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英语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巧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英语教学

梁翠红

广东省化州市第一初级中学,525100

摘要: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研究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也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有效方法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已经逐渐融入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教师和学生在开放网络环境中的互动,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积极查阅、收集和整理网络资料,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然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来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仍然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育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的优势,受到教师们的普遍青睐。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依托计算机等科学技术,在教学中有广泛的运用,也促进了教育方式的转变,给教育改革提供了契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便是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试分析在具体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一个好处便是,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在一节英语课开始之前,教师通过计算机播放一首英文歌曲,提起学生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在听英文歌曲的过程中,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转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二)视听说结合,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在传统初中英语课堂中,大多教师说为主,而学生只是听,这便会导致学生感到课堂比较无聊,无心听讲。在信息技术手段下,教师通过视频、动画、声音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眼、耳、口,让学生在看、在听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开口说英语。“哑巴”英语一直是目前英语教学中的诟病。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做到视听说结合,让英语更具实用性,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拓展课堂内容,开拓学生英语视野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学资源,也导致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拓展英语知识,对相关的英语文化不甚了解。其实,由于英语并不是我们的母语,对于语言的了解,需要进一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轻松地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开拓学生英语视野。

二、巧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基于教材,完善教学课件

初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还是只懂得比较基础的知识,教师在借助信息技术技术制作课件时,一定要从教材出发,让学生能有效的结合课本与教师在课件上拓展的知识,从而增加英语学习的深度,拓展学生的英语视角。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的开始模块《My teacher and my friends》,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简单的问候语和做简单的自我介绍。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搜集一些英文动画或电影里面简单的问候交流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运用日常的交流用语。英语动画《咱们裸熊》非常适合初中生学习英语,里面的故事有趣,对话简单,教师从中截取相关的视频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之时,也得到了拓展。

(二)利用技术手段,开展英语活动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在青春期,十分活泼好动,对于英语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缺乏耐性与兴趣。鉴于此,教师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生动有趣的英语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举个例子,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初中学习的基础,对于一些基础的英语知识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可以进一步训练八年级学生的语音语调,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进行英语配音的活动。比如教师截取电影《小王子》中的片段,将需要配音的文字稿提前发给学生练习,重点指导学生配音的速度、语调、情感等,让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来演绎电影中人物的特点,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了解英语的表达习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英语思维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英语写作是一大重点,但是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都存在由中式英语的问题,这也是由于缺乏英语语境造成的。而利用信息技术的话,能够模拟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思考的能力。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刚刚由小学生转变为初中生,英语的学习还比较简单,更别提英语思维的培养,所以他们的语言习惯多以汉语为主,未能很好的切换英语思维模式。而且七年级是初中的第一学年,很有必要打下一个好基础,特别是英语思维的培养。基于此,七年级教师在教学过程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例如,以《Does it eat meat》为例。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先从互联网中找一些视频,并进行剪辑和添加问题,设计成为有趣的短视频,让学生通过短视频的欣赏和问题思考,对本篇文章进行理解和感知。在这样的学习体验下,学生阅读的自觉性会有明显提升,学生能够主动阅读并与教师、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想,在相互探讨、对课文分析中,有效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密切结合教学内容

声、光、色等结合于一体的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在运用其进行教学时,也要把握好一个人“度”。教师应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实际教学千万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不能忘却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应密切结合教学内容,搜集选取的素材应更具典型性和教育性,不能过于娱乐化。学生注意力被分散,不能把握真正的学习内容,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住了好玩有趣的内容,却并没有真正学习到知识,反而会让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以学生需求为导向

新课改中提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技术教学时应牢记这一点。学生的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尽相同。那么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该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传授符合学生需求的知识,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的内容。

(三)教师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

课堂应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使在引入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后也不能忘却这一基本原则。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利用计算机的特性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而不是单纯的以机代人。技术不能代替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它只是一种教学工具,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因此,教师要驾驭好信息技术,借其来开展积极的教学活动,明确教师是作为课堂主导者的角色定位。

未来信息技术将为初中英语教学带来更大的改变和进步。教师和学生要共同适应和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其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我们也要关注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以确保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富察凌婧.巧用信息技术 助力英语口语教学[J].读天下(综合),2019:53-53.

[2] 季新荣.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初中英语教学[J].读写算,2019:29.

[3] 王世霞.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英语教学[J].新课程,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