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诠释学视野下柳州螺蛳粉文化嬗变的价值意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3

哲学诠释学视野下柳州螺蛳粉文化嬗变的价值意蕴

黄海峰  张远宁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从哲学诠释学视野把柳州螺蛳粉及文化嬗变把握为一种历史流传物,追寻其效果历史原则和文化的真善美。通过诠释柳州工业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真核是柳州螺蛳粉及文化嬗变的最重要内生动力,总结出唯物辩证、人本关怀、和美追求等哲学意蕴价值,柳州螺蛳粉产业、螺蛳粉文化、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四位一体共同发展演绎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效果历史原则。

关键词:哲学诠释学 柳州螺蛳粉文化 历史流传物 效果历史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加强对中国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升华,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

近年来,柳州螺蛳粉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从一个地方米粉小吃蜕变成大产业。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650亿元,业已成为全国知名网红食品。根据2021年柳州市政府出台的《加快推进柳州螺蛳粉高质量发展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过千亿,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2]

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随之增多,但是多数局限于从经济、技术、网络传播等研究视角,从文化视角研究的并不多。如黄影尝试从符号传播理论的视角,分析柳州螺蛳粉网红文化现象的形成与内涵,从而勾勒出柳州螺蛳粉未来品牌传播的发展趋势,并探讨柳州螺蛳粉文化与柳州城市文化的相互促进关系。[3]学者们从文化视角研究柳州螺蛳粉也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对文化层次划分界定不清。庞朴先生对文化结构层次划分的理论[4],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器物层面的;二是制度层面的,例如行为规范;三是思想层面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美学等,其中第三层面的属于最高层次的文化。而目前学者对柳州螺蛳粉文化研究多数从器物和制度层面开展。二是没有把柳州螺蛳粉当做一个独立的文化现象来研究。多数学者研究柳州螺蛳粉时总是先入为主惯性的附带提及文化与螺蛳粉的关系。三是没有从柳州工业文化与柳州螺蛳粉及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课题组认为柳州螺蛳粉产业和文化的大发展其背后的内生动力是柳州的工业历史文化积淀,柳州螺蛳粉文化是柳州工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发展衍生。

根据上述背景和综述,课题组认为及时开展柳州螺蛳粉文化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对于今后柳州螺蛳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柳州市民的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尝试提出柳州螺蛳粉文化这一新概念意图是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而且从哲学视角切入进行研究是希望能够更加深入、更加宏观,毕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是对各门学科的概括和升华,也是文化的精华所在,如果对柳州螺蛳粉文化的哲学基础有更深入的研究将可以更好的增强整个城市和柳州螺蛳粉产业的文化软实力。

二、文化嬗变

在探寻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领域的真理与方法时可以引入两个重要的概念,即效果历史历史流传物效果历史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里面一个重要概念,效果历史即对此在本身的理解其实就是被理解东西的存在:凡是在某种东西能被我们所产生并因而被我们所把握的地方,存在就没被经验到,而只有在产生的东西仅仅能被够被理解的地方,存在才能被经验到。5历史流传物是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里面另外一个重要术语,是对人类历史流传下来的文本通过哲学诠释学的方式进行解读,进而无限的接近文本真理达到效果历史目的。

柳州螺蛳粉文化当作一个个的历史流传物去诠释,则包括螺蛳粉在内的米粉等物质文化、则包括柳州螺蛳粉企业乃至柳州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时代背景、规章制度等第二层文化,则包括哲学、美学、价值观等更高层次。如果只是停留于等层次螺蛳粉文化研究,没有深入探究的文化,就会显得肤浅、表面。另外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去考察柳州地域壮、侗、苗等少数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宗教信仰与饮食的内在逻辑关系,尝试去揭示螺蛳粉文化的起源和演变规律以及本质,最后提炼出哲学真谛。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原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仅只是精神文明。柳州螺蛳粉作为一种历史流传物,必须从大历史观和大文化观的视角进行诠释才能深入的理解和解释好柳州螺蛳粉文化的精髓和意蕴。柳州螺蛳粉首先是米粉的一种类型,米粉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来源于2000多年前秦始皇发兵南征百越时的发明,后演变为许多地方各种特色米粉小吃,这里不一一细说。柳州螺蛳粉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为什么国内诸多的米粉小吃几乎没有发展演变成当今的网红食品,只有柳州螺蛳粉等少数小吃走红并迅速发展演变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课题组细细分析促成出现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别的地方似乎也不缺少,但有一个因素可以说是先天不足的,那就是柳州工业文化。柳州工业文化属于中国

社会主义工业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由柳州市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它的本质属性看,其反映的机器化大生产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符合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和柳州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因此是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范畴。

敢为人先,争创一流是柳州工业文化的内涵,也是柳州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城市精神的内核,柳州人将这一精神体现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6

