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国教行政立法的现状和对策程干远,张京红一、建国后我国教行政立法的发展政府对国家教育事业实行行政法律管理,是当今世界各国国家行政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在逐步加强教育行政法制建设。为了从法学理论上开展对教育行政法的研究,有必要对我国教行政立...

  • 标签: 行政立法 教育行政管理 我国教育 教育行政法规 行政法制建设 教育立法
  • 简介:<正>说起易经在西方的传播,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莱布尼茨对易图二进制的破译、威廉父子的翻译和介绍,以及荣格从“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出发对易经的阐释。总之,值得一提的只是些德语区欧洲人的名字。另外,在欧美的书店及图书馆有关易学的橱架上,大多是英语的翻译和著述。确实,在北美大陆,尤其是随着华人在学术界的立

  • 标签: 易经 易学研究 翻译 法国人 周易 莱布尼茨
  • 简介:用历史唯物主义把握中国教问题,是当下中国教研究所面临的迫切而重要的思想任务。当代中国教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切中当代中国教问题的命脉,不能通过简单的经验和直观方法加以把握,而要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分析得以显现。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引导教育进行历史定位,将教育的时代标识凸显出来;只有跳出“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思考模式”,才能把捉住中国教的历史方位。合理选择解决中国教问题的基本路径应当是:把握中国教现代性的实质,培育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性个人,超越左与右,建构本土原创的教育理论。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 历时性 共时性 中国教育问题
  • 简介:作为彻底的革命,法国大革命旨在建立全新的理想社会,但此种彻底革命从否定特权,发展到否定全部特权阶层,到否定所有旧制度,直至不停地否定自己,从而导致制度断裂,不能实现可持续治理。而对待旧制度更为宽容尊重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虽然比法国革命不彻底,却能有效地立宪,实现制度的延续性。可见最好不要通过彻底割裂历史的革命进行立宪,否则极可能欲速则不达。

  • 标签: 立宪 法国革命 制度断裂 可持续治理
  • 简介:11月16-17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承办,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精神与当代文化研究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协办,主题为“启蒙与反启蒙”。来自全国各地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新闻出版界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提交论文30多篇,内容涵盖了近代自笛卡尔以来至今法国哲学的主要领域和人物,并追踪了法国哲学的最新进展。

  • 标签: 专业委员会年会 法国哲学 中国政法大学 外国哲学研究 学术创新团队 新闻出版界
  • 简介:12月6—7日在同济大学召开,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及中法学院主办,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同济大学法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承办,主题为“现代与后现代”。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教授出席大会并致辞。

  • 标签: 专业委员会年会 法国哲学 同济大学 中国现代 哲学学会 人文学院
  • 简介:7月19~21日在南京大学举行,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主题为“写本资源与石刻史料”。来自德国汉堡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明治大学、国立京都博物馆,以及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高校及学术机构的30多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版本研究”、“文献与历史研究”、“目录、写本、金石研究”以及“文献与思想研究”等专题展开研讨。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哲学 佛教研究 新资料 南京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 简介:<正>《管子》是非常重视教育的,把教育看作是“治国”、“富民”的根本途径之一。在《七法》中曾提出所谓治民七法:“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其中“化”就是教化,它包括改变社会风气和教育两个方面,相当于今天所谓的广义的教育。本文拟就《管子》一书的教育思想体系作初步的探讨。

  • 标签: 管子 重视教育 道德教育 军事教育 根本途径 社会风气
  • 简介:<正>戴震是我国18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在清王朝文化专制主义的高压下,他通过训诂考据探讨古书义理,指名道姓地批判作为钦定哲学的程朱理学,阐发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教育哲学理论。提出教育哲学思想的前提戴震提出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有两个前提,一是富有战斗性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一是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哲学上,戴震用来反对程朱理学的武器是朴素唯物主义理论。由于他对天文、地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多有研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同自然科学成就有着一定联系。

  • 标签: 戴震 朴素唯物主义 教育哲学思想 程朱理学 唯物主义哲学家 文化专制主义
  • 简介:<正>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发表了许多见仁见智的评论,从而深化了孔子思想的研究。但是如何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去把握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特点,这个问题的研究尚显得比较薄弱。我认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个互补的体系,无论是他所确定的诸教育内容之间还是他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之间,以及他的诸教育内容与其采取的教学方法之间,都存在着一种互补的关系。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对孔子所确定的诸教育内容之间的互补关系作些探讨,力求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揭示其内在的联系,期望得到学术界同行的教正。

  • 标签: 教育内容 孔子思想 互补关系 孔子教育思想 德育 教育哲学
  • 简介:孟子和苟子分别以“性善论”和“性恶论”为教育思想的道德基础。在教育方法上孟子强调由内而外,“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而苟子强调外在的礼义教化,“隆礼”、“尊师”。他们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儒家的“仁政”。

  • 标签: 孟子 苟子 教育思想 性善论 性恶论
  • 简介:孔子和佛陀作为世界级著名人物,他们是中国历史文化、印度历史文化乃至给世界东方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智者,并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不同的研究者抱着各自的目的'进山探宝',以期找到东西方文化交融跳动的脉博.教育工作者寻到的是他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师德修养等,由此,我们窥见了教育教学的真谛和原则.

  • 标签: 孔子 佛陀 教育思想 探究
  • 简介:民办教育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利益,必然导致伦理冲突,关键是制度伦理、组织伦理直至个人的道德建构。

  • 标签: 契约伦理 价值冲突 伦理建构
  • 简介:鹃冠子有关教育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关于人性论他认为古今人性相同,趋利求安。关于政治教育,他认为明君主应不断提高精神修养,以神化天下。关于伦理教育,他主张官员推行教化,百姓提高道德修养。关于军事教育,他要求明君平素训练军队。关于知识教育,他提出九道说。这些看法在先秦教育思想史上很独特。

  • 标签: 鹖冠子 教育思想 先秦时期
  • 简介:经验教育科学必须走进理论领域。只有发展教育学者的理论思维能力,教育学才能成为科学。而要发展理论思维能力,就不能忽视向中外古代的思想家学习。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精华的教学论,至今仍闪发着光辉,应予发扬、光大。孔子的教学论,以培养理论思维能力为首要问题。其中,“怎样学”的理论包括“时习”的学习态度和“学”与“思”结合的方法;“怎样教”的理论包括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思想。《论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学记》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二十字,应当成为我们今后建立科学的教学论体系时的理论借鉴。

  • 标签: 启发式教学 学习态度 孔子教育思想 教学理论 教育改革 教师
  • 简介:哲学具有三种基本形态,除了论坛哲学、讲坛哲学之外,还有实践哲学,亦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际所奉行的哲学(“伦常日用之道”)。哲学研究也好,哲学教育也罢,都需要通过实践哲学产生效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作用。就此而言,哲学本身确具有教育(“教化”)功能(“无用大用之用”)。只不过哲学教育是相对于哲学研究而言的,讲坛哲学是相对于论坛哲学而言的。

  • 标签: 哲学教育 历史 现状 论坛哲学 讲坛哲学 实践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