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文化名片的系统挖掘与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4

赵佗文化名片的系统挖掘与构建

周美娟

摘要:赵佗被毛主席称为“南下干部第一人”,统一岭南,和辑百越,向汉称臣,他的丰功伟绩彪炳史册。赵佗作为从石家庄走出来的历史人物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应该深入挖掘创新发展,使其成为石家庄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不仅能够增强市民对本地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能文化赋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我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奋斗目标贡献文化力量。

关键字:赵佗;文化名片;挖掘与构建

赵佗被毛主席称为“南下干部第一人”,他的丰功伟绩彪炳史册、惠及千秋。赵佗作为石家庄走出来的历史文化名人是石家庄的骄傲,他身上不仅凝聚着个人魅力,更彰显着家国大义,值得后人世代传承颂扬。因此,我们应当深入研究赵佗文化,总结其精神内核,注重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探究,尤其是与当下国内国际新形势相结合,以更高站位、更宏阔视野对赵佗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和挖掘,将其打造成为城市文化新名片,充分发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强大作用,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赵佗文化名片的重要意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大量史料证明,赵佗在秦汉发展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研究赵佗文化及相关历史,构建以历史人物赵佗为核心要素的文化名片,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更好地传承弘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赵佗成就历史伟业

燕赵自古就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之地,位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的《送董邵南序》,开篇第一句就是“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赵佗就是这片土地上一位值得被历史铭记的伟大人物。可以说,今日中国之版图土地广袤、疆域辽阔,赵佗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

1、南征百越

赵佗(?-前137年),战国时期赵国东垣人(今石家庄人),秦朝将领。秦灭六国后继续开疆拓土,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派屠睢、赵佗攻打百越,公元前214年平定百越,秦朝在岭南设南海、桂林、象三郡,派任嚣任南海郡(治所今广州市)尉,赵佗为南海郡龙川(今广东龙川县)令。

2、统一岭南

秦始皇死后,中原战火四起,年迈病重的南海尉任嚣无力支撑岭南残局,请赵佗迅速赶赴南海郡番禺主持工作。任嚣病逝后,赵佗按照他的嘱托把守关隘,断绝道路,聚兵自守,有效防止了中原战火波及岭南。接着,赵佗又出兵攻克桂林郡和象郡(),一举统一岭南,建立南越国,建都番禺,自立为南越王。

3、和辑百越

秦统一岭南后,多次向岭南迁徙人口,与越人杂处,以稳定岭南统治。秦朝灭亡后,赵佗统一岭南,他自称“蛮夷大长老”,带头穿越人服装,倡导中原人与越人通婚,大胆任用有才干的越人拜将入相参与政事。赵佗实施的“和辑百越”政策,不仅稳固了岭南的统治,也开启了民族大融合的序曲,消除了民族隔阂、化解了民族矛盾。

4、奉汉称臣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建汉之初国力匮乏,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无力发动战争,于是派大臣陆贾游说赵佗归顺汉朝。赵佗深明大义,接受了汉朝的招安,被封为南越王,成为汉朝诸侯国之一。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与南越交恶,断绝商贸,毁其祖坟,无奈之下赵佗宣布独立,自封南越武帝,脱离汉朝管辖,发兵攻打长沙国以示抗议。直到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刘恒即位,主动与南越国重修旧好,赵佗才去帝号恢复南越王封号再次“奉汉称臣”。

(二)历史意义

赵佗一举统一岭南,地区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展现了他具有颇高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向汉称臣、和辑百越充分展现了他流淌在血液中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

1、开发岭南传播文明

岭南地区在秦统一之前居住着众多越族部落,所以被称为“百越之地”。这里山高路险,交通闭塞,环境恶劣,越族各部落之间经常相互攻击,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越人多以树叶、兽皮作为衣服,断发纹身,过着蒙昧的原始生活。秦平定岭南后,设立三郡,赵佗担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停止了征战时期对越人的杀戮政策,转变为和睦共处,并把中原先进的文明、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越。如传播中原文明,使越人从野蛮走向文明;农耕技术、防治技术冶金技术、灌溉技术,以及耕牛犁田等农具的传入极大促进了岭南农耕和手工业的发展;大量文献和考古发现证明,南越国建造的大船能容三千人,并且航行最远到达过非洲东海岸,将海上丝绸之路开拓的年代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也充分说明南越国的造船业和航海业在当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稳固疆域促进统一

