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陈晓婷 刘艳杰

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 072750

摘要:民间舞蹈,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民间舞蹈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困境。高校作为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镇,其舞蹈教育在民间舞蹈艺术的保护与传播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舞蹈教育在民间舞蹈艺术传承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包括加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民族舞蹈文化的认同感等。本文旨在为高校舞蹈教育中民间舞蹈艺术的有效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民间舞蹈艺术;高校舞蹈教育;文化传承

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注度日益增高。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与文化的变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在此背景下,高校舞蹈教育机构作为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如何有效地进行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已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有效的传承与发展民间舞蹈艺术,不仅能够丰富高校舞蹈教育的内容,更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与归属感,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国际交流。

一、民间舞蹈艺术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

   民间舞蹈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历史信息,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引入民间舞蹈艺术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还能深化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它使舞蹈教育不再局限于技术技能的传授,而是成为传递文化、交流情感的桥梁。通过民间舞蹈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此外,民间舞蹈艺术的多样性亦为舞蹈创作与表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为高校舞蹈艺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可能。

二、高校舞蹈教育中民间舞蹈艺术传承面临的问题

   在高校舞蹈教育领域内,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相较于现代舞或芭蕾舞等,民间舞蹈往往缺乏必要的教育资源,包括专业师资力量和系统的教学经费支持。这直接导致了民间舞蹈艺术在学术研究和舞台呈现上的边缘化。民间舞蹈的教学与实践很难与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评价机制相吻合。高校舞蹈教育强调技巧的精准和舞蹈理论的深刻理解,然而民间舞蹈更多强调的是跨代的文化传承和情感的传达,这种差异造成了在现行教育评价体系下,民间舞蹈艺术教育的价值难以被充分认识与评价。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舞蹈文化的冲击使得民间舞蹈艺术在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这不仅影响了民间舞蹈艺术传承的主体队伍的建立,也使得民间舞蹈的现代化创新发展受限。民间舞蹈艺术传承面临着文化断裂的风险。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许多传统的民间舞蹈文化未能有效传达给下一代,导致舞蹈原有的文化意义和表演风格逐渐模糊,甚至失传。

三、高校舞蹈教育中民间舞蹈艺术传承的解决对策 

1、加强对民间舞蹈资源的挖掘与保护

高校舞蹈教育在追求艺术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对民间舞蹈艺术的深入挖掘及有效保护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涉及到文化遗产的传播,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撑。对于民间舞蹈资源,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精确记录其舞步、风格、穿着习俗及背后的地域文化特色,这有助于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理解每一种舞蹈形式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与精神象征。深入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环境进行田野调查,能够让学生们直接接触到民间舞蹈的原始状态,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真切韵味。学生们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能够更为深入地把握舞蹈的本质,进而在今后的教学和传播过程中,更好地表现出民间舞蹈艺术的生命力。此外,构建多元合作机制,邀请民间艺术团体和资深民间舞蹈艺人走进校园,开展工作坊、讲座与示范教学,不仅可以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对于维护舞蹈艺术的传统性和连续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与舞蹈艺术的传承人近距离交流,获得与众不同的视角和灵感,为民间舞蹈艺术创新发展提供可能性。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舞蹈教育也应积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民间舞蹈资源进行数字化记录与存储,创建数据库,以便长期保存并为将来研究和教学提供资料。这有助于跨越时间与空间限制,让民间舞蹈艺术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和传播。

2、构建多元化的民间舞蹈教学体系

构筑多元化民间舞蹈教学体系是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民间舞蹈艺术的关键对策,其核心在于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确保传统艺术能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得到有效传播和创新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首要任务是对贮藏于民间的舞蹈艺术加以梳理,确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使之成为高校舞蹈教学的重要资源。高校应兼顾民间舞蹈的多层面特征,覆盖从基本动作技巧到舞蹈背后的文化意涵各个方面。教学方法上,高等院校要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舞蹈的学习和再创作中来,通过体验学习、情境模拟和创作究竟等模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并吸收民间舞蹈的精髓。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民间舞蹈的热情,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舞蹈技能与创新思维。教学资源的丰富不仅限于舞蹈自身,教育者还应当关注与民间舞蹈相关联的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将跨学科的资源整合进教学中。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以更开阔的视角审视民间舞蹈,使之不单止滞留于形式模仿,更追求艺术内涵的理解和创新。

3、提高师生对民间舞蹈艺术价值的认识

在高校舞蹈教育领域,提升师生对民间舞蹈艺术价值认识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要求在教育实践中深化对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理解,还需要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做出针对性的优化。一种有效的策略是将民间舞蹈的审美特点、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民间舞蹈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和社会价值。通过精心设计课程结构,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认识到民间舞蹈的价值。课程不仅覆盖舞蹈动作技巧的教授,更应融入民族学、人类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强化对舞蹈作为文化遗产传承载体的理解。此外,组织与民间舞蹈艺术家的直接交流,邀请艺术家进课堂讲述舞蹈创作背后的故事及其文化象征意义,也能大大增强学生对民间舞蹈深厚价值的认识。

结束语:高校舞蹈教育在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与使命。面对传统民间舞蹈面临的传承挑战,高等学府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民间舞蹈艺术在新时代背景下得以有效传承,并继续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发光发热。未来,高校舞蹈教育还需不断探索与实践,形成具有特色的民间舞蹈传承模式,为全面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丽.高校舞蹈教育中民间舞蹈艺术传承的现状及策略[J].中国音乐剧,2023,(05):44-48.

[2]罗凤.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研究[J].尚舞,2022,(17):138-140.

[3]赵丹.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3):127-128.

[4]王治理.浅谈高校舞蹈教育中民间舞蹈艺术传承现状以及策略[J].农家参谋,2020,(20):279.

[5]郭珺.论高校舞蹈教育中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策略[J].北方音乐,2019,39(23):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