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研究

刘应大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教育科技局电化教育馆  0331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并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顺应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应坚持以学生为教学管理主体,切实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的综合管理能力,本文就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技术,效率与质量

引言

我国信息技术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较为显著的是素质教育的渗透和新课改的实施。很多学校在教育系统和管理原则的制订上有了进一步细化和更新。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教育工作者也养成了按部就班地执行的工作习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以人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综合能力培养,将其渗透在小学教学管理中,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挖掘学生的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1当前阶段我国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小学教学管理中,都是对学生作一定的要求,而很少会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需要。而让学生适应学校的管理制度,事实上是一种人性化管理欠缺的管理方式。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不完全,生活经验有限,对世界、对自己的认知少之又少。因此,站在成人的角度制订的管理制度,往往是不匹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甚至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如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秩序,避免活泼好动的学生打乱教学节奏,会让学生将双手背在后面。小学生正处在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肢体灵活,天性爱玩,充满探索欲,但在学校各种所谓的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他们只能规规矩矩地、机械化地跟着教师的步调走。而且长期保持背手姿势听课,也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学生的身体被束缚,其思想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好动的天性被抑制,学习兴趣自然淡薄,思维灵活性也会受到影响。课后,教师还会布置大量的作业。小学生本就学习能力弱,白天的课堂学习已经十分辛苦,晚上回家大脑仍旧得不到休息,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小学生的大脑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在体育教学中,部分学校为防止出现安全问题,直接取消一些体育项目,只保留安全系数高的项目。但不同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不同的助推作用,体育项目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管理模式也欠缺针对性,教学目的也大都以培养能考出好成绩的学生为主。因此,对学生人格、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养都欠缺关注度。在单一的教学管理模式下,那些考不出高分的学生显得一无是处,即便有学习之外的特长,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也得不到认可,仿佛只有考出好成绩才算成功。因此,这样的学生会慢慢失去对学习活动的信心。小学教育要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合理地制订教育管理方案。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都发现了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积极改变现状,改变教学管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关注小学生身心健康,在此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

2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内容

2.1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体系建设

(1)建立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组成部分:包括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标准、评价、培训、考核和监管等组成部分,确立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框架和内容。(2)确立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层次结构。根据小学教育管理的不同方面和层次,将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层次结构。(3)建立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管理架构。建立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管理流程,确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顺利实施。(4)制定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运行机制。制定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评估、监督、反馈和改进机制,确保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效果。(5)建立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信息化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效率。(6)强化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宣传和推广。加强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认识和重视,增强标准化的实施力度和实施效果。

2.2践行新课改理念,转变小学教学管理模式

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精准制订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计划,为学生营造更为舒适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教师应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及时改变自身不良行为,以榜样的姿态践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应设置多种考评指标,如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效率以及学习成绩等,以发展的目光理性看待学生,并对其进行综合而又全面的评价。新常态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全方位评估当前改革可能存在的风险,深层次分析改革作用及改革措施的合理性,在理论层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与此同时,还应该合理选择教学管理模式,使当前的教学资源能得到合理配置,切实提高小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科学化分析小学生发展目标,高度重视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等层面工作,引导小学生保持终身学习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3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活动的最终执行者都是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以往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应的授课模式、授课方法等,也会向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方面倾斜。而人本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强调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其综合能力。因此,学校要给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教学环境的公平公正性,让教师合理竞争岗位,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也要增强意识,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学校也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让教师定期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为小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

2.4教育信息化

首先,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习,让教师掌握数字化教育技术和在线教学工具,提高其数字化教学能力。其次,可以优化教育资源,推广在线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数字化教材等,拓宽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数字化工具和软件,如学习管理平台、在线作业系统等,提高其信息化应用能力。最后,可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确保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结语

在实施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加强师资培训,规范教育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能,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评估与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不断提升小学教育管理的品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小学教育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果,为推动小学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计欣莼.5G时代小学教育管理一站式信息化平台刍议[J].名师在线,2020,143(34):13-14.

[2]韦华厚.探究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问题及应对策略[J].知识文库,2018,447(23):115.

[3]白世荣.信息化视野下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及路径创新策略[J].知识文库,2022,532(1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