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3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

冯忠卫

浙江省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逻辑能力提升有很大影响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养成至关重要。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的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小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计算、思维、抽象、逻辑能力,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全面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需要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流程,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制定出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数学结构化学习方法。利用结构化教学法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变更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文章主要是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分析出发,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数学知识整合教学法、数字化教学法等完善结构化教学方式,旨在提升小学生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教学改革;数学概念

前言:结构化教学一方面是从数学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适应特点进行灵活调整,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同时可以从数学知识点的整体方向上进行把控,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小学数学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基础作用,是学生数学思维和计算技能提升的关键,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是教师根据固定的传统教学方式,对数学教材知识进行分析,忽视了数学教学的逻辑和体验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结构化教学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教学顺序、教学连贯、数学逻辑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体系的架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因此,创新数学教学方式,在结构化教学方式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日来,国家教育部公开说明了有关学校学生培养质量的规定,不断地规范学校在招生和学生质量培养方面的内容,加大对于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考核、加大对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不断检测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标准,以及学生自身的技能。为了实现相应的质量培育标准,在学校不断加大对于相关制度的改革,旨在建立一种高效的实践活动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在相应实践活动教育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德智美综合素养[1]

(二)研究意义

完善的教育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教育质量,特别是在小学学生的数学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教育课程中存在些许问题,加上小学生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全,需要学校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结构化教学方案更新改革,这样有利于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学生。完善的教学活动评价体系有利于驱动教师进行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加强与学生需求之间的互动频率,将学生的知识培养、教师的知识更新进行了相应的融合,在多元化的辅助下帮助提升学生的教育培养质量[2]

二、学生解决问题学习方面存在问题
(一)不理解题意,审题能力差

小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在数学题的解答过程中,对于其中所表达的题意理解不清晰,所以会出现理解错误导致解答偏差问题。例如,在1t棉花和1t铁哪个比较重的判断中,没有深刻理解题意,导致判断失误;在一堆货物用去一些重量之后,求剩余重量占已用数量的比值中,可能会主观地认为是占总重量的比值,导致解题错误[3]
   (二)计算操作能力差

计算速度与技巧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但是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所以小学生在数学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计算失误。例如,在计算路程问题时,甲从A地以1m/s的速度向B地出发,同时乙从B地骑行以5m/s的速度向A地出发,在行进一半时换为步行出发,已知AB两地之间的总距离,求两人相遇时距离A地和B地之间的距离。虽然有一些计算和转换问题,但是只要学生自习分析,认真计算就不会出现失误问题[4]

(三)以理论的讲授和练习为主

部分小学教师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数学理论认识为主,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上采取以课堂理论知识教学,课后作业练习方式为主,学生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技巧,但是没有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利于长期学习的总结[5]

(四)忽视了结构化教学理念的运用

由于小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限,在数学知识学习上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拓展学习,只是依托于教师的讲授。一些教师没有将结构化教学方式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不利于学生拓展性思维能力培养,在数学知识的关联性上方面掌握不足,当产生大量数学知识碎片的情况下,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记忆。

三、数学结构化教学理念分析

结构化教学理念是一种知识的整合理念,在小学生获取并掌握一定量数学知识后,可以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然认知法进行辅助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对相似的知识点进行融合,对不同类型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升个人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完善的认知体系和逻辑结构,并且根据数学知识的难以程度建立层次学习法,从而形成完备的结构化学习方式

[6]

四、数学结构化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在结构化学习中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构化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基础。例如,在小学几何知识学习中,可以将几何知识体系中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进行实践化教学。教师在进行相应知识教学中,利用自制或者是购买的图形模型,学生自己根据其中的三角形、多边形、平面、立体图形进行自己分类整理,然后研究其中的几何特点,对相关的点、线、面、棱、边进行总结分析,形成自己对图形的概念认识,在这种实践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有利于实现结构化教学目标[7]

(二)有效提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提升数学知识学习的关键,形成结构化学习理念是提升数学学习灵活性的关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有很大帮助。在结构化学习中,学生可以形成对整个知识体系的认知。例如,在二年级数学课程的加与减、购物、数与乘法、图形的变化和乘法口诀学习中,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之后,可以构建个人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体系中将相关知识分为数字性质、数字运算、生活中的数学等,可以形成个人的数学思维模式,更好地掌握数学整体知识,契合数学结构化学习理念的具体应用[8]

