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丹参酮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马秀玲  刘涛峰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安徽中科庚玖医院皮肤科  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目的:探究丹参酮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1~2023.10收治的40例痤疮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丹参酮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85.00%(17/20)>65.00%(13/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痤疮治疗中采用丹参酮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丹参酮常规药物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处于青春期的男女群体较为高发,好发在面部及背部,对患者外观形象造成较大影响[1]。在西医中认为,痤疮的发生与雄性激素分泌有关,当雄性激素过量分泌,或皮脂分泌较为旺盛,即会产生痤疮。在中医中认为,痤疮的发生是患者外感湿热疫毒,肝肾阴虚所致。在西医治疗中,通常选择抗生素与激素药物治疗,但是一旦停药会产生复发的情况,在中医治疗中虽然效果良好,但是缺乏系统性及规范性的治疗策略。单纯西医或中医治疗都具有一定局限性,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以40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丹参酮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共40例,将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0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在18-34岁之间,均值(25.43±1.45)岁;病程12-120个月,平均病程(28.58±1.27)个月。观察组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集中在19-35岁之间,均值(25.46±1.47)岁;病程15-120个月,平均病程(28.56±1.28)个月。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痤疮治疗指南中有关痤疮的诊断标准;参与研究患者在治疗前1个月未使用过其他药物治疗。排除标准:合并药物、化学物质及其他原因导致的痤疮;合并存在严重脏器疾病者;合并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者;合并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过氧苯甲酰凝胶和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过氧苯甲酰凝胶(企业:Laboratoires Galderma,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076,规格:5%,15g:0.75g),用药方法:洗净患处,取适量本品涂于患处,1-2次/d。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4080;50mg/粒),用药方法:口服;用药剂量:每日餐后立即口服,每次50mg,2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观察组:丹参酮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药物治疗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使用丹参酮治疗。丹参酮由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Z13020110;规格:0.25g/粒),用药方法:口服;用药剂量:4粒/次,3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治疗效果:显效为皮疹消退80%以上,有5个以下炎性、脓疱性新皮疹发生;有效:皮疹消退40%-60%,有10个以下炎性、脓疱性新皮疹发生;无效:皮疹消退在40%以下,且有新皮疹发生。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2)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出现面部脱屑、口唇干燥、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行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n(%)表示,对比检验,P<0.05为统计意义标准。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17/20)>65.00%(13/20)(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n=20

7(35.00)

10(50.00)

3(15.00)

17(85.00)

对照组n=20

5(25.00)

8(40.00)

7(35.00)

13(65.00)

-

-

-

2.133

P

-

-

-

0.144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

面部脱屑

口唇干燥

恶心

总计

观察组n=20

1(5.00)

1(5.00)

0(0.00)

2(10.00)

对照组n=20

1(5.00)

1(5.00)

1(5.00)

3(15.00)

-

-

-

0.229

P

-

-

-

0.633

3.讨论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疾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通常情况下,痤疮会发生在患者面部及背部,呈现出黑白粉刺、丘疹、脓包/脓疱及囊肿等炎性皮损情况。随着病程延长,患者皮肤会出现色素沉着或瘢痕,影响外观形象,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压力。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治疗,临床中通常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过氧苯甲酰凝胶和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等药物,过氧苯甲酰凝胶是一种氧化剂,通过外应的方式作用于皮肤患处能缓慢释放出新生态氧,能有效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使皮肤干燥,避免皮脂分泌过旺

[2]。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是一种抗生素药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但是单一西药治疗方式获得的效果有限,当患者停止用药后,复发率较高。随着中医治疗不断推广,中医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有相关学者指出,在痤疮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获得显著效果,其中丹参酮是一种中成药,与常规治疗药物联合应用能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在本研究中,以40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结果证实了丹参酮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的显著优势。丹参酮药物具有多重功效,首先具有抗雄激素作用,药效较为温和,能将体内激素水平维持稳定。其次,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抑制痤疮杆菌等致炎微生物。最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加快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与过氧苯甲酰凝胶和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联合使用能提升雄激素分泌抑制效果,并能减少色素沉着[3]

综上所述,参酮联合常规药物在痤疮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皮损情况,且安全性较高,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唐华明,美合日阿依·艾散,李超,等. 超分子水杨酸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中度痤疮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22,31(6):9-12.

[2]张鹤,赖永平,张文,等. 丹参酮胶囊联合维胺酯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5):103-106.

[3]陈芳宁,王秀丽,许蕊蕊,等. 丹参酮ⅡA-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痤疮的抑制作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22,47(9):2449-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