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的跨学科整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4
/ 2

小学美术课程的跨学科整合策略

陈加丽

漳州市漳浦县代卿小学

摘要: 本文探讨了小学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概念、意义与现状分析,并提出了两种实施途径,包括小学美术常规教学跨学科融合和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活动。跨学科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了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但目前存在观念滞后和实践偏差。项目化学习则以整合多学科知识的方式深化学习体验,促进综合素养的培养。通过这些方法,小学美术教育可以更全面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 跨学科整合、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综合素养、学科知识

引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演变,跨界合作已成为常态。这一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单科教育模式已不再适用。为此,国家提出了培养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跨学科教育应运而生。

一、跨学科教学的概念

跨学科教学,源自20世纪美国的跨学科教育理念,旨在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补性,以便更全面地解决复杂的问题和挑战。在中国,跨学科教育的概念包括了以下三个重要方面:

跨学科教育强调了“打破学科壁垒”。这意味着不再将知识和教学局限于传统的学科范畴中,而是鼓励学生和教师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的综合性质。

跨学科教育涵盖了“学科群”的概念。这表示在跨学科教学中,不仅仅是单一学科之间的互动,还包括了相关学科和领域的合作。这种合作可以创造更广阔、更综合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技能。

跨学科教育还包括“研究跨学科规律”的层面。这意味着教育者和研究人员将跨学科教育视为一门研究领域,探索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一方法,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跨学科教学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它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通过跨学科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培养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意义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美术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培养了一系列重要的综合素养。首先,小学美术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因为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涵盖了审美、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层面。通过跨学科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美术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理解能力。

跨学科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课程强调创意表达,而创新是当今社会高度重视的能力之一。通过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学生不仅可以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创意,还能够在解决复杂问题和开展独立项目时展现创新的潜力。这对于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至关重要。

然而,尽管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存在一些观念滞后和实践偏差。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影响着美术课程的发展,使得美术教育往往停留在技法练习和艺术作品的表面呈现上,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此外,学科之间的互动和整合不够充分,导致跨学科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习目标的模糊性和知识挑战性的不足也限制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学习的提高。

、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实施途径

(一)小学美术常规教学跨学科融合

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跨学科的教学方法逐渐得到重视,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开放和丰富的学习体验。小学美术常规教学作为其中的一环,有极大的潜力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推动学生开展主动思考和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旨在记录身边优秀事迹的课程。首先,这个任务紧紧围绕着道德观念的培养,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正能量,发现那些日常中可能被忽视的优秀行为。这不仅让学生明白做好事并不遥远,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然后,当学生开始着手记录这些事迹时,他们需要把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这是对语文学科知识的应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为了更生动、直观地展现这些事迹,学生还需要制作小报,这就涉及到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合理地布局、如何选择合适的图片,甚至如何使用一些基本的设计软件。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在完成美术作品的同时,还能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应用来自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范围,使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学习美术技巧,更能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的核心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经验变得丰富多彩,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了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开展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活动

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同,因为它能够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以整合的方式促进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项目化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学科内项目和跨学科项目。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这种方法更注重将不同学科的思维融为一体,从而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名画复活”为例,这一项目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活动,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来自科学、信息技术、数学等领域的知识。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首先被带领进入到名画的艺术世界,体会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情感。例如,通过对伦勃朗的名画《夜巡》的研究,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艺术家对自然的独特诠释,更能在语文课时中联想到地球资源的宝贵与保护的重要性。这种从艺术到生活的联结,使得学生能够在审美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进一步地,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学生从勤俭节约的角度出发,开始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这一道德观念,尤其是如何创意地利用废物,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物品。而在美术课时,这些思考和灵感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学生们利用手边的废旧物品,融合所学的美术技巧,创作出充满创意的艺术品。

总之,这样的项目化学习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它更是一个多元化、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培养出更为全面的综合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领会到艺术的魅力,还能够深刻体会到资源保护的意义,同时也在实践中学习并理解道德与法治的价值。

四、结论

小学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是一个具有广泛潜力的教育方法,它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验,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然而,实施过程中需要克服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确保学科之间的互动和整合充分有效。小学美术教育可以通过常规教学跨学科融合和项目化学习活动两种途径来实施,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这种综合性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 )[M].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2] 阮凌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美术跨学科学习策略 [J]. 新课程研究 ,2022(16).

[3] 王思思 .STEAM 课程理念支持下的美术统整课程——小 学一年级跨学科课程学习行动与思考 [J]. 广西教育 , 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