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教学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初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教学的几点思考

唐文龙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全安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气候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季风、洋流、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球上有很多典型的气候带。同时,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气候带也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征。很多学生囿于生活实践,仅仅熟悉本地气候特征。如何让初中生理解并掌握世界范围内的气候类型,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面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下就此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初中地理;气候类型;教学方法

为了提升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需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即: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以上内容既单独存在,有相互联系。其中,人地协调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相处,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进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并最终达到预期效果。不得不说,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就是学生的实践不足,无法跨越时空界限去感受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因此,在讲到全球气候的时候,很多学生会瞠目结舌,对于热带沙漠、热带雨林或者地中海气候一无所知。此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弥补这个短板。

一、核心素养影响下的教学目标设计

一直以来,教授地理知识都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为了实现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至于地理相关知识,比如:等高线、经度和纬度、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也是结合教材“照猫画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枯燥乏味,甚至有的学生自认为翻看教材就解决。教师的作用大打折扣,教学效果也无从保证。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世界气候类型的课程标准包括:(1)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结合图形分析出气温与降水的特点;(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天气”、“气候”、“气温”、“降水”、“影响因素”等主要知识点,可以结合建构主义学理论,安排两个课时完成,并且设计如下两个教学目标。

第一,该目标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内容,(1)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对世界气候类型进行简单分类;(2)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主要的热带气候分布位置;(3)结合气候资料图,区分主要气候带的气候特征。找出几种典型气候带,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点;(4)根据自己的认知分析不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第二,该目标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一下主要气候的分布区域;(2)除去热带气候以外,分析其他主要气候类型的异同点。(3)举例说明气候带给我们的有利或不利影响。

从初中地理教材来看,其难度并不是非常大,如果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就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即便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加课后辅导也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核心素养影响下的教学目标评价

一直以来,地理教学目标多侧重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等几个方面。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之后,有关地理学科的素养评价逐渐增多,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人地协调观、综合思想、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等。比如说,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对世界气候类型进行简单分类,其评价内容就是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热带气候的分布区,或者其他气候类型的分布区,这考察的是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这考察的是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在几个学科素养方面,地理实践能力是较难实现的。这主要受限于学生的活动范围,比如,很多学生未曾出过省,对“外面的世界”的理解仅限于书本和影视资料。这就造成了一个怪现象,学生们在学习地理知识,尤其是世界气候问题时,基本就是纸上谈兵。当然,为了学习上述知识,不可能让学生周游全球。教师需要找到一个适合的教学方法。在讲解世界气候的时候,可以结合各地气候的特点,引发出一系列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比如,在热带雨林或者亚热带季风地区,房屋的屋顶坡度较大,窗户也比较大,这便于排水、通风降温所需。反之,在寒带或者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房屋的屋顶多为平面,窗户面积也相对较小,这主要和降水偏少,冬季寒冷保温等相关。同样,由于气候带不同,人们的衣着、水果、饮食,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结合这些特点进行讲解,就容易让学生记住不同的气候带了。

同时,世界各地气候带还和纬度、地形、洋流、季风等息息相关。有关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是我们邻国——印度。教师讲解的时候,可以提及印度热浪让多少人丧生,因为炎热人们泡在恒河水中降温。这种规律性的高温天气既和该国所处的纬度相关,又受到每年热带气旋(5月~9月)影响。同样,讲解“地中海气候带”时,首先要记住其中的关键词“地中海”,进而可以将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都纳入该气候带之中。然后分析气候的成因,天气特点以及由此对农业和畜牧业等造成的影响。这样也能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需要在大脑中构建一个“地球模型”,根据思考需要“转动”这个“地球”,并在三维空间先确定该地区的纬度(温度)、地形、季风等多种因素,从而准确判断该地大致的气候类型。这样才能娴熟驾驭这些地理知识。

三、结论

学习世界气候类型较为枯燥,教师应该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图,讲明不同气候的成因,并借助建筑物、衣着、饮食、水果等多种辅助性的“道具”,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立体模型,将地球及相关知识收集到大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