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策略探析

李浩祥

金华市金师附小教育集团婺城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社会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栋梁,其身体健康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对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培养,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本文将就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体质;提升健康

引言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学体育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提升。但是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不到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小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但是由于小学生在学校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使其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将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例,探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融入到教学目标中,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在教授足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足球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明确足球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足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史、基本技术和战术等相关知识。其次,在教授足球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热身运动和跑跳练习。然后,教师要为学生讲解足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战术原则和传球技能。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比赛练习,提高其实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足球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要想实现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提升,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就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首先,小学体育教师应提高对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视程度。体育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自身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习效果的好坏[1]。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视,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备课,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要求。其次,小学体育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培训活动。体育教师不仅要承担着教学任务,还需要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并通过培训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如可以参加相关课程学习、教学比赛等,以便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最后,小学体育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体育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此外,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合理、健康的锻炼习惯。通过家长对学生的监督和陪伴,有助于增强家长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三、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教师要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例如,在进行“跳绳”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了解跳绳的基本方法、技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跳绳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比如教师可以将跳绳和各种体育器械进行结合,设计出多种不同的跳绳花样和组合。这样既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锻炼身体、锻炼思维[2]。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编排和整合。例如在教授“篮球”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对篮球技术进行详细讲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篮球比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通过这种方式将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巧妙融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尤其是对一些创新性、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应多加使用。比如,在教学“如何平衡身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体操,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比如让学生通过向前倒、向后倒等动作来锻炼自己的平衡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平衡能力的理解,增强其在体育运动中的身体协调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有关体育锻炼的知识

[3]。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你们现在都有哪些运动器材呢?你们都喜欢玩哪些运动器材?”然后根据学生所选器材开展一次小型比赛。

结束语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出体育教育的作用。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学习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多样化、科学化的体育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创新和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在课后也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总之,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繁瑞.小学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体质提升的教学方法与意义分析[J].新课程(上),2017,No.409(05):39.

[2]熊怡妮.基于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优化设计[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128-129+131.

[3]虞佳千.基于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简析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J].启迪与智慧(中),2021(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