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就业”模式对学生就业的促进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高校“党建+就业”模式对学生就业的促进研究

杨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摘要:本文探讨了党建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促使他们更有可能从事有益社会的工作。党建教育在塑造学生价值观和行为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强调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不仅考虑个人利益,还要为社会福祉贡献力量。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培养同情心和关怀他人的能力,进而激发从事有益社会工作的愿望。此外,党建教育还强调领导力的培养,但这种领导力也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鼓励学生在社会问题解决和社区建设方面担负领导责任。

关键词:高校教育;“党建+就业”,促进就业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变革,高校扮演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角色。然而,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逐渐变得竞争激烈,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高校每年都要培养大量的毕业生,这使得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许多学生面临着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问题,同时,企业也反映出许多毕业生在职业素养和职场适应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党建工作一直是中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高校内担任领导角色,通过党组织开展各种教育和培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党性、社会责任感、领导能力等素质。为了应对毕业生就业的挑战,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将党建工作与就业支持相结合,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一模式旨在通过党建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容易在职场中成功。

一、当前高校就业模式

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导致就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许多毕业生发现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尤其是在他们所学领域。并且一些学生可能在职业规划方面缺乏清晰的方向,高校的职业指导服务可能不够充分,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再加上毕业生在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这些能力在现实职场中同样重要,但高校教育未必充分培养等原因都导致当前中国高校就业模式比较单一,就业支持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再加上高校在就业教育上没有注重校企结合,没有考虑给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支持等,更使得高校就业教育质量不佳,效果不好。

二、高校党建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党建与就业之间存在一些潜在联系,这些联系可以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机会。

党建工作通常强调领导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领导者。这种培养也包括组织技能、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这些技能在职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管理和领导职位中。 一些国内研究表明,参与党组织的学生更有可能在职业生涯中担任领导职务,因为他们在校园中培养了领导技能和组织能力。这些研究也指出,这些学生更容易获得升职机会和高薪职位。同时,党建教育通常注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鼓励学生为社会作出贡献。这种价值观可以影响学生在职业中的选择,使他们更倾向于从事有益社会的工作。参与党建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广泛的社交网络,这对于获得工作机会和职业发展非常重要。党组织通常会有各种社交活动,如组织活动、志愿服务等。

三、高校“党建+就业”模式的优势

(1)就业能力培养

党建教育在培养学生领导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是领导力的培养。党建教育通常会为学生提供机会在党内担任不同的职务,从普通党员到组织委员或党支部书记等。这些职务可以让学生锻炼领导技能,学会协调和管理团队。党建教育常常也包括领导力培训,通过讲座、培训课程和活动来帮助学生发展领导潜力。这些培训可以涵盖领导沟通、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等方面的技能。

其次是组织能力的培养。党建教育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和策划党内活动,这有助于他们培养组织能力。组织党内活动需要学生具备规划、协调和执行的能力。一些党组织可能会推动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或公益活动。这样的参与可以帮助他们学会项目管理和资源调配等组织能力。

还有就是团队合作的培养。党建教育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团队项目,例如共同策划活动、参与志愿服务或开展研究项目。这种合作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技能。党内会议和讨论是培养团队合作和共识建立的机会。学生在党建活动中需要与他人讨论问题、达成共识和制定决策。

最后就是高效沟通和协商。党建活动通常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会议和讨论,这锻炼了他们的沟通和协商技能。党建教育可能包括演讲和辩论比赛等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2)创新创业机会

高校"党建+就业"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机会,促进他们在创业方面的发展。

首先是提供创新创业机会的方式。部分高校"党建+就业"模式可能会提供创业培训课程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流程。这些课程可能包括商业计划编写、市场分析、财务管理等内容。其次是给予创业资源和支持。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资源,如办公空间、创投资金、导师指导等。这些资源有助于学生将创业想法转化为实际的企业,并提供了创业过程中的支持。甚至是创新竞赛和比赛。一些高校通过组织创新竞赛和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这些比赛可以提供资金奖励和机会,帮助学生启动他们的创业项目。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党建教育和创业培训,学生可能会培养创业意识,即发现机会并有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开始认识到创业是一种职业选择。学生将学习创业所需的技能,如团队协作、市场分析、业务计划编写等。这些技能有助于他们成功地启动和经营自己的企业。甚至是通过参与创业项目、实践和比赛,学生可以积累宝贵的创业经验,了解创业过程中的挑战和机会。即使学生最终未选择创业,他们在创业过程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也可以在其他职业领域中派上用场。创业经验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让他们更容易找到工作。

(3)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建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使他们更有可能从事有益社会的工作。

党建教育通常会强调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性,教导学生不仅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还要考虑社会的福祉。通过宣传党的核心价值观,学生被教育要为社会贡献力量。党建组织通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这种参与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社会责任。通过志愿服务,学生可以接触到社会弱势群体,培养同情心和关怀他人的能力。这有助于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并激发从事有益社会工作的愿望。党建组织可以通过塑造校园文化和氛围来强调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魏浓魏星阳巧王瑞奇."党建+"模式下大学生就业促进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 2019, 000(002):P.28-28.

[2]邵柏圣李翠花."党建 +"模式下大学生就业促进路径探索[J].视界观, 2020, 000(017):P.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2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党建课题“高校“党建+就业”模式对学生就业的促进研究”(编号:sjd2220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