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民间体育游戏,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4

融入民间体育游戏,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杭红亮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 225211

摘要:体育课堂作为培养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应注重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各地民间形成的传统体育游戏,富有地方特色,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又具有启发思维、培养团队精神的作用。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可以弥补现有课堂存在的问题,实现快乐体育的目标。本文拟就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探讨,以期找到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小学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应用对策。通过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游戏,合理安排其在课堂中的比重,加强师生互动,改革评价方式,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等方式,可以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协作精神。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 民间体育游戏 应用对策

引言:民间体育游戏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学生兴趣。很多民间体育游戏源自当地人民的生活实践,蕴含丰富的地域风土人情特色。这些简单易学、规则灵活的小游戏既能增强课程趣味性,又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团队合作,它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此外,民间体育游戏的开放性和趣味性,更易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丰富课堂内容。但是,当前小学体育课堂存在氛围枯燥、训练内容单一、师生互动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发掘学习潜能,教师应注重挖掘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合理应用到小学体育课堂,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课堂组织进行教学改革,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途径。

一、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的重要性

(一)民间体育游戏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学生兴趣

我国各地区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游戏。这些游戏都源自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符合本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地方风土人情。将这些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娱乐和竞技中接受体育锻炼,达到快乐体育的目的[1]。相比标准化的竞技体育项目,民间体育游戏具有规则灵活、自由度大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游戏规则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既富有挑战性,又不会过于困难。例如对参与人数、场地大小、使用器材等方面进行灵活设置,让游戏既富有竞技性,又注重互助合作[2]。这就能让不同体质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和成就感。此外,民间体育游戏注重趣味性,运动形式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许多民间游戏都模拟劳动生产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劳动的意义。还有些民间游戏通过模拟打猎、夹河狸等生产生活场景,帮助学生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这些游戏形式新颖生动,能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3]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许多民间体育游戏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例如著名的推挽球等项目,需要队友之间精准配合,才能取得胜利。这些游戏强调个人技能的同时,更看重团队整体的协调性[4]。团队成员必须互相关心、互相配合,才能发挥团队整体实力。这有助于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一个人讲团队,一个团队靠全员”的理念。与标准化的竞技体育项目相比,民间体育游戏的规则更加灵活变化。队伍人数、分组方式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不同位置上体验团队合作。学生可以轮流担任不同角色,体会每个位置的重要性,理解团队合作的真谛。这种游戏形式有利于激发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每个孩子都成为团队的一员[5]。通过民间体育游戏的团队合作,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建立友谊。来自不同地区和家庭的孩子,可以在游戏中互相了解、超越成见,学会包容差异。这也是快乐体育的内涵,不仅追求身体协调,也注重心理健康和人际融洽。

(三)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体育课堂趣味性

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包括箭术、球类等标准化项目训练。这些训练重点强调技术标准动作的纠正与重复,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如果长时间进行枯燥训练,学生会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不利于体育学习的持续性。融入民间体育游戏,可以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性。民间游戏竞技规则简单、变化多样,既考验基本体育技能,又增加新鲜感[6]。这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其在娱乐中接受技能训练。例如利用弹弓射箭游戏进行拉伸运动,利用爬树游戏进行绕杆练习,都可以达到训练效果的同时增加乐趣。此外,许多民间体育游戏融入了音乐、舞蹈、故事等文化元素。这些游戏既是一种体育锻炼,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体育课堂通过学习这些游戏,可以感受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这种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体育锻炼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7]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氛围较为枯燥乏味

体育课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魄、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少体育课堂的氛围较为枯燥乏味,师生互动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一些小学体育教师过于强调技能训练,忽视了课堂氛围的活跃。技能训练固然重要,但如果整节课仅仅局限于不停地做各种技能练习,没有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来调剂气氛,学生难免会感到乏味和厌烦。比如,在打篮球的课堂上,教师可能会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不停地进行投篮练习,重复做同样的动作,没有加入一些小游戏来活跃气氛,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难以提高[8]。其次,一些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较为单一,没有采用丰富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较为单调、枯燥,没有采用夸奖、鼓励、笑话等语言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气氛难以活跃,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也会受到影响。再次,一些体育教师没有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课堂氛围。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更需要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调动气氛,如插入小游戏、组织小组PK赛、加插入趣味问答等形式。但一些教师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命令式教学,整节课基本上就是教师一次次发布任务,学生机械式地重复练习,久而久之课堂氛围难以活跃。最后,许多小学没有给予体育课应有的重视,导致体育设施设备较为简陋,也影响了课堂氛围。体育活动需要在开阔、宽敞的场地进行,需要充足的设施设备支撑。但是,许多小学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给予体育课应有的重视,体育场地和设备较为简陋,这也为体育课堂氛围的活跃增添了难度。