秦始皇通过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也为中国今天的版图奠定了基础,但是当时的版图能够持续影响至今,赵佗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秦朝二世而亡,仅延续了14年,刚刚统一起来的国家又面临分崩离析的乱局,尤其是刚开拓出来的偏远疆域。岭南三郡成立时间短又是百越聚居之地,统一稳定的根基尚不稳固,又有五岭形成天然屏障与中原阻隔,最容易趁乱脱离中央的掌控。但是当汉朝再次统一全国派使臣招安南越国,赵佗作为南越国命运的主宰者最终选择臣服归顺,对于急需休养生息积蓄国力的汉朝初期无疑是最利好的消息,既解除了边患问题,又稳固了国家版图,促进了国家大一统的良好局面。

(三)时代价值

虽然赵佗是一位距今已经二千多年的历史人物,但是从他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今天看来依然熠熠生辉。

1、统一思想

自从秦设立郡县制,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统一的思想就深深扎根于整个中华民族,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赵佗在那个变乱交织时代的十字路口,他毅然选择了归顺于汉,既显示了他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也说明统一思想在他身上根深蒂固,他的“归顺”更应该视为“回归”。赵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他可以说是“一国两制”最早的实践者。

2、和合思想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赵佗深谙其道,对内实施“和辑百越”之策,与越人通婚,和睦共处,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团结;对外“奉汉称臣”,“合则两利”,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也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3、开放创新

开放包容、创新进取是与时俱进的致胜法宝。偏安一隅的南越国并没有小富即安、闭关锁国,而是非常善于“在变局中开新局,于危机中育先机”。在赵佗的治理下,南越国向北与汉通商,经贸、文化的交流往来密切;向南通过海路与更广阔的世界联通,增进了与世界人民的沟通联络。并且赵佗在很多方面勇于善于创新,例如大胆任用越人为相;在当地推行中原的农耕、灌溉、冶铁等技术和工具。南越国在赵佗的带领下国富民强、蒸蒸日上。

二、赵佗文化发展SWOT分析

基于赵佗文化当前研究、挖掘、利用的现状,对其进行SWOT分析,有利于我们找准发力点、突破口,更充分地发挥自身优势,更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更有效地谋划未来文化名片的构建。

(一)优势

1、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赵佗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博大的家国情怀和丰富的政治智慧,在历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巨大的研究利用价值。如“奉汉称臣”体现了赵佗作为政治家具有顾全大局的胸襟和气度,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和辑百越”促进民族融合、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体现出赵佗高超的政治智慧。

2、可挖掘利用的资源丰富

赵佗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藏,除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也富含巨大的经济价值。赵佗是岭南地区的开拓者、缔造者,历史文献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历代文人墨客对赵佗丰功伟绩颂扬的诗词文稿,以及位于石家庄新华区赵佗公园赵佗先人墓和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南越王墓、王宫遗址博物馆中大量的文物、遗迹,都为传播、发展赵佗文化提供了大量物资基础。另外,赵佗被称为“岭南人文始祖”,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甚至海外颇具影响力,以人文精神、家国情怀为依托,赵佗文化是联系广东、香港等沿海发达地区,甚至拓展海外市场的天然桥梁,可挖掘的文旅价值和商业价值巨大。

(二)劣势

1、文化资源分布不均

当前我市对赵佗文化研究挖掘尚不充分,主要由于赵佗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赵佗成年后的生活轨迹,千秋功业发生、成就于岭南地区,尤其是在广东多地民间流传着大量传说故事,南越博物院中存有大量文物、历史遗迹,便于日后研究挖掘利用。而我市作为赵佗的出生地,至今没有发现相关文献史料的记录,目前只有赵佗公园内的赵佗先人墓是赵佗生于斯长于斯的历史见证,但缺乏实物见证严重限制了我市赵佗文化研究挖掘的开展。

2、创新发展能力不强

我市相较于广东等地对赵佗文化的研究起步晚、成果形式单一且数量少,多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探讨和史料分析领域,缺乏对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在广东对赵佗文化的研究挖掘更深入,形式更多样,不仅大力发展相关文旅项目,还推出了小说、戏曲电影等一系列文艺作品。

(三)机遇

1、形势政策有利时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向前,正在向着强国迈进,强烈的文化自信自豪引发古风国潮大流行。我国曾经流行文化哈日哈韩大行其道,也曾牢牢被欧美影视文化占据市场,如今随着我国文化自信自强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目光聚焦回归于本国本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风俗。尤其是近几年汉服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成为时尚新潮流;度假休闲文旅路线越来越热门,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备受青睐。另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尤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他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城市更新大好时机

近两年我市城市更新进行得如火如荼,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条例办法,例如《石家庄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石家庄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既保障了各个更新项目的顺利开展、城市形象品位的有效提升,也在文件中明文规定要注重城市历史的挖掘利用和文化根脉的保护传承。例如东垣遗址公园项目中探寻城市历史原点;石煤机城市更新项目对原有老旧厂房进行改造,既留住了城市记忆,又华丽转身成为城市微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因此,我们应当抓住当前的时与势,借助这股东风研究好、利用好赵佗文化资源,构建城市文化新名片。

