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以“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PBL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以“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例

夏箐

唐山市第二十中学...063027

摘要:PBL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以“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探究消化器官的作用,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PBL教学法的应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对生物课程更加感兴趣与理解。

关键词:PBL教学法;初中生物课堂;应用

P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以“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例,PBL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PBL教学法的引导,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探究消化过程中各器官的作用,理解食物如何被分解和吸收,并学习如何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1.PBL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问题驱动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提高他们对生物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技能目标,通过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生物课堂中,这包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科学推理等实践操作技能,并提升他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表达能力。态度目标,通过参与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情感目标,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的情感认同和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伦理等方面的关注和尊重[1]

2.PBL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问题导向,通过引入真实的问题或情境,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到生物学习中,促进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团队合作,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自主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策略。

2.2教学难点

问题设计,合理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是PBL教学的关键,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问题的设计和调整。角色转换,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逐渐转变为主动的问题解决者和团队合作者。评估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估难以有效评估PBL教学中的学生表现,需要探索使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项目展示、口头报告等形式。时间管理,PBL教学需要一段较长的学习周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2]

3.“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题的PBL教学设计

3.1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讲述关于一个探险者在世界各地尝试不同美食的故事,但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却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难题。教师可以播放与消化系统和吸收过程相关的真实案例视频,呈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样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情境让学生角色扮演,例如,让学生扮演饮食顾问,为一位有消化问题的虚拟人物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如“为什么我们需要消化食物?”,或者“身体是如何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吸收的?”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美食探索活动,让学生去食品市场或餐厅,观察不同食物的颜色、形状和口感,并思考它们如何被消化和吸收。

3.2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构建概念和认识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场所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家人的饮食习惯,了解他们平时吃什么、喜欢吃什么。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每天的食物摄入情况,并思考为什么需要吃这些食物。设计一系列简单的食物消化实验,例如使用淀粉溶液进行淀粉消化实验,或者利用胃酸模拟液来观察蛋白质消化的过程。

绘制消化系统图谱,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绘制人体消化系统的图谱。学生可以标注食物在不同部位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帮助他们整合所学概念,并形成对消化系统功能的认识。调查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在食品工厂、超市或者饭店等场所,观察和了解食物的加工和处理过程。让学生思考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可能会受到哪些影响,从而引发对相关概念的进一步思考。访谈专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校内进行讲座或进行在线交流,让学生有机会与专业人士交流,提问关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问题,并听取专家的观点和建议。

3.3从学生的前概念入手,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前概念调查,在课前进行一个问卷调查,询问学生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初步认知,例如他们对人体消化器官的了解、食物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等。视频观看,播放一个简短的视频,介绍小肠的位置和功能,并强调小肠与消化和吸收的关系。视频内容可以包括小肠的结构特点、黏膜层、绒毛等。

小组合作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的一个方面,比如黏膜层、绒毛等。每个小组使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查找资料,并整理成小组报告。小组分享与讨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分享与讨论。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补充信息,促进交流和深入理解。

3.4引导学生总结,学以致用,将所学应用于生活

学生总结,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的关键点。要求他们总结出必要的知识和概念,包括不同消化器官的功能和作用,消化液的作用,以及吸收营养的过程等。需求分析,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分析日常生活中与食物消化和吸收相关的问题或挑战。例如,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如何减少消化问题的发生?

创意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学生可以开始设计解决方案。鼓励他们提出创新的想法,结合所学知识,设计改进食物消化和吸收过程的策略或方法。例如,他们可以设计一份健康饮食计划,制作一个有利于消化的菜谱,或者提出改进饮食习惯的建议。实施和评估,学生将他们的设计方案付诸实施,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可以要求他们记录实施过程,观察和记录任何变化或效果。学生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或展示等方式分享他们的成果和反思[3]

结语

PBL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以“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例,能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并提供了丰富的探究和实践机会。通过PBL教学法,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能够了解食物在消化和吸收过程中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此外,PBL教学法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通过这种参与式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莉.PBL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以“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例[J].中学生物学,2021,37(06):35-37.

[2]张庆芳.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1):110-111.

[3]张庆芳.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浅探[J].教书育人,2021,(0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