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传染的流行病学主要特征表现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或其他同级医疗机构报道的过去一年里出现呼吸传染类疾病的确诊患者1486例,通过对患者的病历报告进行归类整理,研究具体呼吸传染疾病各类型所占比重、发病时间特点、患者年龄和性别构成、人群分布情况。结果研究对象中所包括的呼吸传染类疾病主要有8种类型,其中以肺结核和麻疹两种疾病患者所占比重最大;4-6月属于呼吸传染类疾病的高发季节;男性患者人数明显多于女性患者;30岁以下患者患病的可能性更大;患者主要以常驻人口为主。结论充分掌握呼吸传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可以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可靠依据,使相关的医疗卫生工作能够更有针对性。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病学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108例急性呼吸感染的患者使用小柴胡汤中医治疗的方法来治疗体虚感冒,观察治疗效果,总结结论。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呼吸感染的患者10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治疗组的54例患者给予口服中药小柴胡汤来治疗,对照组的54例患者则给予清肺的口服液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统计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有效率为70.6%,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实验结果发现对于急性呼吸感染中医辨证体虚感冒患者的治疗采用口服小柴胡汤治疗效果明显较好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柴胡汤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10-0234-01
  • 简介:热带和亚热带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利于传染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加强该地区官兵热带传染防治意识,提高防治技术与能力具有重的意义。驻岛官兵热带传染防治知识较贫乏、防护意识较薄弱、装备尚缺乏,需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医疗、卫勤保障机构应加强对iZl支援军医院校应加强有关宣教。

  • 标签: 热带 传染病 预防知识 现状
  • 简介:归纳总结战场传染救治特点及野战传染医疗所分类作业模式,分析信息化条件下传染伤病员分类作业需求,设计并研制“野战传染医疗所分类作业系统”,包括移动分类系统、分类管理系统两个分系统,共6个软件模块和4类硬件设备,并在实兵演习中得以运用,实现野战环境下准确高效分类大批量传染伤病员的功能。

  • 标签: 野战传染病医疗所 分类作业 系统研制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基层医院的传染管理和预防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本文对基层医院中的传染管理和预防问题进行了实地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对策。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8例传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8例传染患者作为观察组。我们对对照组的病患者未进行传染管理和预防,对观察组的病患者进行了传染管理和预防。研究对比结束后,比较两组病患者之间的确诊率,再根据研究和诊断的结果,分析了我院传染管理和预防工作中存在的漏动和问题。结果对照组患者当中确诊为传染患者的例数为88例,其确诊率为55.69%;观察组病患者当中确诊的例数为135例,确诊为传染率为85.44%。观察组病患者的确诊病患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的病患者,二者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进行传染管理和预防工作,可有效提高传染患者的确诊率,进一步提高传染的管理水平和就诊速度。此方法适合多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传染病 预防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实施呼吸管理的护理操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诊治的100例AECOPD患者,对其实施呼吸护理管理操作,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于老年AECOPD患者实施呼吸管理护理及系统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4例由于病情过重而转入ICU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结论AECOPD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到管理措施,能够促进呼吸分泌物排出,确保呼吸通畅,提升药物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能够有效降低家庭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操作方法。

  • 标签: AECOPD 老年患者 呼吸道管理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下呼吸感染相关原因,为临床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在2011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的1104例医院手术室麻醉外科的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病人下呼吸感染的情况,以及其与手术室麻醉的相关原因,数据的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来进行。结果一共有98例病人发生了医院感染,感染率是8.88%,其中有18例发生了下呼吸感染,占48.98%的比例;使用液体消毒剂消毒以及循环使用麻醉机这两种情况在下呼吸发生感染的几率最高,分别是6.75%和8.33%,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呼吸感染和手术室麻醉过程中的麻醉时间、麻醉方式、喉镜消毒方式、麻醉前抗菌药物使用和麻醉机过滤器类型等有着密切关系,临床上应该针对这些麻醉中出现的下呼吸感染危险原因实施对应的防治对策,可以有效地降低因为手术室麻醉引起的下呼吸感染。

