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明末大医张介的太极命门论,在历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把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太极说转化为医学中的唯物主义太极说,对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都起过积极影响。也有当时难以避免的迷误和不足。值得今人再认识。

  • 标签: 张介宾 太极命门论 唯物主义 中医基本理论
  • 简介:烟是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生成物之一,通过对近20余年来在烟临床研究、化学成分、安全性评价,以及微烟化、无烟化艾灸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进行探讨,揭示烟研究的动态与发展趋势,促进灸法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推动灸法的传承与创新.

  • 标签: 灸法 烟雾 化学 安全性 评价研究
  • 简介:杨介,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曾任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从事针灸教学四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系统的教学思想。笔者师从杨介教授多年,耳提面命,虽生性鲁钝亦有所得,现将其针灸教育思想择要叙述如下。

  • 标签: 杨介宾 教学思想 特色
  • 简介:写下这个题目是表达我读李宗先生其人、其书的感受,享受有同品茶,并不是先生写了一本关于茶的书。宗先生是我国医学急救领域的发起者和开拓者,他的主要作品是关于急救医学和灾害救援领域的专著和科普读物,在这些文章中闪烁着他对专业高屋建瓴的智慧和引领;间或有散文和游记见于文学报刊,跳跃着他的灵性。承蒙先生高看,送我一本

  • 标签: 李宗浩 灾害救援 散文和 急救医学 一本 第一目击者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对慢性顽固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炷灸脾俞、肾俞等穴治疗;对照组予口服中药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炷灸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疗效优于口服中药。

  • 标签: 直接灸 艾炷灸 腹泻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条支架行艾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进行艾灸的10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完成艾灸治疗总耗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1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自制条支架行艾灸治疗,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制艾条支架 艾灸 工作效率 满意度
  • 简介:张介,字会卿,号景岳,明代山阴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卒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张氏早年期间遵父训精研《内经》,并博览群书,其代表著作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质疑录》等,对中医学发展贡献巨大,被后人誉称为"医门之柱石"。金元时期名医辈出,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朱震亨等医家均著书立说,创立学派。

  • 标签: 张介宾 内经 阴阳理论 重阳
  • 简介:为提高炷的制备速度和质量,设计一种用于制备艾灸用炷的模具,由底座、炷成形筒和压缩棒三部分组成。底座为一平底中空圆筒,炷成形筒为一中空圆柱体,由两个形状大小对称的半圆柱体合围而成,插于底座内腔;炷成形筒的内腔底部呈圆锥形,内腔的体部呈圆柱形;压缩棒为一实心圆柱体,用于压缩置于炷成形筒内的艾绒。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提高制备炷速度,且使用安全。制得的柱形状规整,药量和大小一致,质地密实,便于包装、储存和携带。

  • 标签: 针灸器械 灸法 艾炷灸 艾叶
  • 简介:张介"形而上"的医学理论气质促进了中医理论核心价值的发展,并进一步塑造了中医理论的本质特征,指出用以形态学为基础的还原论来阐释和发展中医学术并不可取。

  • 标签: 理学 张介宾 中医理论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司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返流性食道炎的疗效观察。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72 例反流性食道炎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着,两组各 36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司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司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 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 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患者 治 疗效 果 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 结论: 给予反流性食道炎患者 司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艾司奥美拉唑 西沙比利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接受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症状发作频率、心理状态等。结果:比较疗效(95%vs80%),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作时间更短,频率更低,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更低(P

  • 标签:
  • 简介:金秋九月,杏林喜讯:美国拉克基金将2011拉克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了今年87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药学家屠呦呦,表彰她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

  • 标签: 药学家 美国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医学研究 研究员 青蒿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腹腔镜肝胆外科医师缩短学习曲线的要点。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由同组医师完成的64例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A、B、C、D组,每组15例(D组19例),通过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取脾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脾脏体积等数据,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结果4组病例在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上无显著差异,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取脾脏时间高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和开腹基础的固定手术团队,经过15例的学习曲线,可基本掌握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标签: 腹腔镜 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脉高压 学习曲线