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针对性护理在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亢燕   董文丽

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830000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PSVT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前15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后15例为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转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改良Valsalva动作进行救治的PSVT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升其转复成功率,并显著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应用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关键词】PSVT患者;转复成功率;针对性护理;改良Valsalva动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为临床常见心律失常表现,可导致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等情况,并且在未及时终止的情况下,还将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甚至是心力衰竭,从而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Valsalva动作是目前抢救该疾病患者的首选措施,但转复成功率依然不甚理想[2]。为此,临床积极改善、优化,提出了改良Valsalva动作,使得患者转复成功率大幅度提升。而为进一步提升患者转复成功率,需加以科学的护理干预。本文就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年龄60~70岁,平均(65.25±4.75)岁;观察组:男8例,女7例,年龄60~70岁,平均(65.45±4.55)岁。两组资料差异小(P>0.05),可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开放静脉通路,同时以改良Valsalva动作救治。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有为患者营造良好救治环境,严格遵从医嘱为患者用药,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及给予患者口头上的鼓励与安慰等。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1)非药物治疗护理:告知患者该治疗操作属于无创操作,同时为患者示范标准Valsalva动作,为之后的动作改良做好准备。在患者吹动注射器时,督促其合理用力,同时在此期间密切关注患者心电监护的波形变化,当窦性心率恢复后需即刻停止该动作。(2)药物治疗护理:为患者讲述药物复律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此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需做好抢救准备,如推注三磷酸腺苷时若出现心脏停搏情况需及时推注阿托品。并且在推注药物过程中需合理把控速度与剂量,同时密切关注患者心率、血压等的变化。(3)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学会使用10mL的注射器,同时叮嘱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如戒烟酒、禁饮咖啡与浓茶、避免过劳与熬夜等。

1.3观察指标

(1)转复成功率;(2)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有头晕、胸闷、胸痛;(3)心理状态评分,即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得分低心理状态好[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转复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转复成功8例,占比53.33%,观察组转复成功12例,占比80.00%,观察组转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67%、6.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头晕

胸闷

胸痛

发生率

对照组

15

2(13.33)

1(6.67)

1(6.67)

4(26.67)

观察组

15

1(6.67)

0(0.00)

0(0.00)

1(6.67)

X2

5.362

P

0.007

2.2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护理前差异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心理状态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15

52.63±2.42

43.11±1.69

55.13±2.06

44.16±2.07

观察组

15

52.33±2.27

32.55±1.38

55.39±2.41

35.21±1.58

t

0.254

6.528

0.208

6.414

P

0.532

<0.001

0.599

<0.001

3.讨论

改良Valsalva动作是在标准Valsalva动作的基础上通过保持平卧位及被动伸直抬高双下肢,来促使PSVT患者舒张期静脉回流增加及迷走神经张力提高的一种新型抢救措施,可大幅度提高患者转复成功率[4]。而针对性护理作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契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的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更进一步的改善患者抢救效果[5]。如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转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更低,以及患者心理状态更佳。究其原因在于:针对性护理通过非药物治疗护理,可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较高的治疗依从性;通过药物治疗护理,可有效抢救患者并减少不良反应;以及通过康复护理,可避免患者不良行为而提升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在改良Valsalva动作进行救治的PSVT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静.改良版瓦氏动作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4):77-79.

[2]李冉,王硕,李玮.针对性护理在改良Valsalva动作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0):52-54.

[3]赖勋耀,龙军成,李秀云等.改良Valsalva动作在7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2020,40(05):1-3.

[4]吴蕊,闫菲,韩雅琪等.体位改良Valsalva动作与标准Valsalva动作对老年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22(03):253-256.

[5]肖平,张联标.改良Valsalva动作在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04):43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