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现目前,团队合作模式开始广泛用于医疗卫生组织的日常工作中,且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房也成为了收治病人最多的科室之一,使得医疗与护理间又优势不互补的问题日渐严峻。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多收治病情严重的儿童,其病情发展迅速、病种复杂、易出现并发症、致死率极高,故对临床治疗效果影响较高。因此,在重症儿童治疗中,需将多学科医护工作相结合,通过医护工作的团体合作,为患儿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为患儿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进而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基于此,本文围绕围绕儿科危重症护理领域团队合作进行综述分析,为提升危重患儿团队救治能力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 标签: 危重症 儿童 护理领域团队合作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呼吸内科实践教学中的病例讨论与团队合作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设计,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各为50位。观察组接受呼吸内科实践教学中的病例讨论与团队合作,而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一般资料进行详细记录。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评估病例讨论与团队合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2岁(标准差2.1),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8岁(标准差2.3),其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P > 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有80%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而对照组仅有60%的患者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出20%(P <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减少了2.5天(标准差1.2)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8天(标准差1.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 < 0.001)。结论:呼吸内科实践教学中的病例讨论与团队合作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通过团队合作,医生们可以共同讨论病例,交流经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呼吸内科实践教学中引入病例讨论与团队合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并减少住院时间,对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和患者健康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结核病的传染控制策略及其与医护合作模式的关系,以提高防控效果并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研究聚焦于有效的控制策略和高效的医护合作模式,以提供更优的结核病防治服务。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对结核病传染控制策略与医护合作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控制策略及医护合作模式对结核病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效的结核病传染控制策略能显著减少结核病的传播,而优化的医护合作模式则能更好地实施这些控制策略。通过改进医护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结核病诊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结论:结核病传染控制策略和医护合作模式是相互关联的两个因素,二者的优化和整合对提升结核病防控效果至关重要。研究提供了实施有效防控策略和促进医护合作的参考和指导。

  • 标签: 结核病控制策略 医护合作模式 结核病防控效果 传染控制 服务优化。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国内外之间的医学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需要紧跟趋势,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为医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医院可以及时了解前沿的医学技术,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 标签: 强化对外交流 合作促进 医院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医疗联合体进修生团队合作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医联体进修生能力水平,带教团队有针对性的进行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横断面调查,以华西第二医院2018年-2021年421名医联体进修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团队发展测评量表(TDM)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367份(87.2%)。应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测量TDM的适用性,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探讨进修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范围为0.63-0.92。分半信度为0.92。聚合效度r系数范围为0.31-0.94(P

  • 标签: 团队发展测评 团队合作 进修生
  • 简介:摘要:合作学习式教学充分展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优势与特点,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已然得到广泛应用,合作学习是实习生与临床带教、以及实习生共同展开学习活动,有利于提升实习生对临床护理的自主参与意识,便于激发实习生的群体力量,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实习生形成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临床护理是经由多门临床课程结合而成,具有极高的整体性,将其应用于胸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既有利于实习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实习生更好把控实践技能。

  • 标签: 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 胸外科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医护合作式术前访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始的时间为2021.12月,结束时间为2022.12月,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上述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抽签分组的办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有35例患者,研究组接受医护合作式术前访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访视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术前准备质量、手术配合度以及访视内容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式术前访视干预用于手术室护理当中,能够让患者增强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降低患者术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值得运用。

  • 标签: 医护合作式 术前访视干预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科护理团队合作与患者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对急诊科护理团队的合作水平进行评估,并收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数据,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团队的合作水平与患者满意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团队 合作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将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高职儿科护理技术实训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22级助产二班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对照组学生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学生则使用团队合作方式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综合能力三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儿科护理技术实操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高职儿科护理技术实训课程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能力。

  • 标签: 高职 团队 儿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协同作用下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76例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于2020年1月到6月进行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归为对照组,将于2020年7月至12月进行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归为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协同合作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6min步行的距离和对老年冠心病的认知度。结果:两组患者步行距离均有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对老年冠心病的认知度均有提高,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合作下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水平,更能增加患者对老年冠心病的认知程度,保障患者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协同合作 延续性护理 老年冠心病患者 认知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1+1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与糖尿病人群的效果及生命质量影响。方法:选120例接受随访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奇偶数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服务,观察组行1+1+1庭医生签约服务。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生命质量、服务满意率均高(P<0.05)。结论:1+1+1庭医生签约服务干预,效果理想,可更好控制病情,延长随访服务,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随访 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位一体护理合作模式如何改善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功能康复情况。方法:从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之间接收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选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并综合对比护理干预成效的差异性。结果:以评分的形式对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平衡能力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显示研究组的表现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六位一体护理合作模式的应用价值非常显著,它能够优化患者的肢体运动、平衡功能,从而增强他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六位一体护理 合作模式 脑梗死 恢复期 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