课题组认为柳州工业文化是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壮大和文化嬗变的内生动力。柳州螺蛳粉产业以及衍生出来的文化成果折射出柳州工业文化的内涵及城市的精神内核,这是独一无二的,是广西其它特色小吃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把柳州螺蛳粉作为一种历史流传物去诠释其40多年的发展历史,前三十多年柳州螺蛳粉多数情况下扮演的是一种地方小吃的角色,其影响力主要是在柳州地域范围内,甚至在广西地域内的影响也是有限的,这和广西其他地方的特色小吃影响力差不多一个水平。不是柳州螺蛳粉产业界人士和本地政府不想把它做大做强,而是没有真正找到正确的路径。最近十年的突然爆发最主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包括柳州政界人士在内的各行各界人士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柳州工业文化底蕴和思维把柳州螺蛳粉产业按照工业化模式进行打造。袋袋装螺蛳粉的推出很好的解决了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长期保存问题,可以大规模的通过物流运销到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最终跳出了地域特色小吃不能做强做大的怪圈。

三、哲学意蕴

上述结合柳州工业历史特别是柳州螺蛳粉及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对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进行了剖析,可以说柳州螺蛳粉是柳州工业历史文化和柳州螺蛳粉文化有机融合而嬗变出来的一个历史流传物,它的存在本身是可以用柳州工业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内核诠释清楚的,这一效果历史也是可以与别的学者对于柳州螺蛳粉及文化方面研究区分开来的。一些学者认为柳州螺蛳粉及文化与柳州地域少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密切联系,这一观点不可否认,但是这不是这一历史流传物的本质特征,那就和广西其它特色米粉小吃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进一步提升柳州螺蛳粉文化的内涵和深度,必须总结提炼出它的哲学价值出来。课题组认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一是唯物辩证;二是人本关怀;三是和美追求。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根本决定力量。柳州螺蛳粉作为一种地方特色小吃也是属于物质资料生产,近些年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柳州螺蛳粉文化发展的根本助推力量,而产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柳州强大的工业基础,其次才是柳州工业文化因素。课题组认为今后柳州螺蛳粉文化的更近一步发展主要还是得依赖于产业的更进一步发展,当然产业和文化之间是双向复杂式对称互动的,但无论产业和文化如何发展,柳州工业的根本性支持必不可少,另外工业文化的精髓也不能丢,像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开明开放、创新创业、自强不息这些都是宝贵无价的精神财富。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产业的发展依靠人,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人。柳州螺蛳粉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充分的满足了人们群众的需要。袋袋装螺蛳粉的发明很好的满足了柳州地域以外的人吃上原汁原味且有质量保证的需求,正因为有个这一需求柳州工业人才会充分发挥惯性的工业化思维尽心尽力去研发出袋袋装螺蛳粉。在前几年的疫情期间,很多人希望足不出户通过网购也可以及时的购买到袋袋装螺蛳粉,一下子带火了这一产业。得益于疫情期间积累的超旺人气和良好口碑,在疫情结束以后,大量的外地人涌入柳州就是为了品尝最最正宗的柳州螺蛳粉,顺带火了本地旅游及相关行业。各行各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不像有个别地方或景区或行业或企业寒了人心,最后只落得个门前冷落车马稀的下场。

和美即和谐美丽之意。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之一,只有各方面都能和谐共生才能彰显出美丽。柳州螺蛳粉能够发展壮大首先得益于柳州地域范围内的良好优美生态,柳州市作为一个传统重工业城市并没有像世界范围内的不少工业城市一样长期受环境污染问题的困扰,近些年经过政府和广大市民群众的艰苦不懈努力,生态环境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已经由全国闻名的酸雨之都华丽蜕变为一座山青水秀地干净的工业城市,地表水质连续四年名列全国第一,这个非常非常不容易做到,空气质量优良率亦是接近百分之百,柳州螺蛳粉诞生于这么美丽的一座明星城市自然光环照人。假设外地游客购吃柳州螺蛳粉自然会联想一下柳州这座城市,一晚出自一座污染很严重的酸雨之都的螺蛳粉会得到他们的青睐吗?另外,柳州作为一座三线城市不会像国内部分一二线城市那样盲目追求千篇一律的现代化高楼大厦,而是走城在山中城在水中的生态山水城市建设道路,置身其中自然身心愉悦。也不会像国内少部分旅游城市宰客、欺骗,这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表现。

结语

柳州的螺蛳粉产业、螺蛳粉文化、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四位一体,相得益彰,共同演绎出一幅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优美华章,这才是柳州螺蛳粉文化的哲学意蕴价值所在。哲学再怎么抽象、深奥终归还是的回归现实人类的生活实践,这也是哲学诠释学所要达到的效果历史原则。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全文(N),新华网,2016.5.17.

[2]《加快推进柳州螺蛳粉高质量发展工作总体实施方案》(N),柳州新闻网,2021-06-04.

[3]黄影,符号传播理论视角下对柳州螺蛳粉网红文化传播的研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21.9.

4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J),1986.5.

5](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著.洪汉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M).2004-7.P28-29.

6 陈刚编著,《柳州是怎样炼成的——柳州工业历史与文化探微》,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15日.
基金项目

1.2023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柳州螺蛳粉文化的哲学基础研究(2023KY1070)

2.2024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期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支持计划专项)课题——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柳州螺蛳粉产业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产-城-乡三位一体模式建构研究(2024SZ006)

作者简介

1.黄海峰1978年2月广西柳州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2.张远宁19975,女,广西北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