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9
/ 2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

邓伟平

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 广东 肇庆 526060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其中“变式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变换和处理,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变式教学足够的重视,并不断探索和提高在这方面的教学技巧。本文将深入讨论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有效方法,并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优化变式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变式教学 ;思考

1. 变式教学的概念

变式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其核心在于通过调整问题的背景、给定条件或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在多样化环境中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这种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也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进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应用

2.1 变换情境

变换情境是变式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应用方式。通过将数学问题置于真实或想象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几何与建筑设计:通过探讨几何形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几何概念,如何通过几何形状创造美观且功能性的空间。比例问题与日常购物:通过将比例问题与购物活动结合,如计算折扣、比较价格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比例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用途。这样的实际应用不仅使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还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2.2 变换条件

变换情境和条件是数学教学中两种有效的变式教学策略。通过将数学问题置于真实或想象的生活场景中,如几何问题在建筑设计的背景下探讨,或者比例问题与日常购物活动相结合,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改变问题的给定条件,比如在解决代数方程时修改方程中的系数或常数项,学生可以探索这些变化对解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代数原理,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解题灵活性,并增强数学应用能力。这两种策略不仅使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还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能和创新能力。

2.3 变换问法

变换情境和条件以及变换问法是数学教学中三种高效的变式教学策略。通过将数学问题置于真实或想象的生活场景中,比如将几何问题应用于建筑设计,或将比例问题与日常购物活动相结合,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同时建立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改变问题的给定条件,例如在代数方程中修改系数或常数项,可以帮助学生探索这些变化对解的影响,深化对代数原理的理解,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和数学应用能力。此外,通过改变提问的方式,如将求具体解的问题转变为探讨解的存在性或数量,可以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增加解题的多样性,并加强概念间的联系。这些策略不仅使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创新能力。

3. 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思考

3.1 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学能力

提高教师素质和增强教学能力对于实施变式教学至关重要。作为这一教学方法的直接执行者,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数学知识基础、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有效地采用变式教学,教师应当不断追求专业成长,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这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计划,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最终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3.2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变换情境和条件以及变换问法是数学教学中三种高效的变式教学策略,旨在通过真实或想象的生活场景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例如,将几何问题应用于建筑设计,或将比例问题与日常购物活动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此外,改变问题的给定条件,如在代数方程中修改系数或常数项,可以深化学生对代数原理的理解,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通过改变提问方式,如探讨解的存在性或数量,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这些策略不仅使数学学习更生动有趣,还能提高解题技能和创新能力。

提高教师素质和增强教学能力是实施变式教学的基础。教师作为这一教学方法的执行者,需具备丰富的数学知识、灵活的教学策略和敏锐的教学洞察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巧,从而更有效地设计和实施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提高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变式教学还应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展开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变式教学中受益。这种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个性化和针对性。

通过这样的变式教学,初中数学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和解题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房树芳,崔雪玲.初中数学例题教学中的变式教学策略解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3(9):145-147.

[2]刘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变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J].求知导刊, 2023(27):89-91.

[3]祁发泽.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J].爱人, 2023(6):010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