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1
/ 2

唐诗研究

张树旗

(燕京理工学院·河北廊坊·065200)

摘要 :《唐诗研究》分别从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的唐诗的写作特色论述。初唐诗歌写作用词多华藻绮丽空洞,雄浑博大;盛唐有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七言歌行和绝句成为流行诗歌形式出现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中唐诗歌隐逸情怀,回避现实,吟咏山水,出现“新乐府诗派”、“韩孟诗派”;晚唐诗风普遍带有衰飒悲凉的气氛,悲怆、绮丽、委婉。通过叙事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以及一系列的论文研究,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感悟到了唐诗魅力。

关键词:唐代、诗派、诗风、表达思想、写作特色

一、初唐时期

初唐时期的是指从贞观年间到23年。该时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时期,这个时期受六朝文化影响诗风特点显著,该诗风继承了齐梁诗风的特点。在诗歌的形式方面:六朝时期,诗歌体裁十分丰富,有律诗,绝句,乐府等。到了唐初,五言、七言等诗体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并逐步形成了唐人的诗体。初唐的前五十年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逐步走向了宫廷化。其中“上官体”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范,它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宫廷诗歌创作的最高水准。

在诗歌的风格变化方面:初唐受六朝文风影响下的诗风特点之二是风格上的变化。六朝诗歌风格多为婉约清丽,而初唐的诗歌风格则更为雄浑豪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唐初士人具有很强的对人生的敏感,他们在诗词中表达了对真情实感的追寻,其中尤以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关切最为突出。如王勃在其《滕王阁序》中所写的诗篇,就表现出了他“扶危济困”、“重振汉朝”的强烈意愿。当然了唐初的士大夫们,也有一种很浓烈的豪放气概,这就是他们在诗词中所体现的那种豪迈之气。如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首诗歌中,就以“登临天下,气势磅礴”来表达其雄心万丈、不屈不挠的气概。在主题扩展方面:六朝诗多以抒情为主,比如杜甫在诗词中,就有关于战争,灾难,民生等方面的内容,他以诗词来表现民间的真实生活,对社会的真实情况进行了反映。

二、盛唐时期

盛唐时期是指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时候唐代诗歌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风格是浪漫主义,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高适和岑参为代表,王昌龄和李颀为代表的边塞诗歌流派,是浪漫主义诗歌流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诗歌表现出了士兵们从军报国的英雄主义和不惧边塞艰辛的乐观主义,描绘出了一幅雄伟壮观的边塞风景,同时也体现出了士兵们怀土思家的情感,对士兵们苦乐不齐的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曝光,为唐诗增添了无限鲜活和壮丽的光辉。王维和孟浩然等人所领导的山水诗流派,由于深受佛老的负面思想的影响,他们在政治上遭遇挫折,进入了“归隐”状态。其创作多以描绘闲适、恬淡、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为题材,虽在思想境界上不高,但在艺术上却颇有建树。他们的诗歌丰富了晋、宋以后形成的田园山水诗,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盛唐诗人继陈子昂之后,又继沈宋之后,更是达到了“道”与“形”的完美统一。玄宗开元至天宝两年,词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以其细腻华丽、雄浑清新、超凡脱俗、韵律和谐等特点,呈现出这个时代的共性。

三、中唐时期

中唐时期是指代宗元年至文宗太和年间。这时期的诗歌特色在于语言灵巧流畅,表现形式丰富,节奏优美,节拍优美,意蕴深刻,这些都是中诗的特色,因此,它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至今日,仍然为广大的读者所喜爱。

在形式上:唐诗不仅包含了抒情性的叙事诗,还包含了讽刺性的讽刺诗,其中有高雅的离骚,有婉约的赋,有感人的咏叹,也有激情奔放的楚辞,可以将当时的文学创作的所有形式都囊括在内。这首诗的内容很丰富,有些是对朋友的关心,有些是为了抒发感情,有些是为了描绘自然风光,有些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些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些则是为了让自己在视觉上得到更好的享受。在节奏上:优美、流利、抑扬顿挫、变化多端、连贯得体。意境低沉,韵律安排得恰到好处,既能将读者的情感集中起来,又能在意境中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情感,与这首诗相结合,做到了生动有趣,言简意赅。在思想上:可谓是博大精深,既有国家的思想,又有人文的思想,又有宋明时期对自由的追求,有很多精彩的描写,让人叹为观止。

中唐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颇多,白居易在当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继承了杜甫写实的精神并有所发展,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是“新乐府”诗的典型,反映了当时诗歌的主题。

四、晚唐时期

晚唐时期是指公元835-公元907年,这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局面逐步走向瓦解。对晚唐诗歌的影响,使其呈现出一种浓重的伤感之美。李商隐的诗歌于感叹身世,忧时悯乱中,已经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除此之外,杜牧,皮日休,以及其他几个诗派,也都在艺术上下了功夫,以忧郁的象征取代了功利的目标,注重情感和情感的表达,以忧伤为美,以凄美为美,以淡泊为美,以清丽为美,以超凡脱俗为美,力求超凡脱俗。充满了联想和含蓄的感情。一改中唐时期韩愈、白居易他们刚健质实的诗风,汲取李贺风调的艳丽诗风,逐渐笼罩了整个诗坛。诗人们越致力于中唐时期作为韩门一派特征的字句雕琢,诗歌变得越来越难解。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诗歌创作的典型代表。他在这一时期,是李德裕与牛僧孺的一场顽固的政治争斗中的受害者,他在这场争斗中徘徊了一辈子,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终其一生。于是,他将自己难以表达的伤感和思乡之情,都写在了七律之中。他的很多诗,都是曲折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有了一个难以理解的结论,而他的诗作是一个复杂的因素,就是他使用了很多平时诗家所不用的稗史小说类的所谓僻典。

五、结语

诵其诗,知其人,感其世,思其气象,不亦说乎!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也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每个时期的风格不一样,每个诗人也各有所不同。所以,要概括其实很难,但是读每一首诗的时候,实实在在的获得是感动的。

纵观《唐诗研究》,不难发现唐代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诗歌特点,初唐的提倡建安风骨,痛斥齐梁诗风;盛唐的辞藻华丽,出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顶峰,创作题材广泛;中唐诗歌数量、流派最多。冷酷的现实使诗歌的主流转向现实主义;晚唐现实主义诗歌继续发展,李商隐、杜牧等人的诗里充满迟暮黄昏的梦幻情调,诗歌内容难解。这些研究让我更深层次的了解了唐代文学和唐代诗歌,提高了自己的叙事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劲松.叶嘉莹古典诗词研究的人文情怀[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125-127.

[2]李江峰.晚唐五代诗坛与晚唐五代诗格的理论建构——理论与创作互动的实证考察[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2):76-81.

[3]宁亚平.《永乐大典·诸家诗目》(唐诗)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朱新亮.王船山论初唐诗歌[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7(01):6-11.

[5]刘秀艳.论叶嘉莹的唐宋词研究[D].云南大学,2017.

[6]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M].中华书局:201907.

[7]王平.抉摘幽隐  钩深致远——《晚唐五代诗格研究》的学术价值[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2):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