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类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6
/ 2

“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类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吴晓燕1 马伟顺1 王定国1 王金龙2 张静2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济南市 271199)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青州市 262500)2

摘要:目前,很多高职学校都推进了“1+X”证书制度的实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电子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发生了改变,从只注重专业技能转向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本文浅析了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在教学方面现存的问题,并介绍了“1+X”证书制度的优势,以及对高职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1+X”证书制度;高职;创新素养教育;

引言:高职院校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学生对于学习并无太高的自觉性,而“1+X”证书制度则很可能对高职教育问题提供帮助。“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构建中国特色职教发展模式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一、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源结构复杂且质量偏低

中央将高职教育的入学人数增加后,重点针对人群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毕业生、下岗人员、农民工等,学生资源质量普遍比较差。同时高职院校录取方式的逐渐多样化也使生源结构更加复杂,层级更加难以筛选。1]

2.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高职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要求教师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有效结合并教授给学生。但在实际的高职教师群体中,教师们的素养问题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对学生的实习工作也没有进行合适有效地组织,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自己直接联系实习单位来进行实习,实习证明和报告往往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3.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

高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给更多没有机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然而这样的行为也存在一定问题,如:学生来源未经过严格筛选,各种能力都存在一定差距,再加上许多学生和家长对高职缺乏认同感,相当部分的学生也不够了解自己的专业,很容易在就业时受到歧视,形成恶性循环。

二、1+X证书制度的优势

  1. 引入新型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思想

“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种制度的推行会使学生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在就业选择时减少被动,创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同时这种制度不仅要求了学生学历,也要求学生掌握相关职业技能,更有利于其获得过硬的专业能力,从而在就业时减小难度,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有很大作用。

  1. 改革固有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竞争力

目前的高职教育中仍以理论教育为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往往不甚关注或直接忽视。然而当下社会对技术性人才要求远不止理论,固有教育模式已经不足以让学生在就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而“1+X”证书制度就是在这种传统培养模式下进行突破,在其中加入实操能力的培训,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有很大意义。

  1. 有利于促进改革高职教学体系

“1+X”证书制度的应用和推行,有利于促进当前教学体系的创新改革,也能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搭构合理的教学方式,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为高职教育的整体教育体系改革起到推进作用。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类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措施

  1. 明确教育方向,加强思政教育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综合素养偏低,教师教学能力和态度也赶不上本应有的水平,长时间下来,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思想上就会松懈,这种时候需要老师来进行正确引导,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但往往这种时候高职老师并不会过多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2]

需要提醒的是,高职仍然属于高等教育,依然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等人才的责任,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学体系管理和思政教育,使学生产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比如电子技术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向学生介绍清楚如今社会各行各业对于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电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时代下电子类专业的定位应该是怎样的等等,激起学生社会责任感,主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一步步实现高职教学体系的改革。

  1. 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内容

传统的教育模式早已不适合当代社会的人才需求,固定且枯燥的理论教育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校方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学习生活,丰富他们的眼界。3]例如:针对电子类专业,学校可以在校园内举办一些当代新兴电子技术展,引导学生们从专业的角度看待本专业在社会上定位;加大投资力度,鼓励学生自行成立相关社团,形成专业的小团队对新兴电子技术进行讨论和创新;组织学生外出游学或实习,进入到工作第一线,促进他们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1. 优化课程体系,增强专业技能

课堂是教育的第一战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接触到最多也是最直接的专业知识,但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体系会出现难以避免的问题。课程体系的老旧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工作是有很大影响的。如前文所说,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型不固定,除了年轻人也有年龄较大的群体,固有的课程教育体系不足以吸引年轻学生,太过新颖又无法顾及大龄学生,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注意控制好新旧课程模式的比重,将更多的教学重点转移到专业技术的实践能力培养。

4]如电子类专业,可先理论后实践,其他活动自愿参与,年轻学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而大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参与新型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自由选择的权利。

随着当代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子类人才越来越被社会所需要,相关电子岗位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越来越高,为了使学生在就业时更加具有主动性,广大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教师也要在“1+X”证书的背景下促进高职教学体系的改革,多方位提高学生在当前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锦舒.“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2):170-171.

[2]陈钊炳.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12):51-52.

[3]刘伟伟,“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4-26.

[4]黄秀丽,张玉馥,“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3(2):45-47.

.基金项目: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创新素养专项课题——2022CYB389高职电子信息类学生创新素养的构成及其培育研究        

2021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2021337+《“1+X证书制度”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书证融通路径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