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作者: 1马松波 2晁学娇 3鲍山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0-09-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第17期
  • 机构: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普外科 宁夏,银川市 750000 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手术室 宁夏,银川市 750000 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宁夏,银川市 750000
  • 简介:【摘要】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属于乳腺癌的一种病理类型,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早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不为明显,大多是通过体检或者筛查发现,之后经过病理组织检查进行确诊,并且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药等对症治疗,受病理分型、分子标志物、疾病分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乳腺癌的预后不良。即使乳腺癌患者经过治疗后肿瘤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也有复发或者转移了几率,一旦出现复发或者转移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将大大缩短。本次案例中出现的是胃转移,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并且在临床影像学及胃镜检查中均缺少特异性,与原发性胃癌相比,在临床上鉴别比较困难,不利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我院 2020-07-06收治的 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就行分析。

  • 标签: 乳腺癌 浸润性导管癌 胃转移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 寡转移性 前列腺癌是前列腺癌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于原发灶根治性肿瘤切除术和对转移灶的转移导向治疗可以使患者受益。但是,目前的证据主要来自回顾性研究,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本文就少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定义,诊断和治疗 进行综述 ,以加深泌尿外科医师对寡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理解。

  • 标签: 前列腺癌 寡转移 减瘤性根治性切除术 转移导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100例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随访3年,观察入选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并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随访3年发现入选100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3.0%,2年生存率为28.0%,3年生存率为19.0%,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转移灶数量、病理类型、治疗方案与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转移灶数量、病理类型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有很多,老年、转移灶数量多以及鳞癌患者的预后相对更差。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骨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大肠癌合并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措施与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25例大肠癌合并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依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制定最佳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案,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病情均得到显著的改善,治疗有效率高达100%,且术后1年存活率较高,但是患者在手术应激性操作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伤口感染、腹水等并发症,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结论 大肠癌合并同时性肝转移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病情,确保取得最佳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需要加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 标签: 大肠癌 同时性肝转移 外科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使用不同量外照射放疗的结果。 方法:从我院选取 恶性肿瘤骨转移 患者 120 例 为研究对象, 均分 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接受一次 3Gy ,观察组运用一次 8Gy ,对比结果。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效果、满意度(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使用不同量外照射放疗止痛效果、满意度差异不明显, 8Gy/f 剂量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可有效控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合适剂量。

  • 标签: 不同分割放疗 骨转移 对照观察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肝癌心脏转移的途径。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晚期肝癌心脏转移的诊断经过。结果 该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转移,在行介入造影检查时发现经肝右动脉发出一分支供应心脏转移瘤。 结论 肝癌心脏转极其罕见,血行转移途径多为门静脉系统,经肝静脉转移途径少见。肝癌的血供大部分由肝动脉供给,肝癌心脏转移的血供也由肝动脉发出的分支供给。

  • 标签: []肝癌 心脏转移 超声心动图 介入造影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大小与转移部位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升阳散火汤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口腔黏膜溃疡临床成效。方法:对本院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接诊的口腔黏膜溃疡患者取 60例随机分组, 30例升阳散火汤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口腔黏膜溃疡为观察组, 30例单纯升阳散火汤治疗口腔黏膜溃疡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后观察两组出现止痛效果的时间段,记录观察创面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的有效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两组出现止痛效果的时间段、创面水肿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一周总有效率为 93.33%,第四周的总有效率为 100%,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升阳散火汤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口腔黏膜溃疡的临床成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升阳散火汤 升阳散火汤联合转移因子 口腔黏膜溃疡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比 分析腹部肿瘤腹腔转移 分别行 CT 诊断、 增强 CT 诊断的 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60 例 腹部肿瘤伴腹腔转移的 临床资料 , 把行常规 CT 扫描的 30 例患者作为常规组 , 行 增强 CT 扫描的 30 例患者作为增强组,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情况。 结果 病灶检出情况,增强组 的微小种植灶长度 、宽度、 最小面积 等数值均明显 低于 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腹部肿瘤 腹腔转移 部位检出情况 ,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常规组转移部位检出率为 66.67% ,增强组为 93.33% ,增强 CT 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 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 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 诊断中,相比于常规 CT ,增强 CT 的 检出率 明显更高 , 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更具指导意义,临床价值更高。

  • 标签: 腹部肿瘤 诊断 CT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 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病人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2000-2016年 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 192例治疗的临床资料。分为靶向药物 +紫杉醇组 98例,单纯紫杉醇治疗组 94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靶向药物 +紫杉醇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 48.9%,明显高于紫杉醇组 27.6%。在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期明显高于单纯紫杉醇组。 结论: Her2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化疗相对于单纯紫杉醇化疗对 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有显著的生存获益,有推广价值。

