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长周期内水分管理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水稻生长周期内水分管理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彭莉

岳西县响肠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安徽安庆   246600 

摘要:分蘖期、孕穗期及灌浆期为水稻关键生长时期、各时期需水不同。分蘖期需有足够水分促进根系发育,孕穗期需有稳定需水量才能保证穗部发育正常,灌浆期需有土壤湿润支撑籽粒饱满。灌溉量适宜、排水管理有效、土壤湿度控制准确等措施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岳西地区在管理措施调整方面取得了可贵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对指导实际生产、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有较大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稻生长;水分管理;产量影响

引言

水稻长周期水分管理对保障粮食安全,增加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水分既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又与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有直接联系。岳西地区是我国水稻种植重要地区,特殊的气候与土壤条件需要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水分管理策略。

1.水稻生长周期内水分需求特点

1.1 分蘖期的水分需求

水稻生长周期内,分蘖期正是奠定好根基、植株分蘖多少的关键时期。此期适量水分对促进分蘖和改善分蘖质量至关重要。水分不足可使植株生长迟缓,分蘖数下降,从而影响到后期穗数及产量。另一方面水分过多会造成根系发育不良、植株抗倒伏能力下降、病虫害风险加大。所以,分蘖期保持田间土壤适量湿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保证水稻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水分管理也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到深层土壤中去,增强植株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1.2孕穗期的水分需求

孕穗期为水稻生长发育的转折时期,该时期水分管理对穗部分化质量及粒数形成有直接影响。孕穗期水稻对水分需求量比较大,适当水分条件能促进水稻穗部分化、穗粒数和产量。水分不足影响穗部分化进程,使穗部变小,颗粒减少,重者空壳穗部发生。所以孕穗期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以免干旱导致水分胁迫。与此同时,水分过多也要尽量避免,防止根系呼吸受阻而发病。及时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是确保水稻孕穗期健康发育的关键。

1.3灌浆期的水分需求

灌浆期是水稻生长周期中的收官阶段,这一时期的水分管理对稻谷的最终产量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水稻灌浆期需水量较大,水分供应稳定可保证籽粒灌浆充分和粒重增加。在此阶段水分不足将直接影响籽粒灌浆程度及灌浆速度,造成米质降低、产量降低。适度而持续的水分供应可促进籽粒匀整饱满和提高产量。但水分过多会使稻田湿度升高,易诱发病害和影响稻谷品质。所以灌浆期水分管理要以维持土壤湿度稳定为重点,尽量避免极端干旱和积水状况,以保证稻谷高产和优质。

2.水稻生长周期内水分管理对产量的影响

2.1 灌溉量的影响

水稻生长周期内灌溉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它对产量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影响。合理灌溉量是保证水稻在各生长阶段都能获得适量水分的关键,它关系着水稻光合作用效率及营养物质吸收情况,从而影响粒实饱满生长。实际上,水稻的需水量会根据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分蘖期和拔节至抽穗期间,适量的水分尤为关键,因为这一时期水分的供应直接关系到稻穗的数量和质量。但灌溉不是多多益善。过多灌溉可造成水分滞留,不仅加大病害发生危险,还可能抑制根系进一步发育,从而影响植株吸收水分养分。另外,水稻生长后期尤其是成熟期灌溉过多会使粒实部分开裂而影响产量与质量。灌溉量管理要求准确控制,既要能避免水分不足造成水分胁迫又要能防止过量灌溉带来负面影响。科学灌溉策略要根据土壤湿度状态,气候条件和水稻生长需求等因素进行制定,保证水稻各生长阶段能够得到合适水分,从而有利于最终增产。

2.2 排水管理的影响

在水稻整个生长周期内,排水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好的排水系统可以防止水稻田积水过多,保持土壤结构稳定,进而有利于根系的健康发育。一种行之有效的排水管理策略,能够对预防土壤侵蚀,减轻植株病害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持续降雨或者台风等极端天气过后,及时排水可以有效地降低对作物的伤害,使水稻不受不必要水分压力的影响。有效排水条件不足可造成根部缺氧而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和产量降低。根系环境不佳也会使植株容易受到病害及害虫侵袭而进一步减产。另外,排水不良也会影响土壤内营养素的均衡,特别是氮的效能,这是因为缺氧时土壤内氮素易转化为植物不能直接摄取的形态。建立有效排水系统,合理管理,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经常清理排水沟渠以保证水流通畅,并根据天气预报、土壤湿度等因素对排水策略进行调整以避免作物排水不畅造成的损失。

