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瓦尔登湖》的自然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2

梭罗《瓦尔登湖》的自然观

颜晓涵 焦阳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亨利·大卫·梭罗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处在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文明蓬勃发展但却迷茫的时代。在人人都想吃时代红利的工业革命背景下,梭罗却开始研究自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写下了大量歌颂自然的作品,《瓦尔登湖》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梭罗在这本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瓦尔登湖》;自然观;梭罗

《瓦尔登湖》由18篇散文组成,详细讲述了梭罗隐居生活的日常体验与思考。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过了两年简朴的生活,通过实践告诉人们,只有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的享受真正的生活乐趣。梭罗的自然观对当代人类应该处理对待人与大自然关系与当代人类生活观念的更新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自然观

19世纪的美国,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革命推动着城市化文明进程迅猛发展。人们疯狂追求财富,不断地开发自然,征服自然进行物质财富累积。梭罗反其道而行之,毅然决然走近瓦尔登湖畔并不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梭罗《瓦尔登湖》的自然观对后世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梭罗热爱大自然,在瓦尔登湖畔栖身时就开始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他在瓦尔登湖畔与邻里相处亲身经历周围的一切,与动植物亲密接触,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与之融为一体感受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由此他更加坚信自然是一处广阔且平等的社区。

瓦尔登湖中的自然呈现出一种独立随和的状态,这在梭罗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是很罕见的。梭罗专注于自然间的联系,关注他所熟悉的自然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将自然中的事物赋予它平等的地位,回归自然感悟自然,尊重自然生命的存在,尊重自然本身的生命力与自然和谐相处,感谢自然的馈赠,这也表明了他对自然敬畏之心。同时,梭罗也认识到了回归自然的重要性,理解自然的内在价值,理解生命的本质,感悟生命的真谛。

瓦尔登湖畔两年多的思考,让梭罗意识到,他那个时代肆无忌惮的向自然索取并不是对待自然的正确方式。自然不仅仅是人类创造财富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牺牲品。那么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人类应该如何在保持对自然的敬畏的同时又与自然共处呢?人类应该如何解决生态自然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瓦尔登湖》中梭罗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通常,如果可能的话,唯一的合作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相当肤浅......无论是最高还是最低的意义上,合作都是共同生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客观理性的对待自然,承认自然的生命灵魂所在,要像对待鲜活的生命一样平等友好的对待自然,同时也要尊重自然中生命的存在。

梭罗认为:“为确保健康,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非常接近一种人格化的关系……我不能设想任何一种生活够得上生活之名,如果在这样的生活中没有对自然的某种温柔关系。”自然界万物都是生物共同体,所有的自然事物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可以在和自然的接触中得到满足和快乐,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充满生活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温柔和谐的关系。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生态自然观充分体现了梭罗对自然的尊重与选择简单生活试下和谐共生的呼吁。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时期都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原始社会和农耕时代,人类尚未掌握自然发展规律,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物质生产生活资料贫乏,劳动生产技术落后,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有极大的依赖性,自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的生死存亡,所以在人类社会早期形成了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人类开始掌握先进的生产工具,逐渐摆脱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控制,自然开始被人类利用作为社会进步的工具,自然开始成为被人类操控的对象。更有甚者,人类的贪婪和对自然的过分索取使得自然成为人类工业文明进步的牺牲品,而“人类中心主义”也逐渐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的脚步登上历史的舞台。人类醉心于“征服”自然的胜利,殊不知每一次胜利的喝彩都不免转化成后辈的悲号。梭罗认为,自然之美与生命精神息息相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灵魂和生命力,因此他对人类对自然的摧残深感焦虑并提到: “没有一个哲学家的国土,是愿意犯这种重大错误来叫畜生劳动的,就是有了,我也不敢说它一定是美满的。”由此可见,梭罗主张所有物种间的完全平等与弱化人类中心主义。但弱化人类中心主义不代表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对抗,而是中庸的调和,是将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的同时又把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所以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

二、梭罗《瓦尔登湖》的自然观对后世的影响

在瓦尔登湖,梭罗找到了他的精神寄托。这本书成为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浮躁的人们获得心灵平静的甘露,是梭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当今时代,生产力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压力与竞争也愈演愈烈,人们对于财富的渴望也愈加疯狂,财富上的成功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的人生价值也逐渐成为人们衡量幸福的尺度。然而梭罗却对这种看法不屑一顾,他认为人们若想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幸福,就要选择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降低对物质的欲望,抛弃繁杂的需求,通过实践满足基本需求,是获得幸福快乐的真正途径。梭罗对简朴生活的期待在我们当今社会也应被适当借鉴。正如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这也是梭罗“简朴生活”观念的继承与发展,也是生活消费观念的重塑。尤其现如今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造成的环境问题不断显现,为了人类的长足发展,我们更应该摒弃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与消费需求,用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型的方式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普罗泰戈拉从思想体系上把人看作是一切事物的尺度,是 “一般的主体”,“主体是能动的,是规定者”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实则是把人类放在了自然的对立面,不利于人类与自然的长足发展,因此人类若想与自然共存并长足发展,必须将与自然“化敌为友”,调和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弱化人类中心主义。在生态危机突出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甚至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我们要更加慎重的修复与自然的关系,怀着敬畏的心态去融入自然、去感受自然,梭罗用自己的实践告诉大家,人们沉浸在日常琐碎的小事中,认真去感悟小事中的乐趣,也可以成为一种愉快的消遣,与微风的邂逅都能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关键是要有一颗朴素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种谦逊的姿态去向美好的事物探索。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补上“实践唯物论”的缺环[J].上海:学术月刊, 1997,(3).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琳、王太庆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1.

[4]李素苗.英语日记精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5]梭罗.瓦尔登湖[M].李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20.

[6]梭罗.瓦尔登湖[M].徐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7]余谋昌.惩罚中的醒悟-走向生态伦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5.

作者简介:

颜晓涵,女,汉族,山东济宁,2000.04

焦阳,女,汉族,山东济南,1991.05,硕士,讲师,对外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