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郭是西汉在营口地区所设立的县级行政建置,是盐官和铁官的所在地,在两汉至“三燕”时期是辽东郡重要的经济重镇和军事重镇。高旬丽占据辽东后,郭逐渐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建于高山之上的山城建安城。两城虽不在一地,但所辖范围相同,分别为汉晋和隋唐时期营口地区最高的行政建置。本文仅就两城的设置、沿革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做一粗浅的探讨,以求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 标签: 建安 行政建置 营口地区 军事重镇 隋唐时期 辽东郡
  • 简介:恩城小考尹建兵1987年春,笔者与省文物研究所孟繁峰同志到邯郸市各县收集墓志资料,在曲周、邱县境内发现三方(合)唐代墓志,其中均提到了历史上的恩县城。据文献记载:汉宣帝时封许广汉为恩侯,恩城为侯国所在地,东汉为县,属魏郡,晋及北魏属广平郡,隋...

  • 标签: 墓志铭 史思明 唐代墓志 邯郸市 《资治通鉴》 历史沿革
  • 简介: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天鹅村的清代大型民居陈家桅杆,是清代同治三年1863年由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营建。因其宅前竖有双斗双石桅杆的功名标志,俗称陈家桅杆,为川西平原仅存集住宅、祠庙、园林、学堂一体的复合式传统大

  • 标签: 成都市 陈家桅杆 文物保护工作 历史文化
  • 简介:东汉张陵在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创立天师道后,相继在巴蜀、汉中、关中设置了二十四治。其设在成都市及郊县者,计有玉局治(成都市)、鹤鸣治(大邑县)、阳平治、漓沅治、葛璝治(三治在彭州市)、真多治、昌利治(二治在金堂县)、主簿治(蒲江县)、稠梗治、罔治、本竹治、盖治(四治在新津县)十二治,占二十四治的1/2。

  • 标签: 平盖治法地 历史考证 成都市 考古工作 地方志
  • 简介:最近笔者获得一枚折十大型开元通宝(图1)。此钱直径42mm,钱文及大小很接近《历代古钱图说》^①中的第707号和《戴葆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②中的第391号。前者放在唐代部份,后者则归入五代。孙仲汇先生认为这种大开元有可能是南唐所铸,和"永通泉货"同时(959年)^③。我们这枚大开元不同于文献记载处,在于它是背。而自汉五铢以后的方孔圆钱,

  • 标签: 《历代古钱图说》 大钱 开元通宝 文献记载 方孔圆钱 戴葆庭
  • 简介:中国文物考古学界著名专家,内蒙古文物考古博物馆学界奠基人之一、原内蒙古政协委员、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大代表、中国九三学社会员、内蒙古文史馆馆员、内蒙古博物馆研究馆员、内蒙古大窑文物管理所负责人汪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2005年6月24日凌晨3点30分,在家中逝世,享年95岁.

  • 标签: 汪宇平先生 追忆汪宇平
  • 简介:20世纪在甘肃的天水和敦煌出土了不少古地图资料.这些地图资料的史学价值很高。天水放马滩秦汉墓葬出土的木板地图是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纸地图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纸张实物地图。敦煌藏经洞所出的星象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全天星图.“坟地图”、“宅舍田园图”是唐宋民众生活生产的真实反映.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反应了唐人绘制地图的一般原则。天水、敦煌出土的古地图资料对于研究中国汉唐文化、社会、建筑及地图绘制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木板地图 放马滩纸地图 敦煌星象图 敦煌坟地图 宅舍田园图 《五台山图》
  • 简介:卓文君,女性,生活在我国汉文帝至武帝时期(约公元前163年至公元前100年),系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之妻。蜀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市)人。貌美性毅,善诗妙琴,以其才华、情操名传千古,是中国汉代时期一位著名才女。

  • 标签: 遗迹 司马相如 汉代时期 公元前 汉文帝 辞赋家
  • 简介:1999年夏季,笔者在县城关偶尔收到一枚红铜质“阳邑”首小方足布,甚是幸运,常观不厌。

  • 标签: 红铜 铜质 幸运
  • 简介:1351年,徐寿辉住湖北蕲州起义。攻克蕲水后,建国天完,年号治平,1356年迁都汉阳,改元太平。1358年,改元天启。1359年迁都江州,改元天定l360年,部将陈友谅杀主夺位,改国号为汉,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钱。

