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空间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7
/ 2

培育空间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

陈可平

福建省上杭县太拔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培育空间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引言

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概念,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形状、大小、方位和度量等概念,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足整体,把握知识脉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具备整体观念,把握知识脉络,将空间观念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单元中。教师应当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了解本单元所涉及的空间观念知识点。例如,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足整体,把握知识脉络:

1. 明确教学目标:在开始教学前,明确多边形面积单元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点和技能之间的关系。

2. 梳理知识体系:将多边形面积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知识图谱等方式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的关系,三角形、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转化,构成了“面积计算”的有效方法。

3.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规律。可以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等方式,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4. 强化练习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练习和应用,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应用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可以通过练习题、实际问题解决等方式进行强化练习和应用。

5. 及时反馈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测试等方式进行反馈和调整。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单元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结合实际,增强空间感知

小学数学中的空间观念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涉及到学生对空间形态、大小、距离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大小,如桌子、椅子、房子、汽车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感受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形状和大小的概念,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除了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或模型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知。例如,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三)》,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准备一些小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搭建出不同的结构,尝试从不同的方位观察所见平面中包含的小正方体个数和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能建立大量丰富的表象,才能更加直观地理解空间观念,并锻炼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数学游戏来帮助学生培养空间观念。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拼图游戏”,让学生将不同形状的拼图组合成完整的图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形状、大小等概念,并且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2]

三、动手操作,培养空间思维

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重要手段,它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来感受形状的变化和组合,从而更好地理解空间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培养自己的空间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纸张折叠各种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在折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形状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形状的概念。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动手中更深刻地认识“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相对的面一定不相邻”等特点,同时,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从“二维”到“三维”转变的空间观念。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积木搭建各种建筑模型。积木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工具,它可以让学生通过搭建不同的建筑模型来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在搭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组合不同的积木块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深化空间理解

为了深化学生对空间观念的理解,教师需要适时进行拓展延伸。除了让学生了解二维空间的概念和特点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三维空间的概念和特点。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三维物体,如球体、立方体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维度下的形状变化规律[3]。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几何学中的一些基本定理和性质,如三角形的性质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空间观念的本质。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例如,在建筑设计领域,建筑师需要运用空间观念来设计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在机械制造领域,工程师需要运用空间观念来设计机械零件的形状和大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领域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空间观念的实际应用价值。

结语

总之,培育空间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立足整体,把握知识脉络,结合实际,增强空间感知,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并进行拓展延伸以深化学生对空间观念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探究[J].明日, 2019(42):1.

[2] 张健.探究小学数学中空间观念培养的教学策略[J].知识文库, 2018(24):1.

[3] 郑小芬.基于空间观念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 2019, 000(0A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