(四)挑战

1、知名度低影响力小

在石家庄范围看,赵佗文化尚属“小众文化”,知名度低、关注度低。“常山赵子龙”因为《三国演义》中成功的文学塑造名满天下,已经成为石家庄闪亮的文化名片。而赵佗在真实历史中虽然贡献卓著,但他的丰功伟绩却鲜有人知,甚至很多石家庄本地人都不知道赵佗是谁。另外,在全国范围看,虽然在广东地区赵佗文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其他地区认知程度依然较低,影响力小,不具备广泛的传播力,没有形成特色鲜明、深入人心的形象特征。

2、新技术手段的驾驭使用能力不足

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科技手段的助力加持。当前技术手段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短视频等网络社交平台以及AI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场景、模式、业态不断翻新。一个技术极度内卷的时代已经来临。一种文化的流行、一个文化IP的爆火,由于技术手段的加持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要想具有持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就要学会让技术手段为我所用、为内容服务,能驾驭而非迷失或被裹挟其中。目前我市对赵佗文化的研究、挖掘仍然比较传统、保守,例如举办理论研讨会、刊发相关理论文章、出版相关书籍、排演相关题材戏剧等,受众面窄,无法提升关注度、影响力,也无法扩大传播范围和速度。因此,赵佗文化要勇于尝试探索新路径,才能在猛烈的科技化浪潮中脱颖而出。

三、系统挖掘构建赵佗文化名片的路径探析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文化名片的构建只有在不断研究、挖掘、创新中才能实现新的价值,焕发新的活力。赵佗文化内涵丰富、价值巨大,通过上述现状分析,根据我市赵佗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应当重点打造“赵佗故里”文化名片,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强赵佗文化祖源地宣传,深入挖掘不断探索构建“赵佗故里”文化名片可行性强、实操性强的新路径、新模式,扩大赵佗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增强石家庄城市软实力。

(一)充分挖掘历史意义时代价值发挥思政教育功能

1、整合高校、研究会等社会各界力量加大挖掘研究力度

赵佗文化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但一直以来关注的人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应当利用高校、文化研究会等专业科研力量深入研究和挖掘赵佗文化及相关内容,申报国家级等高级别的课题项目,扩大影响力,提高权威度。也可以采取“揭榜挂帅”的形式,官方发布研究任务、目标,面向全社会征集攻关单位或团体,从而提高研究和转化的效能。

2、进校园课堂、进社区讲堂加大赵佗文化宣传力度

作为赵佗故里,每一个石家庄人都应当认识这位二千多年前的老乡,了解他的传奇人生和为历史发展做出的卓著贡献。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的作用,组成赵佗文化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各地进行义务宣讲,把赵佗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例如统一思想、和合思想、家国情怀等。

3、组织研学、交流活动促进公众了解

组织开展研学活动是时下比较崇尚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学到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受众的体验感。可以针对学生、成人等不同人群设计规划多条研学路线,以石家庄和广州为主要两大研学目的地,面向全国甚至海外所有对赵佗文化感兴趣,或是为寻根访祖而来的人。例如,可以设计“赵佗故里寻根之旅”,以赵佗一生的足迹为路线,从广州南越王博物院出发,先到龙川县佗城,再一路北上到达石家庄,访家乡东垣古城、祭祖先赵佗先人墓,最后古今交汇到石家庄各地名胜或新地标转一转感受故乡的旧貌新颜,最终以一场交流座谈或是“说见闻谈感受”结束旅程。通过这样的文化研学、文化交流活动,既能增强本地域的文化自信,也更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大胆创意推动传播方式多样化

在信息井喷的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倒逼推广宣传的方式必须有创意、有新意、有吸引力。所以赵佗文化要想有深入人心的宣传效果,就必须在方式方法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1、创新文旅新业态

当前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随着传统文化和国学热潮的不断升温,各地的博物馆、历史文化名胜都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我市目前正在积极进行文旅新模式的各种创新和探索。对于赵佗文化资源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现有的历史遗迹、史料典籍上,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整合全国,甚至海外的资源,如上文提到的跨地区的研学交流形式;以赵佗为纽带和平台,与广州携手共办赵佗文化论坛、寻根祭祖大典;参照《唐宫夜宴》等优秀的文艺作品发挥想象力排演歌剧、舞剧;邀请知名团队倾力打造“烟树苍茫锁赵陵”大型实景演出;引进品牌项目,策划建设以赵佗文化为元素的主题乐园或戏剧幻城。“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化搭台,各方唱戏”,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大力研发文创产品

