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校协作,共筑育人体系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论家校协作,共筑育人体系的重要性

宏巧琳

庆阳第五中学      745000

【摘要】伴随着时代潮流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今天,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家越重视家庭教育也被赋予新的含义和更大的历史责任,而且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的社会现实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与匮乏,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先天优势,加强其与学校教育的充分结合。

【关键间】  协作    互动   全面  

一.家校合力教育的认识性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有着更长久的历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初始性,亲密性等优势,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又是人类教育学永恒的主题,家庭因素,环境因素都对孩子成长有重大影响。构建学校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形成校社相结合的教育合力,让家庭能主动整与学校想想政治教育管理相结合,形成校社相结合的教育合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思想教育功能的高效发挥,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教育。“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构建学校与家庭思想教育互动平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使之与学校教育实现有机统一。  

二. 家校教育合力教育的必要性 

纵观21世纪初的整个人类社会,大多数国家都是口头上宣称文化多样性教育,但实际上执行的却是一体化教育,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需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由于家长的修养、学识、教育水平等高低不等,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①过分溺爱,重养轻教-捧在手里怕碰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祖护孩子的缺点、纵容孩子的放肆,养成孩子自理能力差而又刁蛮、任性的性格;②望子成龙、重智轻德--只盼孩子将来成"龙”,忽视孩子的眼下成人,造成有的学生成绩优秀而品德较差难以管教;③期望过高、暴力相加--家长自身没有建树,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由于期望值过高,一旦孩子没达到目标,就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过激行为;④忙于事业、托付他人一一现代生活高效率、快节奏,很多事业型的家长(主要是经商者)苦于事业与家庭不能两全,把孩子托付给亲威、朋友、老师,自己放心地去干事业,把本该屋于自己的教育责任推给了别人,结果是得不偿失;⑤自以为是、轻视老师--有些家长自恃有一套安生立命的方法,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不认同,甚至有对立情绪,并经常在孩子面前流露这种情绪,导致孩子对老师、学校的教育和各项措施持抵触情绪等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的教育极不合拍,严重制约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向家长推介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经验,宣传现代教育观念,帮助家庭教育走出盲点和误区,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家校合作的方法途径

  1. 积极调查,正视问题。

通过做调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家长对减负极不适应甚至不满意了,抱怨学生在家呆的时间太长,自己难以管教:学生家长双双外出打工,将留守子女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隔代育存在银大问题,个别学生变得更调皮,其至有学生去网吧通高上网,形成了多的家庭新矛盾:由于家校沟通不和谐,造成不少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做法不理甚至有的家长把对素质教育的不满反映到上级主管献门。

  1. 做好家访。

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获取真实信息折主要速径,家访过程中要作好采访记录。面刘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低,家访时,一定要社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通步。真正做到教师、孩子和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真正帮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提高索质,引导参与。

首先是学校加强师德教育,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数师队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经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用制度来约规范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长期以来学校数育与家庭教育各自为战甚至是学教育孤军奋战的情况须改变、必须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务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保行一致连费性。真正做到优势互种,形成合力,使家校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让家长能了解学校的管理,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四.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坚持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探寻恰当的方法,努力寻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切合点,以求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全面性原则:将教育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体会成功的喜悦,用“教育之爱”滋润所有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心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综合性原则:运用多种手段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对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家教工作的作用。

4、针对性原则:研究不同学生、不同家庭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和采用不同的措施,找到家教工作的突破口。积极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家长要树立对孩子正确的评价观。孩于良好的品德养成、学习习惯、团队意识、劳动意识、健康的身体等综合素质都重要。要充分肯定孩子的进步,使他们对学习充信心,对生活满希望。也可以在家庭建立一份孩子成长纪录档案,与学校的学生成长档案进行交流。有的孩子厌学与家长的不爱求知有关,这些家长应该转变思想认识,跟孩子共同学习,学孩子的功课或者另外学习某一门知识,有互相监督检查的措施。

5.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孩子出现旷课、逃学现象以后,要经常与班主任保持联系。可以准备一个家校联系本,由孩子、家长、老师共同写联系内容。建议以孩子写为主,像日记一样,老师和家长写些分析、表扬、建议的内容,可以一周写几次。制订互相促进计划,成立“上进小组”等,把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总之,学校重视了家校联系,增强了家校教育的合力,必定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自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合力才能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才能构筑未成年人率团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实现家长对子女的般切期望,有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2]徐锦俊,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教育发展                                研究】,2005

[3][1]岳瑛,我围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天津市教科    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