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幼小衔接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

王慧清

平和县新星幼儿园  福建省漳州市  363700

摘要:幼小衔接是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小学教育和幼儿未来的校园生活也具有深远的影响。科学有效地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本文首先分析注重幼小衔接的意义,然后深入反思教学问题,最后分析建构幼小衔接课程体系思路,希望能够对幼儿进行更为有效的教育,提升整体教育效果,使现代素质教育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幼小衔接;课程教育;体系建设

引言

近年来围绕幼小衔接出现了很多话题,如“幼儿园小学化”“小学新生入学不适应”。很多幼儿及家长在面临上小学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现象,如“孩子是否能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小学的老师会不会很严厉”等。这些都是幼儿园大班教学日常工作中家长及孩子们所提及的问题。大班教师应该把入学适应教育融入大班每日的学习生活中,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科学有效地实施幼小衔接。

1幼小衔接的意义

首先,可以使幼儿提前适应班级氛围。幼儿在进入班级之后,需要面对很多陌生的同学,此时,如果幼儿性格较为内向,则会出现不适合反感的情绪,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普遍选择团体授课,与幼儿教学存在明显区别,此时,幼儿教师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使幼儿初步适应团体氛围。与幼儿教学相比较而言,小学班级的人数相对较多,学生必须适应陌生环境和陌生人,部分幼儿可能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情绪。而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帮助幼儿缓解心理层面的不适,确保幼儿能够高度适应班级氛围,并与其他同学积极交流,主动参与班级建设。其次,可以帮助幼儿减轻学业负担。在现代教育发展中,双减政策的全面推广,使学生学习压力大大降低,但是与幼儿教学相比较而言,小学生依旧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此时,幼儿教师需要进行一些低年级内容的适度讲解,使幼儿对其相关理论概念具有初步认知,强化幼儿思维发散,使其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可以积极参与学习。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使幼儿初步掌握小学知识,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从而使其学业负担大大减轻,实现学生学习自信的有效增强。最后,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实现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有效形成,提升幼儿交际能力。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可以接触很多同伴,同时,教师指导可以使其初步形成人际交往意识,所以,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需要对幼儿进行认真听讲、按时午睡等习惯的培养,为幼儿未来学习营造良好条件,推进幼儿发展。

2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期,这是每个幼儿人生中的重要时期。然而,在幼小衔接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首先,有些幼儿园过于重视“智力”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他们将幼儿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其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唯一标准。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自卑和不安的情绪,从而影响其学习和成长。其次,一些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采用单向衔接,即幼儿园向小学衔接。这种做法使得幼儿园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必须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而忽视幼儿园的教育特点。这种单向衔接的做法可能对幼儿园阶段的幼儿造成心理压力,而不是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最后,一些幼儿园过分追求超前,试图在幼小衔接中完成小学课程的内容,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幼儿在不同年龄段学习相同的课程,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相反,在幼小衔接中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逐步打好扎实的基础。

3幼小衔接课程体系的建构策略

3.1突破思维局限,让幼小衔接下沉幼儿园整体

在幼儿园内推进幼小衔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小衔接过程需要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渐适应小学学习方式和作息规律,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促使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为此,教师应当突破幼小衔接仅在课堂教学的思维局限,将幼小衔接覆盖到幼儿园大班幼儿教育的课程学习、区域活动等环节中。

3.2有效利用环境,在日常点滴中实现衔接

环境塑造人,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深远且巨大的。在幼儿园内落实幼小衔接,教师可以从环境入手,加强对幼儿园内环境的塑造和利用,在日常点滴中向幼儿渗透一些观念、思想,潜移默化培养幼儿的思维、价值观念,逐步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为幼儿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能力基础。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况,对幼儿园内不同区域的环境进行改造,如在教室内写板报,在户外区域内设置不同的游乐设施等。

3.3托趣味游戏,让幼儿在体验中自然成长

游戏化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幼儿形成认知、学习知识的主要手段。为了在幼儿园内推进幼小衔接,教师可以以趣味游戏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向幼儿传递知识与内容,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丰富体验,生成相应的认知与知识储备,从而拓宽幼儿视野,实现幼小衔接教育。

3.4组织专项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转换角色

为了落实幼小衔接教育,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设置具有衔接意义的主题活动。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说,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是开展幼儿教育的主要载体。幼儿园可以进一步整合主题教育资源,根据小学阶段的各项课程内容和特点,组织开展相对应的专项衔接主题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更快适应小学生活,还能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发展。

3.5建构幼小双向衔接课程

儿童视角下的幼小双向衔接强调幼儿对学段转换意义的自主建构,因此,要建构好幼小双向衔接课程,就要从幼儿经验发展的连续性、内在性出发设置课程目标。首先,课程目标的设置要遵循小步子原则,凸显目标整合性和分化性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其次,课程的组织要整合化。整合化的课程组织一方面要强化不同发展维度在两个学段之间的横向融合和纵向衔接,减缓课程的梯度;另外一方面要通过同课异构等方式从不同的侧面来呈现课程,让幼儿在课程实践中感知小学和幼儿园学习之间的区别,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小学学习的合理预期以及适当地发展适应小学学习的能力。最后,教师要转变课程实施的思维,强化儿童的幼小衔接体验。在引导幼儿形象直观感知小学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幼儿在认知加工能力、思维方式、态度与情感等方面的深度和内在发展,帮助幼儿真正实现思想上对小学的接纳和适应。

3.6促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的家庭也应配合学校完成幼小衔接阶段对孩子的培养,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过渡期。例如,在过渡期,教师会告诉幼儿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独立完成,此时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让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完成。因此,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与家长沟通,甚至可以采取定期家访的形式了解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只有家校相互配合,逐步完成幼小阶段对幼儿各方面的综合培养,幼儿才能在步入小学后轻松面对新环境。

结束语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推进幼小衔接,目的是让幼儿提前发展相应的学习习惯、思维观念与学科素养,让幼儿之后可以更自然地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进入不同的学习阶段。在幼儿园内推进幼小衔接,科学规划幼儿教育活动,合理布局活动结构,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环境与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点滴中自然成长、在有趣游戏过程中发展思维与素养,让幼儿为进入小学阶段参与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陆盈曲.幼小衔接的重要环节[J].小学科学,2023(15)

[2]王凤叶.幼儿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策略与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3(3)

[3]宗跃风.“以美联通”,助力幼小衔接[J].基础教育课程,2023(4)

本文系2023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课程的实践研究》(立项号:ZJYKT23004)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