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专业手绘表现技法的课程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浅析园林专业手绘表现技法的课程改革

赵爽

隆化县职教中心 河北承德 068150

摘要:园林专业的教育在追求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过程中,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虽然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该课程,但实际教学效果与期待仍有一定差距。本文基于对现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课程改革策略,旨在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园林专业;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园林设计领域的不断发展,设计表现能力成为了衡量一个设计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手绘表现技法作为园林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提升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园林专业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应用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亟需系统性的改革与优化。

1. 课程体系与教学目标

深度分析该课程在现行的园林专业教育结构中所具有的独到位置和它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技能这一关键目标。这不仅因为设计技能直接影响园林设计师未来的职业品质,更是因为设计技能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持续进步与创新潜力。在这个教学环境下,手绘表达手法的课程表现得尤为重要,不仅是一场技能培训,也是激发思维和创造力的关键环节。

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富有前瞻性和明确的方向性。这不仅意味着学生们需精通手绘的基础技巧,更关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深化学生对于设计逻辑的深刻理解以及广泛的应用技能。在此培训过程中,学生们将掌握如何将设计的抽象思维转变为实际的视觉呈现,如何利用手绘作为一个辅助工具进行设计的探索和实验,以及如何借助视觉手段与他人建立有效的设计沟通。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不仅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细且科学的设计,还依赖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多样化,更需要对学生的个人差异和他们的创造力有深入的了解和高度的尊重。

为了追求这一远大的愿景,教育工作者必须持续地优化和更新课程内容,确保这些内容具有时代特色和展望未来的能力,并与园林设计领域的最新变革保持同步。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背景和对行业有着深入的洞察,而且他们还应能够敏感地把握行业中的新发展潮流、创新技术和先进材料,并将其融入到教育内容中。此外,课程内容设置需要非常科学和合理。我们不仅要重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教授,还要着重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手绘技能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实践设计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园林专业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内容更新,应当紧跟园林设计领域的最新发展,不断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技巧。同时,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兼顾基础与提高,既有助于学生打好技能基础,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3.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随信息科技的迅速演进和全球化教育环境的塑造,从上到下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这种信息交流方式,正日渐显示出其固有的限制。这一教学模式大多数情况下依赖于一种单向的信息交流,其中教师扮演着主导教学的角色,而学生则主要处于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尽管这种教学方法在最初传授知识时可能有其优点,但它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探索的主动性以及培育其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意热忱和实际应用技能时似乎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教育理论不断发展和学员需求逐渐多样化的背景下,教学方法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这种新的教育氛围。更为具体地说,实施多种教学手段,比如采用案例分析、以项目为导向的方法和工作坊模式等,这已经变成了教育创新的一个关键领域。这些教学方法不只提供了多种展示方式,更为关键的是,它们可以基于学习者的真实需求和兴趣点来制定更加互动和参与度高的教学策略,从而更为有效地推进学生的主动探索和深度思考。

通过案例教学方式,我们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真实场景和问题进行小组探讨和角色模拟,目的是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允许学生在模拟实际环境中运用理论知识,不仅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项目为核心驱动的教学方法,主要目标是确保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吸取知识并寻求问题的答案。这一种手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因为它为学生展示了学习的实际应用场景,同时在实际项目操作环节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巧。

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更加强调技能的培训和实际应用。它通过模仿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专长,这样不仅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也增加了实际操作的难度。

同时,随着信息科技在现代社会的持续进步,利用在线影片、虚拟现实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和有趣的学习体验,已逐渐成为提升教育成果的一个关键路径。在线教学视频可以超越时间和地点的束缚,为学生创造出更为灵活的学习场景和环境,而且,这种视频可以帮助他们直观并容易地展现那些复杂的概念。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构建一个沉浸式学习环境,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进行学习,这种高度模拟的学习体验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对于课程考核方法的创新,人们已经普遍认同其重要性,并将其视为课程改革中的核心部分。特别是在如园林专业这类应用学科中,手绘表现技法的评估不只是为了评判学生在理论方面的掌握,更关键的是,它能全面考察学生在实际的园艺设计中,如何将理论学识和手绘技巧结合起来,以及他们在实际使用中展示的创新设计才能。因此,在课程考核的规划和执行阶段,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和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才能。

首先,要明确实践性的考核项目的设计,通过将设计元素与实际园林设计项目紧密融合,这样的内容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实践中的热情。这样的测试方法不只期望学生能够展示他们的手绘技能,更为关键的是,学生需要通过手绘的方式来体现自己对于设计项目的深入理解、详尽分析和问题解决的实际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机会在仿真的实际工作环境中,深入地融合和应用学到的知识,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引进创新性考核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在遵守园林设计的基础理念和技术规格之后,敢于跳出传统的设计思维框架,运用创新的设计观念和手绘技巧,以形成具备创意的设计解决方案。这种方法不只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实际操作技巧和艺术表达。因此,在设定考核方式时,我们应该制定适当的评价准则,不仅要观察学生对手绘技巧的掌握,还需要全面评估其设计策略的创造性、实际应用和艺术价值,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

而且,对于考核方式的改革,还应纳入更多的评价体系,并结合同行评审、教师评审和自我评价等多样的评价手法,以便更为全面和客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其技能水平。同行评价机制能够促进学生间的知识和技能交换,提升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精神;教师评审部门会从一个更为专业的视角来评估学生的设计方案,并指出其各自的长处和短板,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索和不断的完善;通过自我评估,我们鼓励学生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以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

结语

园林专业手绘表现技法的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管理者、课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合力。通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园林专业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园林设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良. 浅析园林专业手绘表现技法的课程改革 [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 (23): 78-79.

[2]谢光园. 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手绘技法课程教学改革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5 (15): 225. DOI:10.16681/j.cnki.wcqe.201915139.

[3]周良. 论环艺专业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的改革 [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0 (05): 231-232. DOI:10.13398/j.cnki.issn1673-260x.2014.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