  • 标签: Her2阳性 转移性乳腺癌 靶向治疗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疗效。 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在我院治疗肿瘤骨转移患者 40 例,依据其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 n=20 )与观察组( n=20 ),对照组患者进行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利用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 20 例患者中有 6 例疼痛完全缓解、 7 例部分缓解, 疼痛缓解率 为 65.0% ( 13/20 );观察组 20 例患者中有 10 例完全缓解、 8 例部分缓解,缓解率为 90.0% ( 18/20 ),差异显著( P<0.05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0.0% ( 18/2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0.0% ( 14/20 )。 结论: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显著减低患者的疼痛程度,而且能增强患者的活动能力,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骨转移 放疗 体外高频热疗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双肺多发空洞影为主要表现的恶性肿瘤的原发性或转移性临床特点,分析其中区别。 方法:将 2019 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作为研究时段,在我院影像科资料库中调选符合双肺多发空洞影的 41例肺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肿瘤病情状况,将其分为原发组( n=20)和转移组( n=21)。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征和影像学空洞类型进行分析,探究组间差异。 结果:原发组中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咳嗽咳痰为主,占比17( 85.00%),转移组患者以胸闷气短为主要症状表现,占比 19( 90.48%),其中 1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咯血。而影像学空洞类型主要以不规则厚壁空洞、小环形空洞和囊腔样空洞为主,少部分患者可见周围伴玻璃影以及实变影。无论是肺部原发肿瘤还是转移性肿瘤,腺癌均为最为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但空洞伴周围磨玻璃影或大片实变影仅发生于肺腺癌患者中。结论:表现为双肺多发空洞影的恶性肿瘤中,腺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在发病后不会出现明显的特异性临床表现,而在影像学特征中,患者的空洞形态表现多样化,并且很容易误诊为良性病变,所以在诊断时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确认患者为原发还是转移性恶性肿瘤,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

  • 标签: 双肺多发空洞影 原发性 转移性 恶性肿瘤 影像学诊断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精确肝切除与经皮射频消融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7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中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共计 36 例,根据患者使用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采用精准干切除的对照组患者 21 例和采用经皮射频消融进行治疗的观察组 15 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3.33% ,低于对照组患者 33.33% ,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采用 经皮射频消融进行结直肠癌肝转移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虽然在治疗后有复发风险。但是可以采取多次消融的方式进行消除。

  • 标签: 精准肝切除 经皮射频消融 结直肠癌肝转移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肺癌脑转移病人实施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改善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肺癌脑转移病人 78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6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组。参照组( 39例)病人采纳全脑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疗法进行治疗,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组( 39例)病人接受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探寻 2组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 、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组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74.3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 51.28%( p< 0.05);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组平均住院时间( 28.18±4.25) d,明显短于参照组( 39.54±5.24) d( p< 0.05)。结论:肺癌脑转移病人实施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提高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并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 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 平均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的效果。方法:借助回顾性方式开展此研究,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内收治的82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纳入研究,均给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后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进行对比,分析诊断效果及检出率。结果:在宫颈癌转移淋巴结数量方面相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手术病理学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癌转移淋巴结、非转移淋巴ADC值相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出情况较高,P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手术病理学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诊断 检出率
  • 简介:摘要:本次目的是为了解析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疾病患者护理所伴随的放疗隐患因素,并对其提出可行性的预防措施,所使用的方式是选取某院所收治的20例病人开展探究,并且从该人员资料解析中,对各类放疗隐患因素开展有效汇总,最终结果得出:通过探究可以看出,造成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疾病患者患者护理出现的放疗隐患因素,其中包括患者自身以及护理工作人员和环境等各因素。结论就是为了更好降低该患者护理当中所出现的放疗隐患因素,医院需要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有效对策,并且不断完善患者的治疗环境,由此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养,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保证。

  • 标签: 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疾病患者 放疗隐患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远期疗效及复发风险。方法 抽选我院来自 2015年 3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确诊并拟行手术治疗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 100例),按照抽签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结膜瓣转移治疗,比较两组复发率、治疗效果、角膜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角膜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结膜瓣转移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结膜瓣转移 复发性翼状胬肉 远期疗效 复发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医药辨证治疗对不可切除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4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未接受中医药辩证治疗的西医治疗组28例,以及接受中医药辩证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影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水平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采用中医药辩证治疗对于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药辩证治疗 大肠癌肝转移 生存期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氟维司群在绝经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2019 年 12 月 -2020 年 6 月我院的绝经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50 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到院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 措施。治疗 后,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治疗疗效以及 2 年后存活率 。结果 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8%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 36 %,两组患者在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 数据差异不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患者缓解度 为 52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缓解度 的 24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经 2 年后随访,对照组患者存活例数为 6 例,存活率为 24% ,观察组患者存活例数为 12 例,存活率为 48% ,观察组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存活率,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氟维司群在绝经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的控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能缓解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 标签: 氟维司群 绝经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创新程度不断增加。其功能也得到了很大的优化与扩充。可以说,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放射医学技术与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临床医学诊断中常用的几种放射技术及影像学技术进行分析。

  • 标签: 放射医学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