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呼吸传染的控制手段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呼吸传染确诊患者36例,所有受试者接受呼吸传染控制措施以及相应的药物治疗,研究呼吸传染的控制与治疗方法。结果通过控制措施与药物治疗后,36例呼吸传染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所有受试者经护理后全部恢复健康,且3个月内复发率为0,同时36例患者中无1例成为传染源。结论对呼吸传染患者进行有效的控制及正确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同时降低患者成为传染源的概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控制 治疗
  • 简介:摘要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疫病(即传染)的发病因素、治疗原则和防治措施等各方面都积累了很多经验。本文就从这些方面简要论述一下中医对传染的防治问题,主要针对预防。

  • 标签: 疫病 中医 因素 防治 原则 措施
  • 简介:摘要传染是一类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如果不能合理治疗极易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加强传染的防治与管理是摆在大家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本地区的传染的防治与管理工作进行论述。

  • 标签: 传染病 防治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下呼吸的药敏以及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了解。方法选择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择临床诊断为呼吸感染且在住院后其细菌培养检查为阳性,并且进行了药敏试验的患者,对其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药敏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本次研究的142例患者共计培养出了236株病原菌,其中有32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总病原菌数的13.56%,26株为流感嗜血杆菌,占病原菌总数的11.01%,18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占病原菌总数的7.63%,18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占病原菌总数的7.63%,14株为大肠埃希菌,占病原菌总数的5.93%,14株为肺炎链球菌,占病原菌总数的5.93%,12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占病原菌总数的5.08%,12株为副流感嗜血杆菌,占病原菌总数的5.08%。结论对下呼吸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病原体的实际特点对治疗的方法进行选择,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内科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药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下呼吸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1例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55株,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下呼吸分离病原菌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的增多,环境的变化,以及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当今新发传染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迅猛发展,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各种新发的传染的发病特点进行的检测与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新发传染的消毒措施以及隔离现状,让新发传染地区的医院更好的完善对新发传染的检测以及隔离工作,增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的建设以及对公共场所的消毒处理,加大对于新发传染的研究力度,提高对付新发传染的相关意识,为了人民的健康提供一份保障。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特点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学生常见传染防控与管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四川南充市顺庆区城区某所小学校2014年5月进行传染增强管理前后各100名学生,对比分析传染防控的重点和管理措施。结果强化组学生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比例、发生传染疾病的种类、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学生,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传染性疾病的学生均得到较好的治疗。结论对于学校学生较多,疾病传播较为复杂的环境中,应给予加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杜绝传染扩大,爆发流行,对保证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学生 常见传染病 防控
  • 简介:摘要流行传染的基本特征是流行快、危害大,范围大,进而给社会和人们造成极大的麻烦。结合相关资料,人们一直致力于流行传染的预防和控制的研究中。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传染早已超越了某个局限地区或国家,甚至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例前些年SARS人们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本篇文章着重研究分析了流行传染的预防和控制途径。

  • 标签: 流行传染病 预防 控制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行传染的预防以及控制流行传染的控制途径。方法选择干预前某地区健康成年人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患者300例。观察组实施传染预防控制管理,对照组实施普通的控制管理。比较两组人员流行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结核、乙肝、其他流行传染的发病率为(3.33%)、(1.00%)、(4.0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结核、乙肝、其他流行传染的发病率为(42.00%)、(30.67%)、(33.00%)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核、乙肝、其他流行传染进行预防控制管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并且能降低传染的发生率,这项控制管理值得广泛推荐与运用。

  • 标签: 流行传染病 控制途径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留置胃管患者院内下呼吸染病原体的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各科收治的135例留置胃管患者下呼吸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18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45株(77.5%),革兰阳性菌37株(19.7%),真菌5株(2.6%)。药敏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出现多重高比例的耐药。结论留置胃管患者院内下呼吸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存在多重耐药,临床应重视病原学培养鉴定,合理选用抗生素。

