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口腔护理在口腔正畸矫治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7
/ 2

定期口腔护理在口腔正畸矫治中的应用效果

程琰李梅通讯作者

无锡口腔医院    江苏  无锡   224200

摘要目的:探究定期口腔护理在口腔正畸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抽取自我院收治的60例行口腔正畸矫治的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分,参比组、试验组各30例,选取时间段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予以参比组常规护理,予以试验组定期口腔护理。对两组病患的并发症、牙周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试验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参比组更低(P<0.05)。两组病患护理6个月后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相较于护理前均更低,且试验组相较于参比组更低(P<0.05)。结论:针对行口腔正畸治疗的病患采取定期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病患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病患牙周情况,可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定期口腔护理口腔正畸矫治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因重视自身口腔美观而选择进行口腔正畸矫治治疗。对于行口腔正畸矫治的病患来说,固定矫治时间加长,一般都超过1年,期间临床除需做好病患复诊外,还需做好病患矫治期间护理干预,方可避免口腔不卫生等引发口腔炎症,从而影响矫治效果,使矫治无法达病患预期[1]。本文即对行口腔正畸矫治治疗患者的定期口腔护理干预效果予以分析,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抽取自我院收治的60例行口腔正畸矫治的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分,参比组、试验组各30例,选取时间段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试验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最大67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在(42.33±2.46)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在(1.96±0.34)年。参比组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最大66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在(42.47±2.58)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在(1.87±0.28)年。经比对两组组间资料可见,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可行比较。本次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同意。

纳入标准:均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伴其他口腔类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异常、认知障碍、依从性差;全身系统疾病;既往正畸治疗史;中途退出;临床资料缺失等病患。

1.2 方法

经同一方法、材料予以两组病患口腔固定矫治,同时,予以参比组常规护理,即:告知病患矫治方法、矫治后相关注意事项,并予以病患正确刷牙、漱口指导,叮嘱其定期复查。予以试验组定期口腔护理,即:(1)矫治前:经图文或是视频或是宣传手册或是讲座等形式予以病患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的目的、效果、方法等讲解,并使病患知晓矫治时可能出现的口腔问题,使其知晓口腔护理对于矫治的意义,强化其自我护理能力与主动性。同时,经与病患沟通等形式评估病患心理,并针对不良情绪病患进行针对性心理安抚,尤其是本身对治疗存在疑虑或是伴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的病患,更需及时做好抚慰,以提高其配合度。(2)矫治时:在行矫治器安装期间,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护理标准予以病患四手操作护理干预,并及时将安装期间病患分泌的唾液清理干净,并做好牙面清洁、隔湿工作,以防其影响矫治效果。(3)矫治后:遵医嘱叮嘱病患正确漱口,并指导病患定期经漱口水清洁口腔,同时监督病患漱口效果,期间可经电话、微信等对病患院后情况予以随访与跟踪,并详细记录好定期回访病患后的情况等,耐心解答病患疑虑,若发现矫治未见效果或是病情加重,一方面可增加回访次数,一方面应耐心督促病患及时回门诊随访或行相关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包括牙龈增生、牙龈炎、口腔感染、牙龈红肿)、牙周情况(于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经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评定)进行比对。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相关数据的分析经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的描述形式分别为n(%)、(±s),比较检验则分别采取χ2t检验,当P<0.05,表明比较具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2组病患并发症比对

如表1示,试验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参比组更低(P<0.05)。

表1 2组病患并发症比对[n(%)]

组别

例数

牙龈增生

牙龈炎

口腔感染

牙龈红肿

共计

试验组

30

1

0

0

0

1(3.33)

参比组

30

3

3

1

1

8(26.67)

χ2

6.40

P

0.011

2.2 2组病患牙周情况比对

如表2示,两组病患护理前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比对(P>0.05)。两组病患护理6个月后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相较于护理前均更低,且试验组相较于参比组更低(P<0.05)。

表2 2组病患牙周情况比对(±s)

组别

例数

牙龈指数

牙龈出血指数

菌斑指数

护理前

护理6个月后

护理前

护理6个月后

护理前

护理6个月后

试验组

30

2.51±0.39

1.04±0.20

3.91±0.82

1.70±0.22

2.39±0.49

0.80±0.19

参比组

30

2.54±0.43

1.23±0.33

3.81±0.90

1.89±0.37

2.52±0.42

0.95±0.22

t

0.283

2.696

0.449

2.417

1.103

2.826

P

0.778

0.009

0.654

0.018

0.274

0.006

3 讨论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为口腔科常见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口腔美观度,提高患者口颌系统健康程度。但在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期间,若是病患无法及时、正确清洁口腔,就可能影响矫治效果,或是延长矫治时间或是使矫治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辅以适当护理干预[2]

以往常规护理相对更重视口腔卫生知识讲解,局限性较大,并无法有效提高病患口腔护理能力,因此无法改善矫治期间病患的口腔卫生情况,就有可能影响整体矫治效果[3]。定期口腔护理则可于矫治前予以病患相应口腔与矫治知识,使病患知晓口腔清洁对于矫治效果的影响,并可指导病患正确进行口腔清洁,因此可更有效将口腔内残留物质清除干净,从而避免大量细菌附着于口腔黏膜内引发炎症而影响矫治效果,因此可更有效减少口腔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病患牙周健康程度[4]。本文经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结果显示,试验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参比组更低(P<0.05)。两组病患护理6个月后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相较于护理前均更低,且试验组相较于参比组更低(P<0.05)。

综上所述,针对行口腔正畸治疗的病患采取定期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病患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病患牙周情况,可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包丽梅.定期口腔护理运用于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27):144-147,152.

[2]鲍爱珍.定期口腔护理在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1):185-186.

[3]陈格云.定期口腔护理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6):235-237.

[4]刘海惠.分析将定期口腔护理应用到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的临床价值[J].智慧健康,2020,6(35):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