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方法:本次选择40例患者,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依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了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患者,参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情绪明显得到改善,p<0.05。结论: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提倡。

  • 标签: CT引导下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关注农村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幼儿户外游戏的开发,特别是混龄游戏的组织方面,探索了如何利用农村环境中的自然元素来设计各种户外游戏,旨在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社交技能、认知能力,以及提升他们的环境意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可以看到这些游戏对不同年龄的幼儿都具有吸引力,并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游戏体验。

  • 标签: 农村自然资源 幼儿户外游戏 混龄游戏 环境教育
  • 简介:摘要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利用计算机对脑电活动进行时域、频域计算以及显示,具有无创性、实时性等优点,能够显示细微的脑电变化,并规避了传统脑电图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不足。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神经网络受损所引发的神经电生理传导改变,可通过记录皮层脑电图并总结规律性,并给予定量处理。目前,QEEG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卒中后抑郁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以及疗效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优势,本文进行综述,汇报如下。

  • 标签: 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定量脑电图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需要对工程的位置,特别是工程区的沉降进行勘测,还需要加强路基和路面施工技术,提高技术能力,增加工程的使用周期,确保工程的正常使用,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市政道路桥梁 沉降段路基路面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慢性闭塞后,突出血管征(PVS)在脑灌注状态及临床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单侧MCA M1段慢性闭塞患者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53.2±8.9)岁。依据T2*加权血管成像(SWAN)序列PVS显示差异分为PVS阳性组(17例)和PVS阴性组(25例),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序列脑血流量(CBF)伪彩图选择闭塞侧MCA供血区额叶、顶叶、颞叶及脑室旁白质区感兴趣区[ROI=(200±20)mm2],比较两组患者CBF值差异,并随访两组患者6个月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PVS阳性组额叶CBF值为(33.54±6.40)ml/min×100 g,顶叶CBF值为(32.68±7.13)ml/min×100 g,颞叶CBF值为(33.79±6.87)ml/min×100 g,侧脑室旁白质区CBF值为(29.81±5.94)ml/min×100 g,均低于PVS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VS阳性组6个月内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为70.59%(12/17),明显高于PV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MCA M1段闭塞后,PVS与脑血流灌注状态密切相关,在临床预后评估方面亦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突出血管征 动脉自旋标记 软脑膜动脉 侧支循环 大脑中动脉
  • 简介:摘要:中班幼儿学生的思维以活动感知思考为主,其特征是学生必须通过具体的活动和事件才能认识并完成思维,所以在这时期,学生自己的感受与活动尤为重要。中班小朋友经过自己的实践,不但能够提高活动技能、手眼能力的训练,而且能够提高对生活常识和知识的掌握与了解,同时又能保持兴趣,从而养成探究意识。而通过常见的幼儿种植活动,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 标签: 幼儿园 种植活动 探究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FVH)与侧支循环建立及突出血管征(PV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经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提示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闭塞且FVH阳性显示的急性期(<72 h)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52.8±8.7)岁。依据入组患者亚急性期(72 h~10 d)FLAIR序列显示分为FVH阳性组(13例)及FVH阴性组(37例),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测量并分别比较两组急性期及亚急性期梗死核心面积差异,并分析两组患者急性期及亚急性期于T2*加权血管成像(SWAN)显示PVS差异。结果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梗死核心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FVH阳性组梗死核心面积为(582.17±175.64)mm2,明显大于FVH阴性组(342.78±76.55)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FVH阳性组PVS显示率为76.92%(10/13),明显高于FVH阴性组18.9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MCA M1段闭塞后,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FVH提示不完善的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并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 标签: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血管高信号征 大脑中动脉 T2*加权血管成像 侧支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慢性闭塞后不同脑实质区域脑血流量(CBF)的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经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单侧MCA M1段闭塞且无其他颅内外动脉中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2.6±15.7)岁。入组患者均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序列灌注成像检查,于CBF伪彩图测量闭塞侧额叶、顶叶、颞叶皮层及深部白质区CBF值,并与镜像区相比较。结果入组患者中,左侧MCA闭塞13例,右侧MCA闭塞12例,闭塞侧额、顶、颞叶深部白质区每100 g CBF值分别为(21.265±7.836)ml/min、(19.741±6.972)ml/min、(19.741±6.972)ml/min,均低于镜像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闭塞侧额、顶、颞叶皮层CBF值略低于镜像区,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侧MCA M1段慢性闭塞后,供血区深部脑白质区CBF降低更为明显,3D ASL技术通过量化CBF可客观评估脑灌注状态。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侧支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2*加权血管成像(SWAN)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慢性闭塞后临床预后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行磁共振SWAN及3D ASL序列检查的单侧MCA M1段慢性闭塞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3.3±8.8)岁。分析闭塞侧MCA供血区突出血管征(PVS)、脑血流量(CBF)值与患者3个月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VS阳性组MCA M1段供血区(额叶、顶叶、颞叶及侧脑室旁白质区)CBF值分别为(33.55±6.5)ml/(100 g·min)、(32.67±7.16)ml/(100 g·min)、(33.80±6.86)ml/(100 g·min)、(29.83±5.92)ml/(100 g·min),均低于PVS阴性组(42.28±6.79)ml/(100 g·min)、(41.90±6.78)ml/(100 g·min)、(42.49±6.57)ml/(100 g·min)、(34.31±7.10)ml/(100 g·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VS阳性组3个月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为47.06%(8/17),明显高于PVS阴性组20.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MCA M1段慢性闭塞后,SWAN及3D ASL能够客观反映脑灌注状态,在评估患者近期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突出血管征 动脉自旋标记 软脑膜动脉 侧支循环 大脑中动脉
  • 简介: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因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方案、优秀的管理人员等,导致实际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为了扭转这一现状,必须明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要素,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严格监控施工流程,打造高素质的施工管理队伍,随时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致力于将事故及其危害削减到最小,为园林绿化工程高效化、高质量开展给予可靠保障。

