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政育人功能中辅导员的角色选择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政育人功能中辅导员的角色选择探析

董娅萍  张凯文

宁夏理工学院  宁夏 753000

摘 要:现阶段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志愿服务,在培育新一代青年中也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充分地对思想政治工作所具备的育人功能进行了彰显,也对党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所作出的重大部署予以了回应。因此,作为辅导员更加积极地提高自身的站位,引导学生。建立在社会治理的视域下,通过利他与利己的思想理念实现志愿服务价值的有效澄清,同时,还需要将传统文化当中的道德基因尝试地融合其中,以期能够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朝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道德塑造;价值引导

引 言:

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这两大因素进行有效结合。而对于实践育人与文化育人而言高校志愿服务是其实施的有效载体,而在这个载体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要理念进行融合,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一,使得高校在对“立德树人”这一重要的教学任务予以实现时更加顺利。

  1. 当代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方面的现状分析

1.1在理解志愿服务文化方面并不深刻

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工作的时候,49. 99% 的人对于志愿服务“以何为底蕴”这一问题给出的答案都是“ 社会责任”,而15. 36%的人给出的答案是“个人发展”,31. 64%的人给出的答案是“党和国家、民族的利益”。通过这种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关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方面,不管是自身的格局,还是在眼界方面都需要继续进行提高,对自己在志愿服务中所具备的作用估量有些太过保守了,并未充分地将自身与国家、与民族进行有效结合,对于其中存在的逻辑关联意识的也并不充分。

1.2缺乏坚定的道德意志与信念

志愿服务活动在实际开展中,需要通过自身的道德意志来具体进行相应的支配,参与者需要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相关实践行为当中。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在实施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纯粹只是因为好奇心作祟或者迫于人际交往需求才实施的。为了能够了解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具体原因,进行了相关调查工作,调查表明72.97%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公民意识驱动,实现个人价值”,其中有72.5%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个人志向因素而选择参与活动之中,但是依然有30.23%的学生则完全是完成任务安排才选择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没有参与活动的欲望。

1.3在志愿服务认同方面缺乏牢固性

文化认同是对于文化自信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在构建志愿服务文化的同时,也需对其进行全面的弘扬,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对更多的大学生进行云集。在对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正向认知调查的时候,经过相关数据分析,有46.29%的人选择了“完全赞同”的答案,有49.21%的人选择了“比较赞同”的答案,有3.61%的选择了“不太赞同”的答案,而0.89%的人则选择了“完全不赞同”这一答案,由此可以证明需要对当代大学生继续引导他们关于志愿服务中存在的理念与精神,进行相应的认知与认同。

2.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政育人功能中辅导员的角色选择探析

2.1辅导员扮演着社会治理理念推导者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实现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志愿服务,所以作为高校辅导员自身就需要具备国家情怀,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志愿者为社会治理创新做贡献,通过世界眼光帮助大学生能够打破“爱心善举”的桎梏性,充分地对志愿服务所具备的特殊作用予以认识。⑴志愿服务的内在优势。志愿服务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黏合群体的特殊优势,奠定了其超阶层的地位,并且展示出了绝对的“人格平等”,不会由于职业、职务、性别等因素存在差异性,而其本身就天然具有平等、友爱等方面的特征,不仅能够有效地使他们之间的信任得到有效增进,有效消除隔阂的同时,还能够将其中存在的矛盾与纠纷进行良好地干预与调解。⑵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志愿服务活动也属于社会劳动范畴,只是这种劳动形式是具有特殊性的,而且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活动队伍在成本支出上相对是比较低的。例如,在开展社区公益服务活动的时候,在劳务报酬支出方面需要将市场同种工作所得实际报酬进行相关折合,而且这些内容完全是由政府部门来对其进行承担,就使得需要承担的经济负担也非常大,但是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是无偿参与的,这种方式使得活动单位获得的效率更高,并且还获得了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

2.2辅导员扮演着志愿服务精神理论中解读者的角色

有些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理解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就是提供免费、廉价的劳动力,还有一些大学生是存在功利思想参与到相应的志愿服务之中的,比如为了评优、入党而积累筹码等。想要帮助大学生将这种思想误区进行消除,辅导员就需要依据“利他”与“利己”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展开相应的价值纠偏工作。在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强调的“利他”,并不包括出于无奈情况下的自我牺牲,相反,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他们实现对社会事务与社会责任进行履行的一个途径,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大学生的各方面需求得到满足,比如接触社会的需求、收获友谊的需求等等。

    2.3辅导员扮演着志愿服务专业助推者的角色

当前志愿服务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人民群众在幸福感、获得感等方面的有效提升,但是在开展志愿服务的时候,经常会陷入形式主义或内容重叠等困局当中。这就需要我们高校辅导员能够聚焦国家与社会开展治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有机地将志愿服务参与的意识、思想、专业特长等方面进行有机串联,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提升自身对于活动的认同感与效能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现代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中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与目标,作为高校辅导员是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应该利用好志愿服务这一重要的,大学生接受实践育人与文化育人的载体,纠正学生关于志愿服务存在的偏差,扮演好自身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中应该承担的角色。以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思政育人中所具备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岱飚,罗建军,傅清学.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政育人功能中辅导员的角色选择[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0,022(4):51-55.

[2]张浩然,陈瑶.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政化教育中的作用[J].智库时代,2019,000(40):P.107-108.

[3]周文佳.历史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政人才培养教育中的作用--评《20世纪中国历史教育研究》[J].领导科学,20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