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创新性与主动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1
/ 2

浅析“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创新性与主动性研究

李振玉

西安国际港务区铁一中陆港小学  710026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法治素养。“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需要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文本绘本、儿歌等方式,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以及家校联合的方式,来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 小学道德法治; 核心素养; 创新教学活动

一、教师利用文本绘本、儿歌等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其中利用文本绘本、儿歌等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文本绘本和儿歌等教学资源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文本绘本通常将复杂的道德概念和法治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来,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儿歌则通过优美动听的韵律和共鸣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相比枯燥的课本知识,这些生动活泼的教学资源能够引发学生的强烈共鸡,进而主动思考和探讨其中蕴含的道德价值观和法治意识。文本绘本和儿歌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法治元素,能够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他们理解和内化相关知识,一些描述孝顺父母、互帮互助的绘本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又如一些歌颂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的儿歌,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法治理念,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教学资源,学生不仅能够快速理解道德法治知识,而且能够更容易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设计各种互动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绘本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正确行为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以及错误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后果,组织小组讨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人物的动机与行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些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道德法治知识,而且能够培养与他人沟通合作、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等核心素养。

二、积极利用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等,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感到课堂内容贴近自身,道德法治教育不应该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是要紧密联系他们的现实处境,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主动去思考和内化,在探讨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时,引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真实案例,让他们体会诚信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重要意义,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时,结合学生所在社区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这种贴近实际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道德法治知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观点,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内化道德法治知识,学生是道德法治教育的主体,只有让他们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和参与者,才能真正达成教育目标,在探讨爱护公共财物的问题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校园或居住社区中的相关体验,并提出应对措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积极利用家校联合的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结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为例,课堂上利用生动的故事、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并记忆这些内容。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不同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坚持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尤为关键,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分享学生在校的表现和进步,同时引导家长在家中也能持续推广和监督孩子的好习惯养成。在学习了《我的好习惯》单元后,设计一份“家庭好习惯挑战表”,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如设定每天吃水果的目标、规定电视和游戏时间等。

家校联合还可以通过组织工作坊和讲座的形式,让家长亲身体验学校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的方向和内容,还能获得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孩子在家中实践课本中学到的内容,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将极大地增强教育活动的连贯性和效果,形成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良好氛围。最后通过实际行动和日常的互动交流,学生能够在家庭的支持和学校的指导下,逐渐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这种从学校到家庭的延伸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为准则,也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实践和改进,最终形成稳定的好习惯,为其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家校联合不仅增强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更通过共同的努力,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注重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可以利用文本绘本、儿歌等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内化知识,培养社会参与意识;还可以充分发挥家校联合的作用,共同制定目标计划,确保教育效果,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必将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魏淑琼.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2022(31):103-104.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22.31.058.

[2] 张广银,林淑华,刘如萍. 基于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模式探讨[C].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研究专题研讨会(2019)论文集. 2019:49-52.

[3] 张盛劲.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 文渊(中学版),2021(12):1993-1994. DOI:10.12252/j.issn.2096-627X.2021.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