(三)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结构化教学方式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自主性,打破了常规的学习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多样化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数学知识框架,学生基于这种学习理念,构建符合个人学习特点的知识架构。还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建立完善的数学学习模型。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添加,构建知识网络,减少零碎知识的重复记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9]

五、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途径探索

(一)开展数学活动体验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知识重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首先,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在数学问题中融入数学知识,例如,为学生提供一个形状近似圆的物体,让学生自身去测量并计算出相应的周长、直径、面积、体积等,然后利用浮水法、解剖法等实际测量活动进行验证。感悟古人在数学定律、公式、元素的计算与探究中发挥出的智慧,以及那种坚韧的精神文化,在实际活动中感悟传统文化是二者相结合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力方式[10]

(二) 创设多样化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情境体验法就是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在课堂上创立特定的情境,以课堂情境为中心,围绕设立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创设环境,在课堂环境的创设中,可以适当地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给学生特定的主题,让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或者去自己寻找新的材料,依据书本上的基础知识,运用形象化思维能力,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对数学课堂的参与度,将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
  (三)强化审题引导、促使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小学数学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但是在相应的数学知识解答过程中,往往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求较高,能够与生活中数学知识相结合,例如,在生活中常见的彩票和理财中出发,帮助学生增加对于数字的敏感程度,在利率、几率的增长和变化中,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启发,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在学生解决相应数学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其中的知识点以及解题技巧进行总结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到题目中所表达的含义,加大学生对于问题的独立思考力度。
  (四)教学中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化抽象为形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引导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能力。另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在完成一定的课堂知识之后,可以进行一定的课外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是兴趣驱动学习的一个好方法。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逐渐培养起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在问题解决中也能够有一定的内在动力支撑,保证学习的高效性[3]。在传统的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对于数学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一定量的独立思考,因此,没有树立起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于一些通识类的数学题目进行统一讲解,对于一些经典题型或者是重难点题型,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足够的思考后,对现有的数学知识结构是一种回顾和再学习,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五)在生活实践中融入数学教学问题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数学教学相关的理财问题,将生活中的数学理财问题融入到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数学计算法则,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培养一个理性的消费观。另外,还可以通过基于问题设计创设法来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理财观念的认识,例如,创设出一个母亲在市场买菜的情景,在早上去进行等量数量的蔬菜、馒头时候所需要的金钱,然后在晚上购买大致相同的商品时候的金额数量进行预估计算和对比,在价格的预估过程中,帮助学生对数学中的数字在金额中所发挥的衡量标准。另外,在对市场进行统计的时候,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观念和数字理念,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基础。小学生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教材都会有一个很强烈的期待和探索心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这种心里进行生活情景的结合是关键。合适的生活情景的代入不仅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让自身的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帮助不断地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和学习质量,为老师和学生创造出在生活问题设计中代入、了解的教学模式。

(六)利用数字媒体资源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比较抽象,需要进行大量的思考,在教学时,不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小学数学知识上所涉及的知识大多是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人情的,在数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大多数知识是形象的具体的知识结构,还有一些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知识,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中,如果能够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将千里之外的景观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印象。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身边的资源,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将数学书上的知识用图片、音乐、视频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结论: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和学习方式培养十分关键,在当前数学知识教学中,需要创新教学方式,重视数学的结构化教学,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性进行把控,在实践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另外,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加深小学生的形象化认识。

参考文献

[1]张焕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22(31):44-46.

[2]王宜静.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与研究[J].小学教学设计,2022(26):4-6.

[3]宋太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结构化教学实践[C]//.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一).,2022:179-181.

[4]孙娜,幺亚楠,杨柳.基于UbD的小学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Z1):56-58.

[5]姜菊华.海外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小数的意义”教学为例[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12):15-17.

[6]林勇.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与研究[J].天津教育,2021(23):34-35.

[7]李万英.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初探——以“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教学实践为例[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07):40-41.

[8]何佳丹.整体建构,延伸发展,提升素养——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2020(22):98-101.

[9]张佳. 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20.

[10]周林锋.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19(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