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预算及造价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预算及造价控制措施

刘佳佳

如皋市润皋置业有限公司  江苏如皋 226500

摘要: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是整个工程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预算及造价控制在该阶段的有效实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质量。然而,存在的问题使这一过程充满挑战。通过深入研究问题的根源,本文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优化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预算及造价控制。

关键词:施工图设计;预算;造价控制;信息化建设;流程规范化

引言

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作为整个工程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其预算及造价控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质量。然而,当前存在着不合理的预算基础、流程不透明、价值评估方法不足以及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使工程管理面临严重挑战。本研究旨在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实现施工图设计阶段预算及造价控制的科学化、高效化,为工程的成功实施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1施工图预算与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1.1不合理的预算基础

有些工程基于过于简化或不准确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预算,导致最终的成本估算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这种不合理的预算基础源于对工程特性、技术要求和材料成本等因素的不充分了解。预算建立的过程中,若缺乏准确的工程参数和相关数据支持,就容易导致预算的不科学性,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此外,有些项目的预算受到历史数据或经验法则的制约,未能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不合理的预算基础导致对新型、复杂项目的成本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受到威胁。
1.2流程不透明

在当前的管理实践中,涉及预算及造价控制的流程往往缺乏清晰的定义和透明的展示。这使各参与方在预算编制和控制的过程中难以全面了解流程的执行情况和各自的职责。流程的不透明性源于信息沟通不畅、相关规范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晰等因素。缺乏透明度的流程导致沟通障碍,使工程管理团队难以全面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同时,流程不透明也导致责任推诿和工作任务的重复执行,增加工程管理的复杂性。
1.3 价值评估方法不足

当前的价值评估方法相对单一,未能充分考虑工程的多维度价值。通常,价值评估主要集中在经济效益方面,而忽略了工程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价值。单一维度的评估方法导致对工程成本效益的全面评估不足,影响项目的整体决策。另一方面,当前的价值评估方法在应对不同类型工程时的适用性有限。工程具有特殊的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而传统的评估方法难以准确捕捉这些方面的价值,致使多元化工程的价值评估存在不足,难以全面了解工程的真实价值。
1.4信息化建设滞后

当前的管理实践中,工程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存在数据获取和处理效率不高的情况。这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手段在预算及造价控制中的应用不够普及,工程管理团队难以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信息化建设滞后导致数据采集的不及时和不准确,使预算及造价控制缺乏足够的信息支持。此外,信息化滞后也导致监督管理的效率降低,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对于实现科学化、高效化的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预算及造价控制构成了严重挑战。
2 施工图预算与造价控制措施
2.1 选择合适的预算方法

首先,需要根据工程类型划分合适的预算方法。不同类型的工程在技术难度、施工方式、材料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应有相应的预算方法来满足其特定需求。例如,对于高技术含量的工程,可以采用精细化的成本估算方法,而对于相对简单的工程,可以选择更为简化的估算方法。其次,注重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过去的工程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数据,对于选择预算方法具有指导性作用。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可以了解不同预算方法在类似工程中的表现,从而为当前工程的选择提供参考。帮助避免盲目选择预算方法,提高选择的科学性。最后,建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随着工程的推进,可能会出现新的情况和数据,因此预算方法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方法进行调整,确保预算一直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2.2 规范预算编制流程

首先,建立清晰透明的流程图。通过绘制详细的流程图,可以清晰呈现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包括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成本估算等。流程图要求简明扼要,能够被各参与方轻松理解,从而实现信息的透明传递。其次,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和工作节点。在规范的预算编制流程中,每个参与方的职责都应该得到明确界定,确保每个步骤都有专人负责。同时,设立清晰的工作节点,明确每个阶段的截止时间,以促使流程的高效推进。另外,建立严格的审核和审批机制。在预算编制流程中,应设立专门的审核岗位,对所收集的信息和编制的预算进行仔细审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设立审批岗位,确保编制的预算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获得必要的批准。在规范预算编制流程的同时,也需要强化沟通与协作。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确保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及时解决流程中的问题。协同合作是规范流程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团队培训、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增进协作效果。


2.3 完善施工图预算价值评估方法

首先,需要引入多维度的价值因素。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主要关注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工程在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价值。完善施工图预算的价值评估方法应该考虑包括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在内的多维度因素。例如,工程可能对周边社区产生积极影响,或者在环保方面具有独特贡献,这些方面的价值也应该纳入评估范畴。其次,注重价值评估方法与工程特性的匹配。不同工程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完善价值评估方法时应考虑工程的具体情况。例如,对于注重社会效益的工程,价值评估方法可以更加强调社会责任履行的程度;而对于注重环保的工程,则可以更侧重环境友好性。这样的匹配性可以使评估更为准确和合理。最后,建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工程在不同阶段可能产生新的价值因素,因此价值评估方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估方法进行调整,确保评估方法与工程的实际进展相适应。
2.4 推动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发展

首先,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帮助管理团队更好地规划、执行和监控工程的各项任务。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资源分配、成本预算等方面的全面监控,使管理团队能够随时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此外,项目管理软件还能够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监控。物联网技术能够将各类设备与网络连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企业通过在工程现场部署物联网设备,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各项设备的智能监控。例如,监测工程机械的工作状态、材料库存情况等。帮助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高监督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另外,建立信息化数据中心。信息化数据中心是存储、管理和分析工程数据的核心,通过建立这样的中心,可以集中处理从各个监督管理系统中获取的数据。数据中心的建立能够实现对大量数据的整合和挖掘,为管理决策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支持。最后,推广移动化应用。移动应用的普及使得监督管理不再受限于特定的地点和时间。通过移动应用,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工程进度、处理异常情况、与团队协同工作。

3 结论

在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合理选择预算方法、多维度考量价值评估、推动信息化建设是确保预算及造价控制有效的关键。规范的预算流程、专业的人员培训、灵活的调整机制都对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通过深入研究和实施上述策略,将促进工程管理更加科学、高效,确保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杨俊英.某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预算及造价控制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12):163-165.

[2]林朝东.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四川水泥,2023,       (12):173-175. 

[3]吴宁伟.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结算工作的实践 [J].中华建设,2023, (10):64-66. 

[4]徐婷.安徽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审查的探讨 [J].安徽建筑,2023,30(06):179-181.     DOI:10.16330/j.cnki.1007-7359.2023.6.067.

[5]何越.浅谈陇南地区公路水毁修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J].甘肃科技,2023,39(05):57-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