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巴别尔的小说主题呈现出明显的悖论特征,表现为对立双方的同在性与审美化、对话性与互动性。在《骑兵军》《敖德萨故事》与"童年与成长故事"中,主题的悖论性表现为暴力与人性的多层关系,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冲突,欲望与苦难的彼此勾连,以及艺术与生活的相互关联。这种悖论叙事融合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诗学理念,以审美的力量消弥严肃文学与通俗小说的文学范畴,把阳光的南俄写进20世纪俄罗斯文学,并见证知识分子与作家共同的悲剧命运。

  • 标签: 巴别尔 小说主题 悖论叙事 身份认同
  • 简介:中篇小说《暴风雪》(《Метель》,2010)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弗拉基米尔·索罗金的一部独具特色的名著。小说一经问世便引起了文艺界和大众读者的广泛关注,于2010年获得俄罗斯'新文艺'奖1,更荣获2011年俄罗斯大书奖,2012年在中国被评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小说构建了一个过去、现在、未来交织的虚幻时空,以医生和车夫在暴风雪中赶路为主线,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近乎离奇的事件。小说融合了后现代主义的荒谬、怪诞、互文性、解构、重构等元素,并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了俄罗斯经典文学的优良传统,不仅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更有深刻的思想性。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试图解读小说现实时空的荒诞性,并进一步分析出荒诞性背后的严肃主题。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索罗金 《暴风雪》 现实时空 荒诞性
  • 简介:洛特曼以文化文本的空间共性为基础,提出了文化模型的构建,并认为艺术文本是对各种类型文化模型的完美模拟。从这一角度出发来对希什金长篇小说《爱神草》中的文化模型进行解析,能够让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该作品中关于爱与永恒的主题思想。同时,这种文本解析方法对阅读和理解其他俄罗斯当代文学作品也颇有裨益。

  • 标签: 文化模型 空间 洛特曼 希什金
  • 简介:通过考察我国境内俄语语言景观分布及译写,我们发现我国俄语语言景观主要分布在对俄边境城市和俄语国家来华旅游或购物较多的城市,这些城市的语言景观俄译质量堪忧,错误颇多,主要为正字法、词汇、语法、混合以及其他错误,尤以混合错误为多。本文旨在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并加以改正,以期为整饬与规范语言景观俄语译写提供借鉴,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规范语言景观市场提供依据,为政府、企业乃至个人拟制俄语语言景观提供参考。

  • 标签: 语言景观 俄译 错误分析 境内
  • 简介:文化负载词是一个国家文化特色与个性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在文化翻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既要求译者准确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要求译者恰如其分地运用译入国语言将之传达给读者。莫言的《生死疲劳》是一部中国文化内涵丰富、民族性格鲜明的小说,富含大量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无疑,对《生死疲劳》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合理有效的翻译将有助于对外传播中国文化。

  • 标签: 《生死疲劳》俄译本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