  • 标签: 手术室 呼吸道感染 麻醉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学龄前期儿童反复呼吸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反复呼吸感染的患儿共204例,将患儿按照入院编号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10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患儿和患儿家属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02例患儿经过中医干预护理后,效果较为满意,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102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5.5%;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2例患儿对该组的中医干预护理满意度为94.1%,而对照组102例患儿对该组的中医干预护理满意度为74.5%,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干预对反复呼吸感染的学龄前期儿童进行护理,对患儿无明显副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方法多样、疗效显著等优点,在护理中也较易使家长和患儿接受,中医干预护理办法值得在学龄前期儿童反复呼吸感染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学龄前期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小儿上呼吸感染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上呼吸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儿。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患儿治疗依从率、家长满意度、护理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小儿上呼吸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纤支镜灌洗吸痰术治疗下呼吸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9月下呼吸感染患者资料12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128例患者全部通过纤支镜灌洗吸痰术加以治疗,在手术之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所有患者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的临床表a现,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8例患者通过治疗和护理干预之后PH值、PaO2、SpO2、PaCO2等生命体征和治疗之前比较存在显著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下呼吸感染严重患者如年老体弱无力排痰;术后惧伤口疼痛,不敢用力咳嗽排痰,导致痰液淤积引起肺不张;咯血停止一周后气管有陈旧性血栓阻塞不能自行排除;先天肺发育不良易感染者等实施纤支镜灌洗吸痰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显著的改善,应该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纤支镜灌洗吸痰术 下呼吸道感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背景和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宜春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致病病原谱,初步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卒中相关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人群的呼吸致病病原谱,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为防治脑卒中提供参考依据,达到明确病因,以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时防控的目的,对减轻病患痛苦和经济负担、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集的宜春地区2~3家的自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因急性卒中住院的40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和300例其他科室非呼吸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致病病原谱及对预后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随机式,空白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随机分为脑卒中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组、未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组及对照组,观察试验期间发生肺部感染,血细胞分析,痰培养,胸片/肺部CT,NHISS评分等指标。观察期限为入院后2~3周,或出院。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入选705例病例数,最终因各种原因被剔除有100例,其中A组34例,B组36例,C组30例,两组的基础临床资料、危险因素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三组基础数据存在较好的可比性。40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109例,占26.91%;致病病原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63.83%)和革兰氏阳性菌(28.94%)为主;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肺部感染者与非合并肺部感染者在出院时NIHSS评分减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宜春地区急性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呼吸感染的发生率高;(2)治疗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痰液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性抗生素以防止耐药;(3)急性卒中获得性呼吸感染的患者的预后效果比非获得性呼吸感染的患者的预后效果差。

  • 标签: 急性卒中患者 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奈替米星与丁胺卡那治疗下呼吸感染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01月收治的60例下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丁胺卡那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奈替米星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奈替米星治疗下呼吸感染较丁胺卡那效果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奈替米星 丁胺卡那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法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法在ICU呼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67例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采用人工排痰及密闭式吸痰,观察组给予振动排痰法及密闭式吸痰,比较2组的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均少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痰液喷出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法联合密闭式吸痰能够提高ICU患者呼吸护理效果,减少VAP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密闭式吸痰法 振动排痰法 呼吸道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所收治的78例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分为甲组与乙组,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后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9%)高于甲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1%)小于甲组(15.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大力推行。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强化护理干预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就两组救治成功率与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展开比较。结果观察两组救治成功率与护理服务满意率的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7.5%、95.0%与77.5%、75.0%,可见实验组的救治成功率与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运用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中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对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其预后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9例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三组,各33例。A组给予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B组给予连续性气通气联合压力支持,C组给予压力控制通气,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三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B组的PaO2/FiO2明显高于A组及C组(P<0.05)。结论三种不同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均较好,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 老年重症胸部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在科技上取得的进步在医学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医学上面,多数病原体微生物及病毒的发现,对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传染的预防和控制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得到了良好的进展,但仍然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以预防和控制传染。下面就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有效性做简单介绍。

  • 标签: 预防 控制 有效性 传染性疾病
  • 简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科主任蔡绍曦是南方医院为数不多的女科主任、女博导之一。尽管平时工作非常忙碌,但她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她常说:"问题可以用理解和沟通来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呼吸科是救命的,医生的每一个决策可能决定的不仅是患者的健康,更是生死。"这句话常常被蔡绍曦提起。作为人体各系统中与外环境接触最频繁、接触面积几乎最大的呼吸系统,无疑是敏感而又脆弱的。

  • 标签: 环境接触 南方医院 呼吸科 女科 痰培养 临床本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2015年4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有54例治愈,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治愈率96.43%,死亡率3.57%。结论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合并呼吸心跳停止,导致长期脑水肿。对于早期使用足黄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杭生素、支气管解痉荆等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健,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