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义警辅助制度问题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3

公安机关义警辅助制度问题探究

夏凡淋,邓潇,刘毅强,成鸣鹤,陈志博,黄明高(指导老师)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410138

摘要:公安机关义警辅助制度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犯罪形态的多样化,传统公安力量已难以应对各种安全需求。因此,引入义警辅助人员作为补充力量,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的治安维稳能力。本文旨在探究公安机关义警辅助制度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该制度,以更好地发挥义警辅助人员的作用,提升社会治安维护水平,维护人民安全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义警队伍,公安工作,制度探究

一、义警辅助制度的起源和设置初衷

(一)义警辅助制度的起源

义警辅助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中国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公安机关警力不足,为了有效地维护社会治安,一些自愿组织开始参与治安维护工作,这就是义警辅助制度的雏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义警辅助制度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目前,义警辅助制度已经成为中国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地都设立了义警队伍,参与治安维护、交通管理、消防救援等工作。未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和公安机关职责的不断扩大,义警辅助制度也将不断地发展壮大,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义警辅助制度也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管理,确保其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保护义警队员的权益,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2]

(二)义警辅助制度的设置初衷

义警辅助制度是指在中国公安机关的指导下,由符合条件的志愿者组成的非正式警察力量,主要任务是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打击犯罪。其意义和作用如下:

补充警力:义警辅助制度作为一项有效的警力补充机制,具有弥补公安机关人力不足的优势。通过招募和培训义务警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投入到社会治安维护工作中,有效增强警力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样的制度不仅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响应,还能在日常巡逻、安保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全面提升社会治安维护水平。

加强社会监督:义警辅助制度架起了公安机关与社会之间的桥梁,通过义警队伍的参与,促进了警民关系的密切互动。这种直接的参与形式可以增加社会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监督的机会。义警队伍的存在使得治安工作更加透明,有效防范腐败和不当行为,提高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声誉。

提高治安防范能力:义警辅助制度在安全防范方面发挥了协同作用,通过义务警察的广泛参与,可覆盖更广阔的社区和公共场所。他们可以加强巡逻、提升防范意识,帮助公安机关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犯罪率。这种全方位的防范合作,有效提高了社会的整体治安水平,为居民创造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增强社会责任感:义警辅助制度通过引导更多人参与到社会治安维护中,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参与义警队伍的个体通过亲身经历,深刻体会到社会安宁和秩序的珍贵,从而更加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这种自觉参与社会治安维护的行为不仅提升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培养了更多积极向上的公民,为社会的和谐共建贡献了力量。[1]

二、义警辅助制度的运行和工作机制

义警辅助制度的运行和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义警队伍由公安机关组织,一般设立在派出所、分局或县局一级,下设队长、副队长等职务,队员由志愿者担任。

(二)培训机制:义警队员需要接受一定的培训,包括法律法规知识、执法技能、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

(三)工作机制:义警队员是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一般参与社会治安巡逻、交通管理、消防救援等工作,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打击犯罪。

(四)考核机制:义警队员的工作表现会被纳入考核范畴,公安机关会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惩。

(五)管理机制:义警队伍的管理机制包括组织管理、培训管理、考核管理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以确保义警队伍的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工作标准。

总之,义警辅助制度是在公安机关指导下运行的,其工作机制包括组织机构、培训机制、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通过这些机制的运行,可以确保义警队伍的工作高效、规范、有序,为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义警制度的域外考察

域外的义警制度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成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考察发现,域外的义警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法律法规完善

域外义警有着明确的法律地位、职责、权利和义务。例如,美国《治安志愿者法》规定了义警的选拔、培训、管理、监督等程序和标准,赋予义警一定的执法权力和保护措施;英国《治安法》规定了义警的种类、职能、权限和责任,以及与公安机关的协作关系等。

(二)组织体系健全

域外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义警队伍。例如,美国的义警队伍包括专职义警、兼职义警、辅助义警、预备义警等不同类型,涵盖了巡逻、交通、消防救援等不同领域;英国的义警队伍包括特别巡逻员、社区巡逻员、社区支持人员等不同角色,服务于不同的社区和群体。

(三)培训考核严格

严格的考核培训提高了义警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例如,美国的义警在上岗前要经过严格的背景调查、身体检查、心理测试等筛选,以及长达数月的理论教育、实践训练等培训;英国的义警在入职后要接受为期两年的在职培训和考核,以及定期的复训和评估。四是激励保障到位,增强了义警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例如,美国的义警享有一定的工资补贴、保险福利、税收优惠等待遇,以及奖章奖状、表彰晋升等荣誉;英国的义警享有一定的交通补贴、工作服装、法律援助等保障,以及勋章勋章、感谢信、嘉奖仪式等激励。总之,国外的义警队伍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我们应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义警队伍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拓展义警队伍覆盖面;加大培训考核力度,提升义警队伍素质水平;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增进公安机关与群众的互信和支持。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义警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义警队伍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

四、我国公安机关义警辅助制度的运行成效

总体来说,义警辅助制度在基层公安机关的建设现状呈现出规模逐年扩大、职责逐步明确、管理机制逐渐完善、业务水平逐步提高等特点。

    (一)建设规模逐年扩大

义警队伍的建设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义警队伍中来。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约45万名义警(数据来源公安部门官网)。

(二)职责逐步明确

义警队伍的职责也逐步明确,除了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打击犯罪外,还可以参与交通管理、消防救援等工作。

(三)管理机制逐渐完善

义警队伍的管理机制也逐渐完善,各地公安机关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加强对义警队伍的组织、培训、考核和监督管理。

