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制”课堂与管理:高原地区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青年教师培养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3

“三三制”课堂与管理:高原地区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青年教师培养路径

何炜

道孚中学(义乌市第六中学)

摘  要:在中国高原地区的教育环境中,我们探讨了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青年教师的培养路径。本研究以三三制课堂与管理模式为核心,致力于提升高原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一个基于三三制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探索了与此相适应的青年教师培养策略。本研究旨在为高原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师培养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借鉴,以期推动高原地区教育的优质发展,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

关键词:高原地区教育;三三制课堂与管理;课堂教学模式;青年教师培养;教育改革;优质发展

一、引言

2022年4月,中组部、教育部启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中阶段学校组团式帮扶工作。受金华市委组织部、金华市教育局选派,我于2022年8月抵达道孚,担任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道孚中学校长,任期三年。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支持下,我带领浙川两地帮扶团队通过小切口、小变革、小创新,探索学校发展新路径,聚焦课堂教学和质量提升,跑出了道孚中学发展的加速度,以红绿蓝(高原红江南绿锦城蓝)三原色绘就了道孚中学发展新画卷。

体现学科育人功能,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精神的发育和成熟,永远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追求。在工作中,我们坚持质量兴校,以抓课堂教学为根本,坚持做好课堂观察。从2022年9月起至今,我共听课(公开课、各类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推门听课等)100余节,以高三和初三年段为主,涵盖各学科和各年龄段教师。从整体来看,道孚中学大部分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资深教师都能践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抱负与志向,爱岗敬业,教学有法,成绩突出。但也有部分青年教师缺乏教学设计的思维,严重依赖网络课件;部分青年教师没有从课型定位出发,混淆了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基本课型的教学逻辑;还有部分青年教师只是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唯一重要指向,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缺乏远见的教学动机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和伤害。

二、三三制课堂与管理模式

(一)建立三三制团队,精心护航教学常规管理。

三类成员。安排班子成员、中层骨干、教学骨干各一名,建立校级领导、年段主管、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学巡查小组,每天由学校领导带队,对教学安全、教学纪律、班级卫生、师生到位等方面开展全天候督查检查,每晚汇总并进行通报和提醒。对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销号。对发现的亮点,及时通报表扬。

三层管理:校级领导统筹协调全校教学资源负责制定教学巡查要点,当天情况交教务处统一通报年段主管结合年级实际,对标通报和提醒,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完善年级教学常规管理,督促和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教研组长结合巡查中的课堂观察,做好课堂改进方案,对发现的的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对组内的指导和提醒,稳步提升教学能力。

三方合作:加强与学校各科室的合作与沟通,巡查情况每天由教务处统筹交办相关科室,共同推进学校整体工作。教务处每周梳理汇总同类问题,跟踪整改落实情况,通过行政会、校长会、教工会三个层面,全面做好查漏补缺,整改提升。对发现的教师不及时到岗、旷工等情况,建立分管领导、校长、书记三级约谈机制,确保教学常规管理的高效实施,为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三三制课堂,精准定位教师能力培养。

三个要素:着力解决教师会不会备课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材是三个基本要素。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师生关系上,我们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问题,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及时解压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创立道孚中学小马驹”“格桑花成长营、无师课堂公约等学生培养机制,让学生养成预习和自学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完成作业与练习拓展阅读与自主学习能力。我们提出教学五底主张,即在做到安全、纪律、卫生三底三清的基础上,加强对教情底和学情底的备课。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做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教材为基础与拓展相合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类课型:着力解决教师会不会上课的问题。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三种重要课型,每种课型都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道孚中学有部分教师来自小学,甚至是幼儿园,高中老师大多数也是从初中部拔高使用。针对不同背景、不同年龄段的青年教师,我们提出了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的培养模式,即聚焦于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类主要课型,不断建构完善道孚中学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和步骤,进而锤炼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建立同课异构为主的教研周(教研月)活动,在新授课上重点提升教师

教学设计能力评价与反馈能力,引导教师目中有人能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初三高三每周至少三次集体备课的机制,在复习课上重点提升教师知识整合能力和问题设计能力,教师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果。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巩固所学知识。教务处、网信办建立教学质量监测大数据库,不断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能力,指导运用大数据工具开展精准教学,在讲评课上重点提升教师试卷分析能力讲评策略选择能力、反馈与跟进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问题解决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三个指向:着力解决教师满堂灌到底的问题。道孚中学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情况比较突出,尤其是法治、历史、政治等学科,教师往往充当了复读机的角色,在师生对话中成了话轮鲨鱼,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课堂缺少基于思维的教学设计。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课堂教学必须以教师的问题为引领、学生的问题为起点,学科的问题为基础,设计问题链。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指向三类不同群体:优生、中等生、后进生。道孚中学规定,每个老师每堂课上至少要提三个问题,必须覆盖三类不同学生群体,不同的班级要做到三个必须精英班教师必须为优生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深度的问题,鼓励优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英才班教师必须为中等生设计针对学科基础知识的问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打牢基础,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讨论普通班藏加班教师必须对后进生进行诊断,找出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和症结所在,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措施;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学习体验,如设计适合他们能力水平的问题和活动,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鼓励后进生与同伴进行互助学习,让他们能够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三)建立三三制评估,精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为精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着手实施三三制评估体系。力争通过三个方面、三个环节和三个层次,全面、系统地评估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三个方面: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教学准备评估:在教学开始前,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进行评估,确保教学准备充分、合理。主要的评估手段:设置预备铃,检查教学状态;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实施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主要的评估手段:教学巡查、推门听课。教学反思评估:在教学结束后,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果和问题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主要的评估手段:检查教学反思撰写情况;教研组(年段)质量分析会。

三个环节: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反馈,从学生的角度了解教学的优点和不足。高中部已在半期考后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了测评,初中部在期末进行测评。专家评价:利用甘孜州何炜名校长工作室、韩红生名师工作室等甘孜州和道孚县骨干教师、教研员等平台,邀请同行教师观摩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从同行的角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家长评价:通过家长开放日等制度建设,邀请家委会提出意见建议,为提升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建言献策。

三个层次:基础达标、能力提升和创新发展。基础达标评估:通过检查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对教师教学常规进行评估,确保所有青年教师能够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能力提升评估:关注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自主备课能力、基本课型的上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等方面的评估。道孚中学在每个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开展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如板书比赛、论文评比、说课比赛、教学反思展示等,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为教学赋能。创新发展评估: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和尝试,评估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创新能力。数学组的王老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数学建模很感兴趣,她向学校提出想法后,我们调整了她的办公室,让她参与到学校网信办的工作,满足了她加强学习和锻炼的意愿,极大激发了她的工作热情。在今年四川省组织的各类教学竞赛活动中,她一共拿了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的好成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三三制模式在教学常规管理、教师能力培养和教学质量提升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的应用和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和创新,推动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余文森.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9.

[2]

成尚荣.上有灵魂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8.

[4]肖思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5]李希贵.学校转型,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