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院校课程思政教育对军事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军事院校课程思政教育对军事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

黄诗景

武警指挥学院      天津 300171

摘要:

军事院校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是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军事人才的价值观、职业道德、战略思维及领导能力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思政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探讨其在军事院校中的具体应用及对军事人才培养的影响,并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制化教学等实施策略。结果表明,科学的思政教育不仅能促进军事人才职业化和规范化的培养,强化决策者的战略思维与危机意识,还能有效形塑军队领导者的良好形象,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

关键词:思政教育;军事人才培养;职业道德;战略思维;领导能力

一、思政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

在军事院校的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承担着塑造军人精神风貌、培养合格军官的重要职责。思政教育不仅仅关乎知识的传授,更关乎军人灵魂的塑造和信仰的坚守。

(一)思政教育的定义与目的

1. 思想政治教育在军事教育中的地位

思政教育是军事院校教育的灵魂和基石。它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军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军队的团结统一、战斗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一个国家的军队,其战斗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更取决于军人精神状态和思想品质的高低。因此,思政教育在军事教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培养军官职业化素质的重要保证。

2. 培养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它能够为军人提供行为准则,引导他们为实现国家利益和国防目标而努力。一支军队如果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就会失去灵魂,难以形成坚强的集体意志和战斗力。在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强化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

1. 忠诚教育

忠诚是军人的第一生命。忠诚教育主要是培养军人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确保军队绝对可靠、始终如一地服从党的指挥。通过历史教育、英模事迹学习等方式,激发军人的爱国情怀,使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国防观念教育

国防观念教育是帮助军人确立保国卫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和平时期,这种教育可以增强军人的危机意识和备战思维,确保军人时刻准备着捍卫国家安全和利益。

3. 法纪教育

法纪教育是提高军人法律素质和纪律观念的重要途径。军队是一个高度法治化的组织,军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和军规,用法纪约束自己的行为,确保军队的正规化、职业化建设。

4. 危机管理与决策教育

在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中,军人的决策会直接影响战争和任务的成败。因此,危机管理与决策教育是提高军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关键。通过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培养军人的快速反应、准确判断和有效决策的能力。

二、思政教育对军事人才培养的影响

思政教育在军事人才培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军事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方向,还为整个军队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促进军事职业化与规范化

1. 提升军事职业道德

思政教育通过内化军人的职业操守,外化为军队的规范行为,不断提升军事职业道德。军事职业道德的核心在于忠诚与奉献,忠于职守与服从命令是军队纪律的基石。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军事历史的学习、英模人物的示范和军事伦理的探讨,思政教育使军人深刻理解和践行这些基本道德要求,确保军队的每一次行动都符合法律和伦理的要求,保障军队的正义性和荣誉感。

2. 树立正确的军事职业观

军人的职业观直接关系到军队整体形象和战斗力的构建。思政教育着力于培育军人的职业自豪感、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理解和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通过这样的教育,军人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增强在职业生涯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强化决策者的战略思维与危机意识

1. 提高对国家安全环境的认识

军事决策者的战略思维能力是国家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教育通过战略学习和国际局势分析,提升决策者对国家安全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包括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入了解,也包括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敏感把握。深入研究世界大势,使决策者能够在全球视野下进行战略规划和决策。

2. 培养战略决策能力

思政教育还着重于军事人才的战略决策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分析、战争游戏、模拟决策等教学方法,锻炼决策者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培养他们在复杂情况下进行快速准确判断和有效决策的能力。同时,还注重提高决策者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国家安全危机时能够冷静应对,做出合理决策。

(三)形塑军队领导者的良好形象

1. 加强领导干部的公众责任感

领导干部是军队与社会联系的桥梁。思政教育强化领导干部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公众的影响,以及在维护国家形象、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领导干部公众责任感,不仅有利于增强军队的社会认同感,也有助于构建积极的军民关系。

2. 塑造军队的正面形象

军队领导者是军队形象的代表。通过思政教育,军队领导者能够树立并传递正面的、积极的军队形象。无论是在和平时期的社会服务,还是在危机时刻的应急反应,领导者都能以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专业的行为准则为民服务,为国防,这自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思政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 教材的更新与实际案例的融合

思政教育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教材中应融入最新的军事理论、法规政策和战术战略。同时,结合国内外实际案例,如历史战役、当前军事行动的分析等,使学习者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2. 现场教学与模拟演练的结合

现场教学能够让学员直观地感受军事行动的复杂性和实践的严峻性。通过参观军事设施、实地观摩演习等方式,可以提高学员对军事理论知识的实践认知。此外,通过模拟演练,如指挥所演练、危机管理演练等,学员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实际操作,这有助于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二)定制化教学

1. 针对不同级别领导的教育需求

军事院校的学员来自不同的职务和级别,他们的经验、知识背景和教育需求不同。因此,思政教育应实施定制化教学,为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提供符合其职务特点和个人成长需要的教育。这包括为高级领导设计高层策略课程,为中层干部提供领导艺术和团队管理的课程,确保每一级别的领导都能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培训。

2. 高层军事决策模拟与案例分析

对于高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那些未来可能担任高层决策职务的学员,提供高层军事决策模拟和案例分析尤为重要。通过模拟国际军事危机、国内应急事件等情境,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中扮演决策者角色,实施决策过程。此外,结合历史和当代军事决策的案例分析,旨在提高领导干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加强对战略思维、法治精神、军人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掌握。

结论:

综合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军事院校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对军事人才培养具有深刻的影响。通过强化军事职业化与规范化的教育、强化决策者的战略思维与危机意识,以及形塑军队领导者的良好形象,思政教育为构建一支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有制度的现代化军队奠定了坚实基础。思政教育确保了军队领导干部能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部队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在实施策略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制化教学的方法,进一步提升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未来,军事院校应继续深化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以满足国家安全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解放军报评论员.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N].解放军报,2019-11-28(01)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