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叶兰 

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省  072750

摘要:在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改革以“OBE”理念为指导,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目标出发,坚持“结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课程设计思路,注重学生音乐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OBE”理念;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

引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声乐演唱和教学技能为主要目标。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改革,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通过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的制定,明确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来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以“OBE”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岗位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要遵循“成果导向”原则,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标准,如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掌握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再根据人才培养标准来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例如要围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从事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这一目标来构建声乐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还应以“能力为本位”为原则,从基础教学技能和专业教学技能两个方面入手,合理安排相应的课程内容[1]

二、更新教学内容,深化声乐课程教学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因此声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以幼儿教师教学技能为主。传统的声乐课程教学内容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脱离幼儿实际需求,忽视了学生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课程内容重复、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声乐课程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不愿学习等。所以声乐课程教学内容应该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特点和学前教育专业实际需求,在教材选择上,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环节,在课程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需求来设置声乐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三、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教学的要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在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和自由讨论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声乐知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设音乐公开课,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可以开展案例式教学法,在课堂上创设相应情境或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或事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特征,将实践活动引入课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采用情景模拟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设置不同主题和情境,让学生扮演相应角色进行模拟表演或配音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

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进实践性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是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在“OBE”理念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实践性教学改革。在声乐课程的课堂上,教师应强化学生对作品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进行演唱技能、教学技能等方面的指导与训练,强化声乐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教育技能和教育理论知识。同时将实际课堂教学与模拟课堂教学相结合,促进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有效衔接,通过构建“五个结合”、“两个平台”等实践性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有效整合与衔接。

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大多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改革创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而且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应积极参与学前教育行业实践,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了解本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可以通过邀请行业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和教学研讨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活动和教研活动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利用多种途径,构建一支专业技能强、创新意识高、具有合作意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改革创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改革创新,必须从“OBE”教育理念出发,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幼儿教师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和专业技能为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在遵循“OBE”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音乐基础及技能要求,合理选择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评价上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

[3]

总结:总之,新时代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应以“OBE”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声乐演唱和教学技能为目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江婧. 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 [J]. 艺术大观, 2022, (05): 115-117.

[2]曹新茹. 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设计类课程教学反思与改进 [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 31 (06): 25-29.

[3]邓江,党爱娣. 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以《音乐技能Ⅲ(声乐)》课程为例 [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6 (05): 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