(二)训练内容单一,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趣味性

体育课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训练内容单一,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很多小学在设置体育课训练内容时,主要围绕各种球类项目展开,如篮球、足球、排球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学生技术动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上,要求学生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种技术动作。在教授新的技能时,教师会反复让学生做示范和模仿,强调动作的准确性。这种过分追求技术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养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重复枯燥的技能训练中,感到乏味和厌倦。有些体育教师也会安排一些跑跳竞技项目,如跨栏、立定跳远、接力赛跑等。这些项目虽然活动量大,但同样注重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学生需要一遍遍重复练习,达到教师设定的标准。在这种强调标准化训练的过程中,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还有一些学校的体育课会设置一些简单的游戏项目,如过河狼、台风眼、纳土豆等。这些游戏活动虽然富有趣味性,但是缺乏针对性地技能训练。大量时间会在无序的追逐嬉戏中度过,很难达到训练身体的目的。

(三)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体育课作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学生才能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但是,许多小学的体育课堂上,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主导,语言表达枯燥乏味,很少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整个课堂就是教师单方面讲解动作要领,要求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大多数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无法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很少关心学生的思想感受,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过程管控不力,没有给予及时指导和鼓励。一些运动细胞较差的学生,在训练中难免会出现错误。但是教师没有及时纠正,也不给予技术指导,任由学生重复错误动作。这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教师也很少会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少有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帮助的环节。一些小学采取放任式的管理,体育课上存在学生自由活动的现象。教师没有对全班进行有效的活动组织和管理,学生们各自为阵,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虽然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但是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也达不到训练的针对性。还有个别小学将体育课简单作为控制学生的一种手段,不注重课堂的互动性。教师机械地让学生做某些动作,没有任何趣味性可言。一些过于严厉的纪律要求也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过程性评价

体育作为小学的一门重要课程,能否达到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目标,与课程评 价的设计和实施密不可分。目前,许多小学在体育课程评价方面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过程性评价。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更注重结果评价,即通过定期进行的技能测试、运动会成绩等对学生学习效果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判。这种评价方式的问题在于,过分强调结果的好坏,而忽视了评价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精神以及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显现出来。但是许多小学的体育教师没有意识到过程评价的价值,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系统性地观察、记录和评价。一些老师甚至允许学生在训练中不认真听从指导、互相闹着玩,然后只看末次测试成绩来评判学生。这种评价方式很难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也提供不了有针对性地改进措施。有的运动细胞较好的学生,平时训练中不努力,但依靠天资可以通过技能测试。有的学生虽然平时非常用心,但由于体质等原因,技能测试成绩并不突出。过分依赖结果评价,很容易草率地对这两类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判断。此外,仅强调结果评价也不利于检验教学方法的效果。如果学生技能测试成绩普遍不佳,教师需要反思平时使用的训练方法是否合理,以及自己在指导过程中的不足。但是仅看结果,教师通常会简单地责怪学生不努力,而忽视自己的教学质量问题。

三、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的应用对策

(一)选择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游戏

我国各地域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当地的民间体育游戏资源,选择一些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活跃课堂氛围的民间体育游戏引入体育课堂。例如在东北地区可以选择滚铁环、旱冰等,在西北地区可以选择狼进入羊圈、迎宾接待客人等,在江南水乡地区可以选择跑鸭子、滚鱼桶等。这些民间体育游戏都具有当地民风民俗的特色,内容简单易学,规则灵活。引入这些民间体育游戏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不仅能增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还可以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具体来说,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习惯于冰雪活动,因此产生了许多以冰雪为主题的民间体育游戏。如滚铁环是东北地区流行的一种冰上运动,需要两人合作,一人推环,一人用钩子钩取,既考验双方的配合默契,又需要个人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这种运动充满欢乐气氛,非常适合在东北地区的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再如旱冰运动,通过在光滑的地面上模拟冰上滑行的过程,既锻炼了平衡能力,又增加了乐趣。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民间体育游戏多以机智为主。如狼进入羊圈这一游戏,通过猜拳决定孩子们分别扮演狼和羊的角色,狼需要设法进入羊圈抓羊,羊需要积极逃避,互相牵制。这种游戏训练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策略运用能力。而江南水乡地区民间体育游戏则以水为要素。如跑鸭子这一游戏,需要几名玩家追逐“鸭子”,并设法将其驱赶到“鹅窝”。这种追逐嬉戏游戏兼具趣味性和对敏捷性的考验。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等因素选择富有代表性的民间体育游戏。

在选择游戏时,教师还要考虑游戏运动量大小、适宜的玩法等因素。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运动量小、规则简单的游戏,如东北地区的滚铁环;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组织设计复杂一些的游戏,如江南水乡的跑鸭子等。还要考虑场地设备限制,避免选择对场地要求过高的游戏。总之,选择民间体育游戏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兼顾地域文化特色。这样融入的民间体育游戏才能真正丰富课程内容,活跃课堂氛围。

