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中学生创新素养的落地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2

社团活动中学生创新素养的落地实施

马丽霞 

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 253000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指导工作要求的攀升,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现代教育的基础上开创出多元化的教育指导方式,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综合社团活动对于学生创新素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多元化的社团活动开展模式的分析研究,明确现代优化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措施手段,以求更好地实现学生个人创新意识的增强,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社团活动;创新思维;综合能力

引言:

基于现代化的教育指导模式,我们学校开设了53个不同的社团,每个社团都是以特长为基础的活动项目内容。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模式下,为更好地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建立起信心,提升创新意识,我们依托于社团活动开展的意义和内涵,从影响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主要因素着手进行深度的解析,提出以社团活动为基础的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方式方法。通过优化社团活动内容、强化实践活动开展、实施小组创新竞赛、落实自主创新项目研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社团活动质量,促进个人创新素养的全面培育。

一、社团活动对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影响

社团活动主要是指以社团为基础的特长开发性活动,这种活动内容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自主进行社团的选择,之后在社团中自主的开发研究,让自己的特长可以被充分的开发出来。在当前的社团活动创设模式下,学生们对于社团的认识理解也在不断地提升。社团活动也开始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特长活动模式,开始逐渐向着学生自主开发分析为基础进行内容的延伸拓展。社团活动内容的开发创造也开始更多的通过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进行落实,具有鲜明的学生特色和风格。通过社团活动的创设和多元化社团活动的开发,学生在社团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彼此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配合,在相互交涉以及不断地调节下,逐渐的将自己的创新能力展现出来。通过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方案、创新配合方式的落实推进,学生们的个人创新素养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个人的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增强。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对于学生创新素养进行了培养,也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强化,学生们的自主开发和不断地创设,让创新思维得到了拓展和升级。例如在编程社团中,很多学生都会自主的开发研究分析,在完成一个项目的编程开发之后,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重新的项目编程设计创新,从而实现个人创新素养的强化,为今后的综合素质培育奠定基础。

二、基于社团活动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措施

1、优化社团活动内容

在传统的社团活动内容中,社团管理者主要是通过特长内容进行相关任务的部署,之后再安排学生之间进行配合交流,对社团的相关特长训练内容进行反复的优化和训练,则这种方式下虽然能够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强化,但是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思维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并不会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不仅如此在传统的社团活动中枯燥乏味的社团活动方式也会让学生的配合积极性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社团活动兴趣的丧失,导致社团活动的有效性降低。而通过新的社团活动理念的渗透,相关的社团管理者开始注重学生们创新素养的培育,从活动内容的创设、活动思路的开发、活动实践方案的构建、活动过程的完善思考到活动后期的总结梳理,都是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所创设的。这种方式下社团活动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学生们的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培育效果也得到了全面的增强。学生们在自主创新分析的模式下,不仅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补充优化相关的社团活动内容,也能在反复实践中实现个人创新素养的培育。比如“艺术与疗愈”社团设计的“沉静与表达”一节课,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既能独处也能够融入环境,从而建立安全感。初中生的情绪特点和沉静有点不搭但只有静下心来,她们才能够去思考和表达。设计这个主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平静下来在看见自我的同时学会独处也能在表达的过程中融入环境。这个主题选择了表达性心理治疗——干花相框。干花材料色彩艳丽,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加上独特的造型和生活空间融合能够感染学生的心灵,最终影响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真正学会用艺术的手法和语言表达自我的内心和情感。花儿本身代表美好,是个能让人觉得时光温婉美好的事物,色彩本身具有疗愈作用,用干花制作成艺术品来装饰孩子生活的空间,让学生沉浸在艺术中,同时给师生的心灵营造一处安隅,是我的初心,每个人都需要一片安静的角落来摆放不安,承载忧伤。

2、强化实践活动拓展

很多传统的社团活动内容都是以理论为基础进行的,他们注重的是以安全为主的社团活动方式,但是这种枯燥的方式下,并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们创新思维的提升。为此在现有的实践操作模式下,相关的社团管理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素养,在原有的理论培育基础上,开创出了不同的实践活动内容,或是将原有的实践活动内容进行开发延伸,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创设完善补充,从而推动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在美术社团的活动构建中,相关的社团活动者可以带领所有的学生一起在郊外进行写生,通过大家的自行选择,选择出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绘画内容,之后在自主创设的模式下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和优化,以此更好地促进实践活动开展,推动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引导。

3、开展小组创新竞赛

竞赛是促进彼此交流,分析彼此得失的主要方式,更是帮助学生树立创新过程中问题的主要方式。因此在进行社团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以竞赛为基础进行创新实践课题的研究分析,引导学生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构建。例如在摄影社团中,学生之间可以构建出一个个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选择出创新的摄影作品,在社团中进行竞赛交流,通过竞赛交流分析的方式,可以探寻出彼此之间在创新性思维构建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也能分析出摄影角度、摄影光线、摄影架构等内容之间的差异性。在彼此交流分享和交流创新的过程中,不仅促进社团活动的全面开展,也为今后的社团活动开展落实提供新的思路。

4、自主创新项目探索

自主创新项目的开发是基于社团活动为主体的学生自主开发项目。在社团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现代教学工作的开展,社团活动中就会要求学生自主分析自身的特长学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或是以项目为单位进行自主创新项目的开发。通过社团自主创新项目的研究,形成出独具社团特点的项目内容,不仅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为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奠定基础。比如生物标本制作社团,在采集昆虫标本时,如果不掌握采集要领,不能做到眼疾手快,或者急速翻网的方向不对,就很难采集到。此外,在采集和制作标本时,同学们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查找资料,能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生物科学概念的理解,还可以拓展视野,获得许多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总结:通过多元化社团活动模式的开展,学生的个人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增强。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以学生为主导的社团活动内容创设,让学生们实现了自主的活动内容开发、活动项目落实、竞赛模式分析、新型项目探索。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的个人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强化,同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全面的开发,个人能力不断升级。

参考文献:

[1]郭玉鹏. 农村中学社团活动应多层面培养学生创新素养[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1(12):19-20.

[2]杨刚,郑丹,曾群芳,等. "双减"背景下学校社团活动跨学科融合创新:逻辑、挑战与路径[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35(1):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