象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以饱满热情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从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使其对相关知识内容形成深刻记忆,从而促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且高效进行。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第二节“遵守规则”为例,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即可通过先进信息技术打造相应教学情境,利用视频的模式在大屏幕中呈现真实案例。如呈现出《遵守公共规则》视频内容:首先是人们遵守交通规则,车辆正常行驶,在有红绿灯时,行人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一切都是井然有序。另外一个画面是来往行人无视交通规则,尽管是在禁止行人通过的红灯亮起依旧通过,于是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上述两个视频内容创设相应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出现这部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且鼓励他们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自身见过哪些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的例子,谈谈自身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借此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由观,形成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且在建立正确思想认识的同时,实现规则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过去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往往是教师占据主体位置,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如此不但无法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的目的,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抵触的情况。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对以往师生在课堂上的定位进行调整,突出他们课堂主体地位,而为实现该目的,可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此扩宽他们体验途径,并有利于创设出良好自主学习环境,促使其思维时刻保持在活跃状态,进一步强化教学的有效性。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第一节“尊重他人”为例,学习本章节内容前,教师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播放一则公益广告《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的片段,内容如下:大汗淋漓的外卖小哥遭到顾客投诉,加班到深夜被顾客辱骂;同学相处过程中被孤立和排挤。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应将学生平均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并确保各组综合实力相当,鼓励他们以小组为中心展开合作学习,并说一说看到视频后的感受,现实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过哪些来自他人的遵守,促使所有学生融入到激烈的交流中,从而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在小组探究结束后,教师可随机请学生表达自身感受及想法,他们借助小组之间的互动交谈,均可意识到在生活中受到他人尊重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情,并明白尊重是相互的,要平等的对待他人,能够换位思考,这也是遵守社会规则、推动文明社会良好发展的前提[2]

三、围绕时事热点,优化教学手段

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实际案例,而这部分案例通常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及时关注社会热点新闻,了解时事政治,以此扩充教学元素,优化教学手段。另外,还可引导他们勇于表达自身由所见所闻形成的想法,且借助自身融入到实践活动接触到或做过的事情实施论证,让他们通过信息共享及观点探讨,逐渐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且能够从事件中反思自身,进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第二节“预防犯罪”为例,学习本章节内容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向校园霸凌说不!五名未成年少女被判刑》的视频内容,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的基本特征,鼓励他们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能够加强自我防范,了解到身为一名中国人,应懂得遵守社会规则远离犯罪,且借助深入问题本质,通过所学知识进行体会及领悟。或者,围绕社会上某一热点新闻,分析这件事情的实质,以及造成的恶劣影响,掌握刑法的作用及内容。如对于“唐山打人事件”判案了,教师可为其播放相应视频,并询问他们:“视频中提到的依法判处,依据的是什么法律?为何要根据这部分法律实施宣判”,使其了解到刑法是惩治罪犯、维护国家及人民利益的强有力武器,其明确指出什么行为是犯罪,且针对犯罪应如何惩罚。以此让他们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形成法治观念,能够防微杜渐预防犯罪

[3]

四、融合现实生活,提高教学有效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而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相关知识及技能展开学以致用,也是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基于此,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教师应以日常生活为入手点,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学习体验。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第三节“善用法律”为例,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即可将生活案例融入到课堂上,为其构建出模拟的情况。如针对该案例:初中生小明到超市购物,出门时警报器突然响起,于是保安要求小明再次通过警报装备,但其依旧响起,这时保安将他带到保安室询问,且强迫他脱下衣服检查,然而并未找到任何商品。小明回到家后,通过后续调查发现是妈妈在该超市为小明购买一双鞋,因超市机器问题,没能及时消磁,致使警报响起。面对这一情况,小明及其家人应如何维权,教师可模拟“法庭”的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围绕案件实施剖析及探究,促使其法律意识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优化以往教学理念及方法,突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借助恰当有效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及正确三观,且建立起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及习惯,促使学生朝着正确方向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金顺花.守规则、讲道德,做守法公民——《遵守社会规则》知识重难要点梳理[J].初中生辅导,2021(29):10-17.

[2]高枫.规则守护文明 共建法治中国——“遵守规则”课例[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09):82-84.

[3]王有鹏.引导学生做社会规则的积极遵守者——怎样教好“遵守社会规则”[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26):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