(二)合理安排民间体育游戏在课堂中的比重

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后,教师需要合理控制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民间体育游戏大多时间短、强度较小,主要起到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参与兴趣的作用。如果过多占用课堂时间,则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体育技能。因此,教师可以将民间体育游戏作为热身活动、教学游戏或终结活动,控制在课堂时间的10%左右,既能活跃气氛,又不会影响技能教学的系统性。此外,不同阶段要灵活调整。低年级可以适当增加比重,高年级则要确保技能教学的时间。

具体来说,在低年级小学,可以在每堂体育课开始前安排5—10分钟的民间体育游戏进行热身活动。这既使学生的身体快速进入状态,也能通过趣味性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技能教学后,可以再安排10分钟左右的民间体育游戏作为空结束游戏,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在高年级小学,热身活动时间可以控制在5分钟左右,终结活动时间也控制在10分钟内,更多时间留给技能训练。此外,不同的技能安排也可以灵活调整民间体育游戏的比重。例如在跑、跳、投等考察技能的课程中,可以增加民间体育游戏的比重至15%左右;而在像球类等重点技能训练的课程中,则可以降低比重至5%左右。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既满足学生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又确保教学大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师生互动,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组织民间体育游戏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采取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游戏,与学生融为一体,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多听取学生对游戏的意见建议,鼓励学生对游戏规则进行创造性地改编,使游戏更具趣味性和参与感。同时,教师要注意队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处理好团体间的竞争关系,通过民间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民间体育游戏中学习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进行滚铁环这一游戏时,教师可以先带头示范,然后组织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自由参与体验,教师在学生中进行指导。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尝试,对出现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指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游戏方法。而在进行跑鸭子这一游戏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意愿分组,让学生自主制定游戏规则和方法,教师只给出必要指导。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既参与其中,又适时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及时调解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礼让和团结合作。总之,教师要与学生充分互动,使民间体育游戏成为 加强师生互动,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组织民间体育游戏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采取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游戏,与学生融为一体,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多听取学生对游戏的意见建议,鼓励学生对游戏规则进行创造性地改编,使游戏更具趣味性和参与感。同时,教师要注意队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处理好团体间的竞争关系,通过民间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民间体育游戏中学习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进行滚铁环这一游戏时,教师可以先带头示范,然后组织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自由参与体验,教师在学生中进行指导。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尝试,对出现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指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游戏方法。而在进行跑鸭子这一游戏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意愿分组,让学生自主制定游戏规则和方法,教师只给出必要指导。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既参与其中,又适时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及时调解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礼让和团结合作。总之,教师要与学生充分互动,使民间体育游戏成为培养学生社会公德的重要途径。

(四)改革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

在评价上,教师不应简单以学生在民间体育游戏中是否获胜作为评价标准,而应注重过程评价,评价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性、自信心、合作精神等。可以设计一些记录学生表现的评价卡,包括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等。学生通过这种全方位的评价方式,更加重视游戏过程中的各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看重最终的胜负结果。这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成功观。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民间体育游戏表现评价表”,内容包括团队合作、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付出努力、应变能力、体育精神等多个方面。在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自己在游戏中这些方面的表现;然后进行组内评价,评价其他队员的表现;最后进行组间评价,评价其他队伍的优秀表现。教师也要进行综合评价。这种多角度的过程评价,可以使学生意识到体育活动不应仅在于胜负,而在于自身的努力过程和他人的共同进步。这比简单以结果决定一切的评价方式更全面、更有教育意义。

(五)照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个体之间在身体条件、专注力、反应能力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在组织民间体育游戏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指导方式。对体质较弱的学生,可以安排其负责裁判员或记录员等工作,避免过度竞争对其造成负面影响;对反应较慢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其游戏难度,使其也能找到成功感。总之,教师要因材施教,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从民间体育游戏中获得成就感和收获感。

例如,在进行跑鸭子这一游戏时,教师可以将一些肢体协调能力较弱的学生安排为裁判员负责吹哨子、记录得分等工作。而在进行滚铁环游戏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高条件设计不同难度的推环方式,对于较矮小的学生可以降低环的高度。此外,教师还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对那些反应稍慢、记忆力薄弱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指导,通过简化游戏规则、减缓游戏节奏等方式帮助他们渐进掌握。只有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找到自己的亮点,才能充分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教育意义。

结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融入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游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是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师要充分调研和利用本地丰富的民间体育游戏资源,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课教学目标,有选择地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课堂,在保证技能培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应用民间体育游戏的教学能力,通过师生互动、过程性评价等方式发挥游戏的育人功能。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才能与时俱进,帮助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柳.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的价值与措施[J].好日子,2021(31):0142-0142.

[2]吴若兴.初议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1(11):0208-0210.

[3]朱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华夏教师,2021(33):85-86.

[4]成国强.浅谈传统体育游戏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新智慧,2022(2):16-18.

[5]高文豪.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的价值与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2022(16):0079-0081.

[6]王及弟.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幼教体育活动中的开展途径[J].当代体育,2022(22):0125-0127.

[7]张霞.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2022(42):0144-0146.

[8]张霞.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践行策略[J].田径,2023(1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