(四)业务水平逐步提高

义警队伍的业务水平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义警队员接受专业化培训,掌握了一定的执法技能和知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义警辅助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娄星区公安局也积极响应号召,初步的建立了义警辅助制度,为公安机关提供辅助工作。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为公安机关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和支持。娄星区公安局的义警队伍的主要职责包括巡逻防范、安全维护、矛盾调解、信息收集等工作。他们在公共场所、商业区、居民小区等地进行巡逻,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在大型活动、重要节假日等特殊时期,加强巡逻力度,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在矛盾纠纷中,协助公安机关进行调解,维护社会和谐;在信息收集方面,协助公安机关搜集情报,为打击犯罪提供有力支持。娄星区公安局的义警辅助制度,充分发挥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安机关提供了重要的协助和支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发展。通过对多个公安分局和派出所的调研,发现义警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一)地方基层认识定位不明确

    义警协助公安机关参与警务活动,是基于其志愿性质,遵循组织成员的个人意愿,作为志愿团体而存在,在实质上不同于各行政部门,也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辅警[3] 。在许多基层派出所存在普通民警对义警制度认识有偏差,甚至完全不了解。而领导班子不重视的问题。往往将义警制度错误认为是变相的辅警,对其定位十分的模糊不清。错误安排义警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于参与的志愿者来说,这将使其对义警制度产生错觉,认为可通过这样来拥有执法权,从而造成了权力的滥用又缺乏相应的法律规章来明确其定位。

(二)社会宣传不到位认同度不高

      因为相关部门媒体对义警社会志愿组织缺乏必要的宣传,没有及时对群众加以必要正确的引导,导致民众对义警制度的不理解感到陌生,在平时正常的活动很容易遭受到社会公众的冷淡,难已得到支持,甚至被误解和对立。如北京晨报曾报道在两名治安志愿者开展劝阻拦活动中遭受吸烟者侵害[4], 义警制度同样作为社会治安组织,如果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那么想让更多人参与和获得认同更是无从谈起。公众对社会治安组织的认同度、信任度低,也造成了在遇到问题时还是倾向于求助公安机关的帮助,并没有去考虑社会治安组织,在志愿者上门服务中也时常表现出不理解、不支持和不信任[5]。这很容易导致义警制度名存实亡。

  (三)资源匮乏制度不完善

   法律上关于义警辅助制度相关规范不足,义警活动普遍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西方国家很多地区都较早出台了相应的志愿警察法案,对义警的行为和职责进行了规范。同时从财政资金资源来看,娄底属于经济实力较为落后的地区,而政府的经济发达水平影响组织支持能力进而影响义警的建设,而且也缺乏除政府外更为丰富的资金来源,经费的缺乏大大限制义警的发展[6] 。资金的不足也会导致义警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培训成本,志愿者往往没有得到系统化规范化的训练,也没有统一的装备服饰。更没有办法提供相应的物质精神激励,无法提升义警的凝聚力、归属感和荣誉感。

六、推进义警辅助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治安形势也在不断变化,犯罪手段不断升级,给治安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义务警察是人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基层治安维护的力量,具有人数多、广泛覆盖、贴近群众等优势。然而,目前我国义务警察队伍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度建设尚不完善,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导致一些基层治安维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义警辅助制度建设,本组成员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义警队伍管理体制

  义务警察队伍是由社会各界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基层治安维护的力量,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应该在法律层面上加强义警制度建设,明确义务警察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明确义警队伍的组织形式、组织结构和管理办法,规范义警队伍的管理程序,从而使义警队伍的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义警队伍的宣传和教育制度,加强义警队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义警的法律意识和维护社会治安的能力,进一步规范义警队伍的行为和形象,提高义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义警队伍的作用。

  (二)落实义警队伍配备、培训和管理经费

  义警队伍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障,特别是对于义警队伍的配备、培训和管理经费的保障。政府应该在义警队伍的建设中加大投入,保障义警队伍的配备、培训和管理经费,使义警队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应该建立和完善义警队伍的奖励和惩罚制度,激励和约束义警队伍的行为。对于表现突出、做出贡献的义警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违反规定、侵犯法律的义警应该予以严肃处理,以维护义警队伍的形象和公信力。

  (三)加强义警队伍与公安机关的联动协作

义警队伍与公安机关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在推进义警辅助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义警队伍与公安机关的联动协作,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形成合力,更好地推进基层治安维护工作。具体来说,可以建立义警队伍与公安机关的联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协同作战机制等,促进两者之间的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基层治安维护工作。

  综上所述,要推进义警辅助制度建设必须加强义警队伍的制度建设、落实义警队伍配备、培训和管理经费、拓宽义警队伍的功能和职责,以及加强义警队伍与公安机关的联动协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义警队伍的作用,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

参考文献

[1]陈龙宇,义警规范化建设的实践探究及完善路径 ——以“当涂义警”为例[A]2022-05-04

[2]褚添有;郑炜:深圳市南山区南园社区智慧警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硏究

[3]陈龙宇,义警规范化建设的实践探究及完善路径 ——以“当涂义警”为例[A]2022-05-04

[4]徐晶晶,张静雅:志愿者劝阻吸烟被打断手指[N].北京晨报,2016-12-06.(A02).

[5]王浦劬,莱斯特·M.萨拉蒙等.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0-31.

[6]Walter O. Simon, Rosemarie Emanuele. Are Volun⁃ teers Substitute for Paid Labor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J].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06(3).

简介:夏凡淋(2000-)男,苗族,湖南武冈,湖南警察学院本科在读;邓潇(2002-)男,汉族,湖南娄底,湖南警察学院本科在读;刘毅强(2001-)男,汉族,湖南娄底,湖南警察学院本科在读;成鸣鹤(2001-)男,汉族,湖南娄底,湖南警察学院本科在读;陈志博(2003-)男,汉族,湖南娄底,湖南警察学院本科在读。

指导老师:黄明高(湖南警察学院侦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