  • 标签: 留置胃管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疫情早期预警指标,建立传染疫情早期预警模型。方法我县2010年1月起建立传染早期预警模型,对我县传染患者早期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寻找传染的疫情预警指标,将疫情指标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目标传染的相关信息资料,评估事件发展趋势与危害程度,在事件发生之前或早期发出警报,使相关责任部门及事件影响目标人群及时做出反应,预防或减少目标传染的危害。结论对传染疫情早期预警的主要模型分析,能够有效的控制传染的发生,提高了传染疫情管理质量。

  • 标签: 传染病疫情 早期预警 模型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多年在传染房护理的临床相关资料,从心理护理方面探讨对传染患者的护理工作;不断总结对传染患者的进行全方位护理的经验,使得传染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心理护理在传染患者的治疗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护理效果具有不可替代性,不断加强对传染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患者认识疾病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护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 标签: 传染病 心理护理 传染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疹性传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观察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出疹性传染患者,对症进行预防及治疗。结果出疹性传染包括45例病毒感染患者、31例过敏性患者及4例猩红热患者。全部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对于不同类型的出疹性传染,根据其特点进行预防和控制。结论出疹性传染的病情复杂多样,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及生活习惯,按时接种疫苗予以预防。对发病者进行隔离,控制感染源,在确保对症治疗的同时注重疾病传播的控制。

  • 标签: 出疹性疾病 临床诊治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传染医院手术室护理缺陷发生原因。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发生的100例手术室护理缺陷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本组案例的临床记录资料,总结分析本组案例发生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原因。结果传染医院手术室护理缺陷原因主要为医疗器械准备不足(占总体的40.0%),医疗器械消毒清洗不合格(占总体的18.0%),手术室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包括护理技术,责任心,护理知识等)欠缺(占总体的42.0%),此外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工作时段均有关。结论传染医院手术室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具有多样性,采用合理的处理对策包括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合理安排工作时段,重视术前准备等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在保障护理质量的同时,对提高院方的整体医疗水平和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传染病医院 手术室 护理缺陷 发生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小儿急性呼吸感染患者,经患儿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治疗组43例进行常规治疗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常规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对照组患儿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9.07%。治疗组患儿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2%,组间差异显著,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呼吸感染患儿进行循证护理,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观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儿科上呼吸感染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860例儿科上呼吸感染患者的用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和分析临床用药的品种、频数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头孢克洛颗粒、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钠的DUI值都大于1,有用药剂量过大现象;配伍不合理最严重,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28.9%,其中主要包括中成药口服制剂多联使用和中药注射液使用随意,分别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17.9%和11.1%;其次是药品品种繁多,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19.4%。结论我院儿科上呼吸感染临床用药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加强临床用药的监督和管理。

  • 标签: 儿科 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防口服液在小儿急性呼吸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呼吸感染患儿中随机性抽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柴防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加以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退热时间和退热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防口服液在急性呼吸感染患儿中疗效显著,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柴防口服液 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住院肺癌患者病例调查,了解肺癌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易感因素、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等,为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12月期间收住院的126例确诊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肺癌患者中合并有肺部感染者69例,发生率为54.76%,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占59.1%。结论肺癌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较为常见,应及早诊断、合理治疗,改善患者生存治疗。

  • 标签: 肺癌 肺部感染 临床分析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常规传染项目检测对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对500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HBV、HCV、HIV、TP检测,统计感染阳性率。结果500例患者中,常规传染四项总阳性率为14.65%。HBsAg、抗-HCV抗体、抗-HIV抗体、T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2.90%、0.40%、0.20%、1.20%,HBV感染率显著高于HCV感染率(P<0.05);TP感染率显著高于HIV感染率(P<0.05)。随访1年,均无其它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及医疗纠纷发生。结论通过对术前常规传染项目检测,可以有效预防术中术后意外情况发生,并且可减少医务工作者或其它患者的感染,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传染病项目检测 手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