2.3 土壤湿度的控制

土壤湿度是影响水稻生长的关键因素。适当的湿度对根系健康有利,有利于水分、营养的吸收。土壤太湿或者太干燥,均对水稻的生长不利。过湿造成根部缺氧和根系发育障碍。过干的土壤会造成水分胁迫和光合作用效率的降低,从而影响产量。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是必不可少的。监测土壤湿度并结合天气预报及水稻生长阶段对灌溉排水策略进行调整。干旱时应加大灌溉的频率和次数,雨季要适时排水,防止过湿。土壤管理措施得当,可增强土壤水分保持能力,改善土壤排水性。维持土壤结构及适当的有机质含量以提供水稻生长的适宜环境。水稻的需水量因生长阶段而异。苗期需水量较低,分蘖期上升,孕穗期达峰值,抽穗开花期渐低。灌溉需随水稻需水量的改变及土壤湿度的调节而进行。灌溉方法对土壤湿度及水稻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滴灌和喷灌这两种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调控土壤湿度,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和灌溉效率。土壤湿度的控制既涉及灌溉又涉及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调节pH值,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促进水稻的健康成长。

3.岳西地区水分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建议

3.1 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制定个性化水分管理方案

岳西地区特殊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决定了水分管理是当前农业生产上一项重要且复杂的课题。了解并适应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个性化水分管理方案核心是对区域气候变化趋势和土壤吸水保水能力进行精确评价以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灌溉计划。首先,细致的气候分析有助于了解雨水分配周期性特点,包括降水量,蒸发量以及植物需水量等长期资料的采集和分析。这一分析可以帮助对干旱或者雨季进行预报,以便适时调整灌溉策略。其次,土壤研究所揭示的不同土壤持水性与透水性对灌溉量与频率的测定非常关键。如砂土和黏土持水能力相差很大,需水量迥异。水分管理方案编制过程中应考虑到作物生长阶段及需水量、灌溉水源可持续性等因素。综合以上因素可设计一套在满足作物需水的同时尽量减少水资源浪费的灌溉计划。另外,利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分蒸发与渗漏现象,保证水直达作物根部以减少水资源浪费。

3.2 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

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对岳西地区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水资源有限,因此提高灌溉系统效率既可以满足农作物对水的要求,又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促进灌溉效率的提高,岳西地区可多措并举。通过采用高效的灌溉方法,如滴灌和微喷灌,可以直接将水输送到作物的根部,这大大降低了水分的蒸发和流失,从而提高了灌溉的准确性和效率。在灌溉之前对土壤湿度进行监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在土壤湿度传感器的设置下,农户可根据土壤对水分的实际需求对灌溉计划进行调整,以免出现灌溉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雨水的集蓄与利用,也是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重要内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可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灌溉,降低对地下水及河流水的依赖性。同时对农户进行水资源管理重要性及如何利用现代灌溉技术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也是促进全区灌溉效率提高的关键所在。

3.3加强田间监测与实时调整水分管理

为保证水分管理效果,岳西地区需强化田间水分监测,依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水分管理措施。通过对土壤水分状况及作物对水分需求的实时监测,能够更加精确灌溉,避免浪费水资源。推行田间监测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自动气象站等,能够实时提供数据帮助农户掌握田间水分情况。根据这些资料可制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灌溉计划来保证作物在各个生长阶段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农民除技术手段外,其经验与知识至关重要。训练农户确定作物水分压力征兆并根据天气预报及土壤湿度数据进行灌溉策略调整对促进水分管理高效有效非常重要。同时建立反馈机制让农户能及时得到专家建议与指导是保证水分管理措施快速调整与优化的重点。

结束语

总之,水稻生长周期中水分管理既复杂又精细,需要种植者针对水稻不同生长阶段及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制定出合理管理策略。通过对灌溉量与排水管理的准确控制与水资源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地促进水稻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岳西地区实践结果表明:个性化、实时监测水分管理方案是水稻生长环境优化的关键。今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分管理系统可望被广泛地应用于水稻种植当中,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在确保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水稻生长周期缩短一半[J]. 大自然探索, 2021, (12): 5.

[2]于文静. 我国实现水稻生育周期减半[J]. 新农村, 2021, (10): 56.

[3]汪卫卫. 生长期、生长周期和生长季概念辨析[J]. 教学考试, 2021, (09):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