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浅谈新课标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冯宝林

陕西宝鸡高新第二小学      721013

摘要: 随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信息科技教育开启了新一轮的改革。新课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除了让学生了解掌掘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利用计算机本身的特点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信息技术 创新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信息科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新课标强调,小学信息科技教育不仅要传授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小学阶段是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信息科技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探索、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科技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创设创新环境,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首先,要在课堂上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和创新的环境。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中那种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状态,而是要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课堂上轻松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可以无限拓宽“传统课堂”的教学空间。无论是资源的丰富还是手段的多样,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新颖、更加有吸引力。比如用实物投影,能及时展示课堂上随机生成的观点、不同作品的对比分析,让传统学习中呆板单一的内容充满“观察的魅力、动手的喜悦”。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让学生在白板上自由选择图形、灵活拼接图形,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设计出了不同造型、不同颜色的鱼儿作品,无限的想象空间、无拘无束的创造动力,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鱼儿展现出来,让灵动的抽象思维得以直观体现。

二、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创新思维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往往只是进行操作化教学,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打击学生的创新思想。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把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例如,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进行小游戏,利用游戏教学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做一些设计、程序编辑等等。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入教学内容中,利用信息化手段来传授信息化知识。在具体教学中,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影响、直观具体,还可以突出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活跃课堂氛围。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些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微课重复了解信息化操作步骤。在学生观看微课过程中,他们不仅会对自己的操作步骤进行思考,还会对正确步骤进行思考。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有更简单便捷的办法可以解决问题呢?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一定会再次进行思考,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一次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一幅月牙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幅月牙图。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因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牙”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接着移动其中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图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形成了一个新月牙。这便是一种创新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以赞赏的态度进行了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待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我就出示第二个小练习,画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中的大风车,说:“同学们,你能在 5 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同学进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画两条长度相等交叉垂直的直线,再用画 4条曲线拉出四个半圆,最后涂上颜色:有的同学画了 4 个同样大小的半圆,做成4片风叶:也有同生先画了一个半圆采用了复制、粘贴、翻转,做成 4 片风叶,构成大风车。真是各显所能,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分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在学生操作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进度,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去创作自己的作品,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吸引学生的眼球是培养兴趣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五彩的画面、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活动,这些都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对这些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知识本身。此外,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确立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激励学生学习,让学生自觉地朝着自己所设立的目标不断努力。

教师应该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并且愿意学习。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步,所以我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注意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已掌握了些基本技能,对他们学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可以不听,现要学会自学,把时间利用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走在其他同学乃至教师的前面,对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不必心急,踏踏实实从头学起,上机实习时,我根据学生不同水平,不同特长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练习与实践,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画图这部分内容时,让基础好的学生画一些想象画,让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根据书本画一些简单的模仿画。又如:在让学生完成四年级上册 word 表格的制作课后练习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用计算机自制一张课程表,并要求学生对表格进行装饰与美化,不限制工具与格式,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交上一份与众不同的答卷。这样的操作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是可以完成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标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五个“重视”》 薛琴2005.8

《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标》 陈 2004.7

《探索新课程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周辉2004.8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