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园林专业技能培养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提高中职园林专业技能培养对策研究

田闻闻

佳木斯技师学院  154002

摘  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认同,这对于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职业院校的教育性问题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也成为课程开发和改革的首要任务。在中职园林专业教学中,要做到全方位的渗透,从教育教学、教师行为、课程内容等多个角度,尤其要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提高中职园林专业技能培养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园林专业;技能培养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职业教育要把培养高素质、高技术、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作为重要目标。教育部工作会议上,又一次强调要以就业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的改革。中职教育强调技术性,以实际操作为基础,其教学目标应具有针对性。园林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既要使学生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能力。因此,在园林专业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一、园林专业技能培养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恶化,人们对绿化与环境问题的关注、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园林设计和建设就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就给园林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需求,也急需一批园林专业的人才。中职园林专业技能的培养目的是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中职和普通中学不一样,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弱,所以这个专业的技术含量更高,根据就业的需要,还会有许多的分科,学生需要通过技能考试渠道,才能拿到相关的技能证书[1]。所以,中职园林专业学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由于园林专业的涉及面较广,所以对园林相关的规划设计、植物栽培、造型、养护等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地掌握与之有关的操作,还必须具备专业技能,才能满足岗位要求。

二、中职园林专业技能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多是从原有的中专转型过来的,采用的是“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虽与一般的教学规律相一致,但也存在着“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的现象。但是,中职园林专业教育以培养实践操作为目的,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近几年来,各地学校对怎样培养高技能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整体上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因此,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部分中职园林专业在招生时,只对学生进行一日或半日的专业教育,然后开始基本的公共文化课程。新生入学后1-2年内,对所学专业基本不了解,不利于今后的专业学习。此外,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主要是以“零散”的方式来培养,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需要能够独立完成一个或几个专业的课题或任务。因此,必须针对园林中的工程任务,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加强课程的实训。

、提高中职园林专业技能培养的对策

(一)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科学制定课程体系

在确定专业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之后,要根据行业的要求和国家的职业资格要求,科学制定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需求根据行业的需要,邀请园林行业的专家、技术人员,组成一个专门负责课程改革的学术委员会,调整过去对人才的要求,对知识结构进行重组,注重园林专业的综合性,制定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同时,可以将园林专业分为园林普识、设计和栽培三大模块,特别要强调园林设计的重要作用,以三大模块为基础,并开设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课程,这就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点,进而促进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2]

(二)从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园林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初出校门的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或者所学的知识无法与岗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园林企业在招工时,更偏爱有实际工作经历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所以,园林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专业技能,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制定教学内容之前,一定要以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园林行业所需的各种工作能力进行分析,之后再将专业教学内容展开,并对适合的教材进行选择,以此为基础来组织教学活动[3]

(三)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园林专业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信息,实现更深入的学习效果。借由图片与文字以及视听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及时导入有关资料,可以把一些难于用文字表述出来的知识点展现出来,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抽象和难以理解的问题

[4]。同时,采用动态演示的方式,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学生可以一边观察一边进行操作,这样学生就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并且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可以很好地参与教学过程,使教学与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了专业技能效果。此外,在园林专业中,很多专业课都需要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园林造型,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园林的艺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信息,更有效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电子白板教学等方法,以增加视觉效果。

(四)通过举办全校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已经从原本的精英教育转变为普及教育,教学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导致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不佳,缺乏良好的学习方式以及厌学心理等。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激励性、引导性教育,其关键在于教育目标设定的科学性和吸引力。学校举办一系列的技能竞赛,能够在学生中引起广泛的关注。因此,园林专业可以选择技术竞赛作为激励方式,组织学生参与设计作品展、项目实践、知识竞赛等活动,还能够有效地组建学生党支部和社团,使学生学生参加节能竞赛。通过竞赛活动的持续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促使学生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掌握企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同时,还可以与园林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及实训基地,开展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学校也可以向企业派出专业教师进行技术交流,及时掌握园林设计理念,掌握园林植物种植、养护等在实践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此外,还可以根据所搜集到的有关工程实际材料,将其编入教学案例中,使专业技能培养更具针对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园林专业教学中,要与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同时要有教师的专业指导,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锻炼,并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提高。中职学校应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园林专业教学过程中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持续的改进,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海龙. 中职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J]. 魅力中国,2020(7):378-379.

[2] 邬月野. 中职园林专业中应用Photoshop辅助教学的思考[J]. 科学咨询,2021(6):191-192.

[3] 严丰. 中职园林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J]. 成才之路,2020(36):72-73.

[4] 田园景.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中职园艺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魅力中国,2020(6):68-69.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
课题编号: JKY023464KT
2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