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热带水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元阳县热带水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余小云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662400

摘要:元阳县立体气候特征显著,土壤肥沃,适宜热带水果的生长,热带水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在热带水果的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元阳县热带水果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热带水果;现状;问题;对策

一、元阳县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元阳县位于红河南岸,年平均气温16.4℃,年均降雨量1403毫米,年均日照1770.2小时,全年相对湿度85%,最高海拔2939.6米,最低海拔144米,海拔高差大,呈现亚热带到寒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素有“一岭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特点,气候特征显著,土壤肥沃,适宜热带、亚热带、温带果树的生长,水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截止2023年12月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18.81万亩,产量14.11万吨,产值41712万元。其中:梨0.29万亩,柑桔1.86万亩,香蕉8.86万亩、产量11.77万吨、产值29432.5万元,桃0.09万亩,芒果3.62万亩、产量0.51万吨、产值1430万元,杨梅0.02万亩、产量0.003万吨、产值45万元,菠萝0.08万亩,荔枝0.59万亩、产量0.09万吨、产值367.2万元,龙眼0.02万亩,柿子0.02万亩,枇杷2.37万、产量0.46万吨、产值5111.7万元亩,李子0.05万亩,樱桃0.004万亩、产量0.0015万吨、产值18万元亩,火龙果0.03万亩,蓝莓0.03万亩,西瓜0.02万亩,人参果0.15万亩,其余果种0.7万亩。

依据目前全县现有水果种植情况,可重点发展香蕉、芒果、枇杷、柑橘、百香果、莲雾、释迦果、凤梨、荔枝、鲁沙梨等10个品种为主。香蕉种植以红河流域、藤条江流域及支流低海拔地区为主;芒果种植以上新城乡、南沙镇为主,覆盖热区河谷带;枇杷、荔枝种植以南沙镇、新街镇为主,尤其是发展早熟品种,同时上半山可发展晚熟品种,覆盖全县适宜乡镇;莲雾、释迦果以南沙镇、马街乡为主,覆盖全县适宜乡镇;柑橘以马街乡、新街镇为主,覆盖全县适宜乡镇;百香果以沙拉托乡、牛角寨镇为主,覆盖全县适宜乡镇;凤梨以黄草岭乡为主,覆盖南部适宜乡镇;鲁沙梨以嘎娘乡为主,覆盖东部五个乡镇。

二、元阳县热带水果产业发展和存在困难问题

(一)全县发展水果产业基础设施滞后,水资源和仓储库存能力弱。目前水果多数种植地点引水沟渠年久失修,供水不畅,严重缺水,道路、电力等设施不完善。我县缺水果仓储基地,库存能力弱,同时又无加工基地,水果生产加工渠道少,加上我县生产的大多果种不耐仓储,不能形成水果产业的规模化或量化生产。

(二)我县目前种植的水果品种虽然较多,大约有27个果种,但产地较分散,缺乏主打产品。元阳县一年四季水果基本不断,但由于布局不规范,产地较分散,经营规模小,果农品牌意识差,导致产品竞争力不强,销售渠道不广,除了香蕉由四川、贵州等省份的大中型水果批发中间商进入收购外,其余果种基本都是在当地零售或自行找中间商批发到周边县市销售,不仅给水果生产的经营管理造成极大的不利,严重制约了全县水果产业上规模上档次。。

(三)我县生产出的果品品质参差不齐,产业融合度不高。水果生产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较强,但我县多数种植户均为单家独户经营模式,群众对组织化建设不够重视,加上普遍果农文化知识低,同时对当地技术推广部门不够信任,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不高,导致优质果率低、品质较差,产品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

(四)全县无精深加工企业,税源培植支撑弱。我县水果生产大多没有通过集中宣传和推介,没有统一的包装,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产品的加工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和加工能力低,加上大多产品没有商标、没有品牌,包装简陋粗糙,甚至随采随卖、散装销售,产品附加值非常之低,这也使得我县水果产品生产效益低下,难以提高优势水果知名度。

(五)招商引资、土地流转时易触碰耕地红线、林地生态红线。协调做好耕地、林地土地流转与触碰耕地红线、林地生态红线之间的矛盾,退耕还林、退蕉还田如何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六)技术推广部门无试验示范基地,外出交流机会较少,技术部门的技术水平得不到较好提高,技术推广力度滞后。

三、元阳县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的对策

元阳县水果产业发展应遵循“抓项目、强基础,定品种、抓规模,提品质、树品牌,降风险、培财源”的思路,突出优质和早晚熟特点,避开果品集中上市期。同时依据各类水果的生物学特性,优化高端水果产业布局,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发展壮大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一批水果示范基地,并在不同区域建设不同品种的水果种植示范、采摘体验基地,依托冷链物流和品牌化打造,助力元阳热带高端水果销往全国各地。同时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一村一品“、“提质增效”的目标,重点发展适宜当地目前种植的良种或引入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良品种进行改良换种,最终实现“一村一品”目标,使水果产业成为了元阳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一)积极调整优化水果品种结构,根据元阳的气候特点,在不同的地域、不同海拔布局不同水果种类,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延长水果上市时长。强化水果苗木管理,大力推广无病毒种苗。

(二)依靠科技特派团的科技力量,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普及科学栽培技术,增强果农的科技意识,提高群众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做好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试验工作,加大科技适用技术和重大科研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三)积极争取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做好典型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力争水果种植面积、产量、品质上一个新台阶。

(四)通过加强培训、外出交流、试验示范等多种途径学习,努力提高科技推广部门的业务能力和实力,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