  • 标签: 大义 “义” 迁都
  • 简介:甘肃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咽喉.独特的地理位置使甘肃成为中西交流的通道。在丝绸之路沿线的秦安、天水、庆城、山丹发现许多三彩、石雕和青铜质地的胡人俑。他们大多衣着华丽,特色鲜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域胡人特色鲜明的服装,丰富、充实了现有唐代胡服的资料。作者根据文献、考古和石窟壁画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考辨。

  • 标签: 西域胡人 古丝绸之路 服饰 隋唐 馆藏 中西交流
  • 简介:武安市沿村石塔为方形密檐式塔,塔座、塔身及塔心室有精美的佛教题材雕饰和造像,其造型结构、雕刻内容和艺术风格均具有典型的唐代特征,当属唐代佛教鼎盛时期的作品.

  • 标签: 武安市 唐代 石塔 佛教雕刻 佛教题材 造型结构
  • 简介:本文就1953年出土古浪县的大司农斛作一介绍,并简要阐述其历史背景和历史价值。

  • 标签: 大司农平斛 东汉 度量衡
  • 简介:“孙币”铸民国十六年说质疑傅为群“孙币”即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俗称“小头”,有多种版别,其最常见者之明显特征为“六角星”花纹(图一)。钱币界一般多认为此币“铸民国十六年”基本已成定论。但是,笔者近来查阅20年代上海银行公会档案,发现此说有误,故提出商榷意见。1927年,北伐胜利,6月8日国民政府财政部饬令停铸袁头币,改铸孙中山头像币。据南京造币厂厂长汤钜呈称:“职厂遵饬改铸孙先总理像新式国币,因绘样镌模种种手续尚需时日,在新模未成以前奉准暂用民国元年先总理开国纪念币旧模印铸,以济金融,成色重量仍照旧例办理,现在业经出币,已分运中国、交通、中南、盐业、大陆、金城、四明各银行分别销售,除将新模督促进行,一俟成就,立即更换所有现铸纪念新币。”①以上史料说明:1927年(民国16年)开铸的“孙币”用的是旧模,即民国元年(1912年)开国纪念币的旧模。此币1912年3月由南京造币厂铸造,正面为孙中山侧面像,中文:“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背面为英文“中华民国”及“壹圆”,当中则为中文“壹圆”字样,“五角星”在下面两旁,钱币界称“下五角星”(图二)。所以此种“下五角星”有铸1912年的,亦有铸1927年的。又据南

  • 标签: 开国纪念币 版别 南京造币厂 民国元年 侧面像 新模
  • 简介:上个世纪80年代初,徐州市博物馆文物商店的橱柜里展销新出土的300余枚崇宁通宝、崇宁重宝折十钱,其钱文挺拔,边廓深峻,绿锈斑斓,无流通磨损痕迹。笔者当时初涉古钱,兴致甚隆,遂各选购一枚。其中一枚崇宁通宝折十间布绿锈,背面平整均匀,周边厚薄一致,无锉磨痕迹,直径33.8mm,穿径8mm,厚1.8mm,重7.4g(图1)。

  • 标签: 北宋钱 平面 成因 80年代 文物商店 博物馆
  • 简介:“唐国通宝”是十国南唐·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唐元宗李臻铸,以一当“开元通宝”二,与开元钱并行,钱文有篆、隶、楷三书体,铸工规整,钱文精美,虽当时铸期短暂,但数量多,流通广。各地都有出土发现。现将我收藏的两枚“唐国通宝”小平钱,介绍如下:

  • 标签: 南唐 “开元通宝” 开元钱 小平钱 钱文 十国
  • 简介:罗婉是我多年训练中进步较快的一个队员.经过一年的训练,800m成绩能达到2min19s左右。经过1996年一个冬训多方面观察,发现罗婉训练意志顽强,韧性较好,内脏功能好,她原在学校跑过短跑,但我认为她更适宜从事400m栏专项训练,故果断让她改练400m栏,经过3个周期的训练实践,罗婉跨栏水平逐年提高,按照预定训练计划完成了训练任务。

  • 标签: 罗婉平 400米栏 训练方法 训练周期 训练质量 跨栏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