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与“学”到教学——邢台学院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从“教”与“学”到教学——邢台学院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调查

李涛

(邢台学院,河北省邢台市, 054001)

2022年教育部颁布新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其中音乐学科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凝练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提出实际上明确了义务教育在具体教学中的行动指南和目标,而核心素养最终的根本任务即为:立德树人。2018年9月1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中,习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因此,如何在保证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与立德树人任务双达成,将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首要任务,这也给高校音乐师范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

一、调研的缘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当下瞬息变化、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决定着专业建设成败与否,决定着今后与同类高校竞争的成败与否,决定着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价值高低。基于此,师范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能力、实践反馈、核心素养和实习点的指导、培养、重视程度等方面成为我们亟需调查研究的重点,以此来反馈到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之中。

此次调查研究的目标群体,限定于2020级音乐学师范生。原因有三:第一,本学期是2020级学生的实习期,正处在教学实践的阶段,调研此部分学生有助于了解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实习反思;第二,此部分学生处于大三到大四的阶段,处于就业抑或考研的抉择期,调研能够了解学生未来的人生规划和其中的困惑;第三,与实习点的对接有助于了解用人单位的内在需求,为今后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提供参考。

本次调研的方向选取了市区重点小学、山区中学、郊区小学做为调查取样。育红小学,是邢台市信都区知名小学,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已形成教育集团的规模效应,现有育红小区,泉北校区,清山校区,该学校现有四名学生实习,分别担任音乐和科学课。将军墓中学,处于信都区浅山区农村,生源为将军墓镇以及周边村镇的适龄学生。李马小学,处于信都区滨江路以西,地理位置属于城乡结合部,主要招收周边的李马村、西高村、南高村等适龄儿童入学。

从初步的调查来看,学校的位置会导致社会关注度、认同度、教学理念、生源构成等方面的差异性。实习点的差异性也会导致实习生在实践教学期间所面对的不问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李马小学将民族乐器教学作为学校特色,校方明确要求实习生能够参与乐队排练,乐器教学,在能力要求就产生了个别化需求。

综上所述,其中实地调查两天时间,分别前往育红本部、育红盛世校区、将军墓中学、李马小学,主要针对我校学生的工作表现、教学能力、用人需求、合作构想等方面内容。

二、实习点调研的主要内容

项目组于6月12、16日分别调研育红小学和育红泉北校区,将军墓中学和李马小学。与实习点校领导、教师进行座谈,并考察了实习生的授课情况。

在与实习点相关领导和老师的访谈中,均对我院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工作态度提出的表扬,当然其中不乏溢美之词和礼节上的尊重考虑。其中,在六一演出活动中,对军乐队训练和整场节目所付出的辛苦、努力。在教唱校歌和课后辅导中所表现出兢兢业业、虚心求教的态度。通过各方评价来看,实习生能够做到工作认真、安心教学、遵章守纪、服从管理,能够很好的维护自身形象和学校荣誉。

调研过程中听到的褒奖多于批评,但是在实际听课中,却看到问题较多,虽然实习点教师顾及情面未直接批评,作为项目组能够深刻感受到学生在教学能力方面需要很大的改进。

问题一:在课堂上语言组织能力欠缺,突出表现在普通话不标准、语言随意、音量较小。某位实习生在授课中与学生开玩笑,虽无伤大雅,但不够严肃;

问题二:课堂控制力不够强,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学生,课堂上出现交头接耳、随意走动、不听从教师指令的情况,班主任不得不进行干预,维持秩序。

问题三:实习生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能力有所欠缺。

问题四:教学方式太依赖ppt课件,缺少乐器尤其是钢琴的辅助。这是一个突出且共性的问题。首先,钢琴作为键盘乐器,具有旋律明显、和声效果丰富,表现力多变的特点,是中小学音乐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辅助工具。所产生的问题就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无钢琴伴奏无旋律校准无节奏引导,极易造成音准、节奏、节拍的缺失,甚至形成“唱而无音”“音调不准”“节奏混乱”的情况。这会形成一种假象,局外人认为只要会播放ppt就可以当音乐教师的错觉,最终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会“退化”,造成音乐课堂“庸俗化”,音乐教学能力“无边界”。

问题五:个别实习学校无专业指导教师或教师疏于教学方面的指点和引导。

问题六:实习点委派学生担任非本专业课程。某小学因区教育局在学期末要检查科学课教学情况以及准备期末全区联考,就临时安排音乐专业学生担任该课程。

问题七:所谓的“庸俗化”和“无边界”,前者笔者认为音乐教学缺乏专业技术引领,缺少乐感训练要素,新课标所要求的核心素养无法贯彻实施。后者则是音乐教师没有在课堂上体现应有的专业素养,换言之就是“吹拉弹唱”“能歌善舞”的教学手段没有呈现出来,容易造成只要会唱歌就能教音乐的假象,形成非“音乐”师范生也可以教音乐的错误认知,导致专业壁垒在心理认同上消失。

通过以上调研数据整理,能够基本管窥到实习生的工作状态。在课堂教学方面,首先是如何组织教学、课堂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其次,个人在专业能力短板明显,如钢琴伴奏、合唱指挥、声乐音准等方面;再次,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反思,在开学以后有计划增加专业知识的训练和储备;第四,在实习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树立了今后成为一名音乐教师的理想信念,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好了毕业后考教师编制的准备。

三、调研后的反思

葛兆光提出,给大学生常识,给硕士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音乐学师范教学,如何给予学生常识性的专业技术训练,使其在当下愈来愈“内卷”的就业环境,能够及早“上岸”,抑或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继续深造。实习是学生教学能力的试验场,也是大学教学、育人、管理水平的试金石。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在4个月实习期能够有华丽的转身、美丽的蜕变,在讲台成为落落大方、游刃有余的音乐教师。同样,我们也不能苛求实习点在指导教学、软硬件配备、教学环境上能够面面俱到、事事如意。但是,我们认为学校乃至学院,有必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成为合格音乐教师的平台和机会。

四、结语

假设学校的课程是不同口味的菜肴,学生是顾客,如何满足顾客对色香味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会随着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甚至审美和潮流的变化而变化,饭店如何随着时代发展而改革菜品,满足老顾客吸引新顾客,始终保证持续的顾客流量,这是饭店所要时刻注意的问题[1]。学校如何培养毕业生立足社会所必须的能力,关注用人单位的聘任需求,始终保持开放办学的心态和行动,切实的扬弃“象牙塔”,思维,这应该是一座具有百年师范办学底蕴的大学所具有的胸怀。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2年度邢台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小学音乐课题思政教学研究——以邢台城区、山区、郊区小学为例”(项目编号:XTSKFZ2022065 一般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李涛(1981.1),男,汉族,河北邢台人,学历: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民族音乐学,工作单位:河北省邢台学院

1


[1] 引用齐齐哈尔工程大学理事长曹永安在2022年第三期课程开发云工作坊开班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