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播报员——通过“果果直播间”播报活动提高小班幼儿表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我是小小播报员——通过“果果直播间”播报活动提高小班幼儿表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辛园园

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  215600

摘要:本研究从小班幼儿发展的基本特点与实际需要出发,从主题创设、资源利用、创设舞台等多方面来开展幼儿播报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主题活动进行调整。尝试利用情景化的区域创设“果果直播间”来发展小班幼儿的表达能力培养其乐意、大胆、清楚的表达与表现。

关键词:幼儿;表达;播报站

一、问题的提出

在开学初,为了提高小班幼儿的适应性,我们开展了《自我介绍》的活动。然而,在活动中,我发现大部分幼儿的表现是不积极的、胆怯的。他们经常是坐在自己的位置听老师或同伴讲,而让其单独在集体中表达,却不愿意。即便表达,语句也是不连贯的,声音小,表情中还略带紧张和不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部分明确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3-6岁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幼儿需要不断学习倾听理解交流者的语言,在不同的社交情景中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播报活动”的开展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根据这一情况我们班开展了“果果直播间”播报活动。

二、“果果直播间”成立了

(一)概念界定

“果果直播间”是班级语言区的一种新模式。幼儿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在播报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抒发自己的情感。整个活动都由师幼共同讨论、制定计划、实施。并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班级的主题活动进行适时的调整,引发幼儿主动大胆地表达表现。

(二)前期准备

1.环境及材料准备。在我们的“果果直播间”里,师幼共同用pvc管和布帘制作了直播间的门头,幼儿到里面就可以模仿播音员进行播报,直播间下面有一块展板,展板上有幼儿的播报单和本期主题。可跟根据播报的内容进行更换。对面有一些小观众,幼儿可以面对面地进行播报。

2.制订游戏规则。在环境创设好之后,幼儿争先恐后地开始播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与幼儿一同讨论该区域的游戏规则,幼儿结合平时的游戏经验,在教师经过梳理后,制订出以下规则

(1)播报员要根据当时的主题和内容来播报,注意仪表仪容

(2)观众要有礼貌,安静、认真地倾听,如果有不同意见不能打断,可以等播报者讲完以后再说

(3)播报员在播报时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

(4)如果有播报员同时想播报,请按照“石头剪刀布”的原则轮流播报。

《指南》中对于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有了如下建议: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于是教师也针对矛盾冲突鼓励孩子们进行规则的制定,及时解决了问题。

三、“果果直播间”进行时

(一)巧设主题,激发表达的愿望

在播报活动的主题创设中,我们通过调查表以及儿童会议等形式和孩子们讨论:你想要播报哪些内容?再结合我们的图书馆项目活动最终确定了我们班是以“水果”为主题开展播报活动。通过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大大提升了幼儿播报的欲望。 

(二)巧搭平台,创造表达的舞台 

良好的环境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沃土。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使他们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为他们搭建语言表达的舞台,我们利用餐前准备和离园等等一日活动的碎片时间开展播报活动。我们还在语言区投放了水果娃娃的服装和头饰,让每个幼儿根据自己播报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服装和道具进行播报。孩子们穿着水果娃娃的服装,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播报,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巧用资源,共促表达的发展 

1.家长共参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家长相互配合,尤其在“组织与实施”这一部分中,还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所以我们与家合力,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发展。我们在班级群里面预告了播报的活动,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并确定播报内容:孩子们有的读儿歌,有的唱水果歌,有的猜谜语,通过多种形式来播报。孩子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了项目播报单,播报单上有孩子们的表征和家长的注解。

2.预约来助阵

为了让孩子们有充分的准备,我们采用预约的形式。每天3个名额,家长们看到名额是有限的,所以开始积极报名,第二天当孩子们在幼儿园进行播报的时候,我们拍成了视频发在群里,并且大力表扬预约的孩子。当我们再次在群里发预约名额的时候,家长们明显积极了很多,因为视频是最直观地展现形式。根据孩子们的预约,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增加了他们语言表达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锻炼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

(四)巧评妙引,提升表达的水平 

1.以评促进,因势利导

适宜的评价,能帮助幼儿取长补短,促进自身语言表达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对每个幼儿每次播报完给予的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同时,每次播报完后,我们还鼓励幼儿自评与同伴的互评。为他们语言表达水平的提升再次提供了操作机会。而在倾听同伴播报和老师给予同伴播报评价中,幼儿能取长补短,汲取评价经验,从而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 

2.阶段评选,榜样带动 

我们在每周的播报活动结束后,结合幼儿的播报情况,鼓励幼儿同伴间共同的评价,师幼共同推选每阶段的播报之星。通过推选播报之星,满足了幼儿的播报成就感。利用幼儿的榜样效应,引导幼儿在同伴间互相学习,在阶段评选中学会体会和发现、比较和评价,促使他们更加自主地借鉴和学习,发挥以强带弱提升幼儿语言表达水平的作用。 

3.关注差异,提供指导 

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其中语言表达能力的个别差异在播报活动的开展中,表现非常明显。针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我们提供了符合其需要的帮助与指导。并指导家长在家开展亲子阅读,提高幼儿观察力以及完整表达的能力。

(五)巧制图书,丰富表达的内容

孩子们播报结束后我们把孩子们播报的视频生成二维码贴在孩子们的播报单上,可以让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回看,相互学习。如何把孩子们每一次的播报单保留下来呢?我们把每个孩子的播报单装订成一本书,图书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纲要》明确提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自制播报图书不仅能提高表现及表达能力,想象和审美能力,还为幼儿的阅读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两年孩子们每次播报的记录单都会装订在这本书里,以便孩子们翻阅对比自己每次的播报。逐步丰富表达的内容。

四、结束语

语言表达能力是实现人们交流的主要媒介,是思想沟通的桥梁。笔者通过设置“果果直播间”的区域环境,创设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具有操作性的主题和活动,为幼儿创造了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抓住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使幼儿逐步丰富词汇,积累不同的句式。从而支持幼儿阅读、表达、前书写、表演等多种语言核心的经验的发展。从总体看,幼儿表达交流的机会比较充分,以幼儿为主的语言交流机会增多,在语言区的创设和开发上较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增强和扩大语言区功能性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叶琪琳,巧用播报活动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南北桥,2017(10).

[2]郑梦莹,童言童语 快乐开播——通过“小伢儿播报站”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J].学前教育,2016(03).

[3]邓维萍,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