  • 标签: 园林绿化工程 施工管理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我国经济持续良性发展,人民生活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家居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扩大,促进了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也对建设质量提出严格的要求。市政园林工程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质量管理决定着市政园林工程的优劣,因此在实施市政园林工程建设时,除了投入资金之外还要注重施工建设的过程,有效管理施工建设,并加强质量检测,实现整体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确保质量的优质体现了园林设计的特色,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城市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标签: 园林绿化工程 施工质量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水利工程中土质堤防渗漏与地质、材料、施工设计、施工管理等众多因素有关。下面结合实际,对水利工程中土质堤防渗漏成因作具体分析。

  • 标签: 水利工程 防渗漏 成因
  • 简介:摘要:牛津中学英语(有趣的英语)教科书中每个单元的第三个结构正在阅读中。本部分是每个单元的重点,本部分选择的阅读材料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关系,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种类多样,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时会吸收很多方面的知识和帮助。然而,参加良好的英语阅读课并非易事。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相反,我通过教学实践加强了我的英语教学理论研究,同时在思想层面上改变了教学观念。

  • 标签: 初中英语 阅读课教学 教师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核心组分及机制。方法采用BATMAN-TCM平台获取增液汤的主要成分及其预测靶点,通过疾病相关的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DISGeNET)及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获取干燥综合征的靶标基因,并运用Omicshare平台获取增液汤与干燥综合征靶标基因的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将交集靶点上传到DAVID网站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应用Cytoscape 3.6.1进行结果分析并将其可视化。结果筛选得到9个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有效成分,25个核心靶点,DAVID分析得到29个生物过程,25条相关通路。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关键靶点为L-天冬酰胺、甲基麦冬黄烷酮B、二氢麦冬黄酮E,主要作用于PI3K/AKTt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通路、Toll样通路等。结论增液汤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为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增液汤 网络药理学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情景教学方法。方法分析与探讨内科护理带教中现阶段情景教学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情境教学方法,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当前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情景教学存在的不足包括情景教学不能完全体现临床实战训练和病房实战实操的意义,有些教学内容在情景教学中实施起来较为困难,甚至有些根本无法实现;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情景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情景教学、计算机辅助情景教学、模拟病人情景教学等。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增强学生的护理技能和沟通技巧,可以为医院培养实用型的专业人才。

  • 标签: 情景教学法 呼吸内科 护理带教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土建工程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工程,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土建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为了实现对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更好控制,应依据对土建施工特点的考虑,采用适宜的措施对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进行优化,重视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以便达到提升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性的目的。

  • 标签: 建筑工程 土建施工 现场管理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相较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因如此,如何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做好继电保护工作,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就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工作进行粗略的探讨,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电力系统,促进智能电网的长久发展做有益的铺垫。

  • 标签: 智能电网 继电保护 变革
  • 简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这主要得益于混凝土材料自身的优势。但是,在混凝土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混凝土裂缝,其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多元化的,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着重控制和管理混凝土裂缝成因,确保施工顺利开展。

  • 标签: 混凝土结构 裂缝类型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