近些年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各类文创产品已经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如故宫文创以及各大博物馆文创都深受消费者喜爱。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之后,人们的消费观念必然发生改变,注重互动性、体验感的精神文化类消费需求不断提升。紧跟当前发展大势,深挖赵佗文化研发相关文创产品势在必行。目前大部分文创产品以服饰类、文具类、日杂类居多,设计理念雷同,缺乏新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弱。而文创盲盒、文创雪糕、印章打卡等一些文创新产品、文创新形式受到追捧。所以,赵佗文创产品必须在设计上下功夫,加入巧思,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持续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购买欲。例如,从调动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出发触发人的多重感官的设计理念。可以考虑把广东地区的一些客家菜制作成半成品或开袋即食的休闲食品,例如以“尉佗家宴”的名字命名,进行有创意的设计包装。也可以赵佗为人物原型制作动漫,设计游戏,进军动漫、网游产业,宣传爱国主义,传输正能量,影响更多青少年和低幼群体。

3、利用新媒体平台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平台异军突起,尤其是短视频平台,无论在功能、范围、影响力、传播速度、宣传效果等方面都已经远超传统媒体平台,成为当下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和宣传平台。如由两位自媒体博主自编、自导、自演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在抖音上线5天后,播放量就突破2.5亿次,并且收获近2000万个赞,甚至连央视网、新华日报等官方媒体也纷纷对其进行点评和表扬。这种“话题+视频短剧”的传播方式很可能引发视频平台新一波风潮。借助这个有利时机,我们可以尝试以《寻找赵佗》为主题征集短视频作品,引发公众关注度和话题度,以此更好地宣传赵佗文化。

(三)主动融入城市更新助力城市形象品位提升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必然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提升一座城市的形象品位,就要不断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展现城市魅力。赵佗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更要积极主动融入城市更新建设,助力城市形象品为提升。

1、改扩建或新建赵佗文化展馆

目前我市的赵佗文化设施只有赵佗公园一处,赵佗先人墓位于公园西侧,公园内的中央大殿有赵佗人物事迹相关内容的陈列展示,展馆空间有限,布展简单,无法满足大规模和较高层次的参观、研学和交流活动。为了更好的宣传弘扬赵佗文化,建议相关部门将改扩建或新建赵佗文化展馆列入城市更新项目,对布展内容重新规划,提高档次。在建设和布展的过程中,多方搜集听取意见建议,尤其是与广州南越王博物院、龙川县佗城多进行沟通学习交流,建立长期合作或共建共享机制。

2、市政道路注重加入赵佗文化元素

这两年我市着力进行城市道路的提升改造工程,注重挖掘本地城市历史文化融入街道提升改造工程中。位于赵佗公园北侧的赵佗路就是以赵佗文化为内容打造的街道。但是街道的文化内容多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缺乏形象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建议相关部门能够不断充实赵佗文化的元素或符号,增加图片、壁画、雕塑或者园艺景观小品融入街道建设,让赵佗路成为了解、宣传赵佗文化的便利窗口,城市漫步新地标。

3、充分利用城市枢纽搭建流动宣传平台

“赵佗故里”石家庄和赵佗成就民族大业的广州都是我国交通干线京广线的重要枢纽,高速、高铁、民航交通便利,两地具有互为直达、始发站(场),交通形式多样,交通工具流动性强、服务人群广、客流量大等特点,非常适合做宣传的载体。建议将石家庄到广州的高铁、动车、飞机开辟宣传阵地,为固定的车次、航班彩绘喷涂冠名,例如“南越王赵佗号”“赵佗故里号”等岭南人民和全球客家人度高共鸣的宣传语,把石家庄的历史文化名片变成京广线各主干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更加提升“赵佗故里”石家庄的文化魅力、国际传播力。同时,穿梭往来城市之间,尤其是中华大街沿线途径赵佗公园、赵陵铺辖区的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共享单车涂装赵佗文化的相关元素和符号,有效扩大城市名片影响范围和效果,使本地人民群众在生活当中就可以潜移默化提升文化自信。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赵佗作为石家庄地区历史先贤第一人,赵佗文化是我市“墙外开花”的巨大文化宝藏,我们应当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活化其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守正创新,构建城市文化新名片,在新时代让城市历史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孙万勇.石家庄通史(古代卷)[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214.

[2]孙万勇.品读石家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57-162.

[3]王子龙.赵佗文化的非遗思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1,(5):46-52.

[4]丘树宏.赵佗文化:一个重要的岭南命题[N].河源日报,2022-09-27(3).

[5]刘振东 谭青枝.客死他乡的国王-南越王陵揭秘[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155-175.

作者简介:周美娟,硕士研究生,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统战理论和文史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本地历史文化、统战理论等。

项目名称:2023年度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课题编号为sjzkt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