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价值旨趣、现实困囿与实施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价值旨趣、现实困囿与实施路径

孙丽

重庆市丰都县融智学    408200

摘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校武术作为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在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倡导“五育并举”的多元育人理念,将武术教育纳入其中,旨在通过武术的独特魅力与教育功能,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平衡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价值旨趣、现实困囿与实施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价值旨趣;现实困囿;实施路径

引言

学校武术作为一种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还可以通过“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全面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到劳动教育,武术都能够渗透其中,提供更广阔的教育平台。

1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意义

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意义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审美和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武术通过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培养,塑造学生的品德风范,培养他们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坚忍不拔的品质。武术训练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智慧和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武术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和耐力,促进健康成长。

2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现实困囿

2.1资源匮乏

缺乏专业的武术师资,导致学校难以提供高水平的武术教学和指导。没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将限制学生的技能培养和素质提升。没有足够的训练场地和设施,使得学校无法提供适宜的训练环境,限制了武术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必要的武术器械和装备,对于一些特殊武术项目的教学、技术展示和比赛等活动造成了困难,影响了学生的综合训练和竞技水平。

2.2教学内容单一

过于注重技击动作的训练,忽视了武术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无法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素质的培养。单一的教学内容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影响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积极性,降低学习效果。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不同,单一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教学效果差异较大。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3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学校的评价体系往往偏重学科成绩和考试成绩,而对于武术教育的评价较为模糊和不完善。这可能导致武术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处于边缘化地位,缺乏得到充分认可的机会。由于评价体系的不完善,难以准确、客观地衡量学生在武术方面的表现和成长。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降低学生对武术教育的参与度和投入度。评价体系不完善可能只关注学生在学科知识方面的成绩,忽视了武术教育在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培养。这将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限制了武术在育人中的作用和意义。

3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实施路径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对武术教练员的培训,包括技术、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组织专业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学校可考虑引进专业的武术教育专家或教练员,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武术指导和教学。与专业武术学院、研究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开展师资培养和交流活动。可以邀请专家前来指导教学,同时也可以优秀的教练员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经验分享。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对教练员进行绩效考核和专业能力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对教练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促进其不断提升。学校可以为教练员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和平台,鼓励他们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培训课程等,同时也可以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激励教练员深入研究和发展武术教育事业。

3.2优化课程设置

除了基本技术的训练外,还应加入不同形式的技击组合、套路演练等内容。通过丰富的技击训练,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反应能力和身体控制力。将武术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背后的哲学思想和道德原则。通过讲解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在课程中加入武术理论的学习,包括基本的功法原理、训练方法、比赛规则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理论学习,深化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武术比赛和表演,提供展示自己技能和交流互动的机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武术的热爱和参与度。针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设置不同难度和风格的武术课程,提供选择性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武术形式,培养个性和特长。

3.3建立完善评价体系

明确武术教育的评价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包括技术水平、身体素质、武术精神、综合表现等方面的评价内容。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既可以通过技能考核和测试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也可以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态度表现。将武术教育的评价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与学术成绩、品德修养等相结合,形成全面、多维度的学生评价结果。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学生的武术教育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向学生和教练员提供有效的反馈意见和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参与评价体系的建设和修订,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其对学习成果的认知和责任感。

结束语

学校武术“五育并举”的多元育人价值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通过加大资源投入、提升学校对武术教育的重视和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武术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月慧,黄翠娟.大数据赋能教学创新全栈式驱动五育并举[N].语言文字报,2022-12-28(007).

[2]奚振海.落实五育并举聚焦优质均衡[N].广西日报,2022-12-28(013).

[3]宋梦园,程岭.五育并举视域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2,(12):49-53.

[4]韩立宇.“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研究[J].黑龙江粮食,2022,(12):107-109.

[5]陈铁,范金健.以体育育人带动“五育”并举[J].教书育人,2022,(3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